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深入高可用系統原理與設計

  • 作者:王偉峰|責編:王中英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9912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構建高可用系統」(更可靠、更敏捷、更低成本)的主題,系統闡述近年來的技術演進路徑與底層原理。
    第1章為雲原生技術概論,從業務需求出發,回顧近年技術架構演進趨勢,幫助讀者快速建立全局認知。第2-4章講網路,以網路請求鏈路為線索,深入操作系統內核、負載均衡原理,講解「快」背後的系統設計。第5、6章講分散式系統,聚焦一致性與容錯,拆解CAP定理、分散式事務與共識演算法等核心機制。第7、8章解析Kubernetes架構與服務網格技術,理解雲原生基礎設施的設計邏輯。第9章講系統觀測,構建統一觀測體系,掌握指標、日誌、鏈路追蹤的集成與分析方法。第10章為軟體交付,剖析聲明式管理理念,講解Kustomize、Helm、Operator、OAM等主流交付模型。
    本書融合技術理論與一線實踐,適合後端工程師、系統架構師、技術團隊負責人及關注底層原理的高級開發者閱讀,也適合作為高校雲計算專業教輔資料。

作者介紹
王偉峰|責編:王中英
    王偉峰,愛奇藝架構師,有17年軟體研發經驗。擅長雲計算、大規模分散式系統的架構設計與工程實現,對人工智慧領域亦有涉獵。開源圖書《創造智慧》的作者。

目錄
第1章  雲原生技術概論
  1.1  雲計算的演進變革
    1.1.1  物理機時代
    1.1.2  虛擬化技術成熟
    1.1.3  雲計算技術成熟
    1.1.4  容器技術興起
    1.1.5  雲計算形態演進總結
  1.2  雲原生出現的背景
    1.2.1  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1.2.2  移動互聯網在加劇變化
    1.2.3  雲原生的誕生
  1.3  雲原生的定義
    1.3.1  Pivotal對雲原生的定義
    1.3.2  CNCF對雲原生的定義
    1.3.3  雲原生定義之外
  1.4  雲原生技術的目標
  1.5  雲原生代表技術
    1.5.1  容器技術
    1.5.2  微服務
    1.5.3  服務網格
    1.5.4  可變基礎設施與不可變基礎設施
    1.5.5  聲明式設計
    1.5.6  DevOps
  1.6  雲原生架構的演進
  1.7  雲原生架構技術棧
  1.8  小結
第2章  構建「足夠快」的網路服務
  2.1  了解各類延遲指標
  2.2  HTTPS請求優化分析
    2.2.1  請求階段分析
    2.2.2  各階段耗時分析
    2.2.3  HTTPS的優化總結
  2.3  域名解析的原理與實踐
    2.3.1  域名解析的原理
    2.3.2  排查域名解析故障
    2.3.3  Facebook故障分析與總結
    2.3.4  使用HTTPDNS解決「中間商」問題
  2.4  使用Brotli壓縮傳輸內容
  2.5  HTTPS加密原理及優化實踐
    2.5.1  HTTPS加密原理
    2.5.2  HTTPS優化實踐
  2.6  網路擁塞控制原理與實踐
    2.6.1  網路擁塞控制原理
    2.6.2  早期擁塞控制旨在收斂
    2.6.3  現代擁塞控制旨在效能最大化
    2.6.4  BBR的設計原理
    2.6.5  BBR的性能表現
  2.7  對請求進行「動態加速」
  ……
第3章  深入Linux內核網路技術

第4章  負載均衡與代理技術
第5章  數據一致性與分散式事務
第6章  分散式共識及演算法
第7章  容器編排技術
第8章  服務網格技術
第9章  系統可觀測性
第10章  應用封裝與交付
附錄A  術語縮寫與釋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