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遙感原理與應用(高等學校測繪工程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張毅//趙展//劉匯慧//李傑//李妍|責編:鮑玲//陳軍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24828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3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遙感技術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內容涵蓋遙感物理與幾何原理、衛星平台技術、圖像處理方法及典型應用案例,特別融入了國產高分衛星、視頻遙感成像、面向對象分割和深度學習分類等前沿技術。教材結合我國遙感技術最新發展,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遙感技術核心內容。本書既可作為測繪、遙感及相關專業本科教材,也能為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專業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張毅//趙展//劉匯慧//李傑//李妍|責編:鮑玲//陳軍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遙感的內涵
  1.2 遙感的發展
  1.3 遙感的應用
第2章 遙感物理基礎
  2.1 電磁波
    2.1.1 電磁波
    2.1.2 電磁波譜
    2.1.3 電磁輻射
  2.2 黑體輻射
    2.2.1 黑體
    2.2.2 黑體輻射曲線
    2.2.3 黑體輻射定律
  2.3 發射輻射
    2.3.1 太陽輻射
    2.3.2 物體發射輻射
  2.4 反射輻射
    2.4.1 反射類型
    2.4.2 反射率
    2.4.3 反射波譜特性曲線
    2.4.4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譜特性曲線
    2.4.5 影響地物光譜反射率變化的因素
  2.5 反射波譜特性的測定
    2.5.1 反射波譜特性的測定原理
    2.5.2 反射波譜特性的測定步驟
  2.6 輻射傳輸
    2.6.1 地球大氣的組成及特點
    2.6.2 輻射的大氣吸收
    2.6.3 輻射的大氣散射
    2.6.4 輻射的大氣反射
    2.6.5 輻射的大氣折射
    2.6.6 大氣窗口
    2.6.7 輻射傳輸方程
第3章 遙感成像基礎
  3.1 遙感平台
    3.1.1 地面平台
    3.1.2 航空平台
    3.1.3 航天平台
  3.2 衛星軌道
    3.2.1 衛星軌道參數
    3.2.2 衛星軌道類型
    3.2.3 地球同步軌道
    3.2.4 太陽同步軌道
    3.2.5 軌道坐標系
    3.2.6 衛星坐標
    3.2.7 衛星姿態角
  3.3 衛星感測器
    3.3.1 遙感感測器性能指標
    3.3.2 光學感測器
    3.3.3 熱紅外感測器

    3.3.4 微波感測器
  3.4 衛星感測器成像模式
    3.4.1 橫掃式成像
    3.4.2 推掃式成像
    3.4.3 高光譜成像
    3.4.4 凝視成像
    3.4.5 視頻成像
    3.4.6 側視雷達成像
第4章 遙感衛星平台
  4.1 遙感衛星平台概述
    4.1.1 遙感衛星平台發展歷程
    4.1.2 遙感衛星平台組成
    4.1.3 遙感衛星平台分類
  4.2 國外遙感衛星
    4.2.1 Landsat系列衛星
    4.2.2 哨兵(Sentinel)系列衛星
    4.2.3 SPOT/Pleiades系列衛星
    4.2.4 IKONOS\QuickBird\GeoEye\WorldView系列衛星
    4.2.5 EOS系列衛星
    4.2.6 Satellogic光學觀測星座
    4.2.7 TerraSAR/TanDEM雷達衛星
    4.2.8 Capella Space雷達觀測星座
    4.2.9 ICEYE雷達觀測星座
    4.2.10 UMBRA雷達觀測星座
  4.3 國產遙感衛星
    4.3.1 資源一號系列衛星
    4.3.2 高分系列衛星
    4.3.3 資源三號衛星
    4.3.4 「吉林一號」衛星星座
    4.3.5 高景一號衛星
    4.3.6 陸地探測系列衛星
    4.3.7 「女媧星座」
  4.4 陸地衛星數據接收系統
第5章 遙感圖像的幾何處理
  5.1 遙感感測器的幾何成像模型
    5.1.1 幾何成像模型的一般概念
    5.1.2 線陣推掃成像感測器的嚴格成像模型
    5.1.3 雷達感測器嚴格成像模型
    5.1.4 多項式模型
    5.1.5 有理函數模型
  5.2 遙感圖像的幾何變形
    5.2.1 感測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圖像變形
    5.2.2 感測器外方位元素變化的影響
    5.2.3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
  5.3 遙感圖像的幾何糾正
    5.3.1 基於多項式模型的幾何糾正
    5.3.2 基於嚴格成像模型的幾何糾正
    5.3.3 基於RPC模型的遙感圖像糾正
    5.3.4 側視雷達圖像的幾何糾正
    5.3.5 基於自動匹配的小面元微分糾正

第6章 遙感圖像的輻射處理
  6.1 遙感圖像的輻射定標
    6.1.1 絕對定標
    6.1.2 相對定標
    6.1.3 評價方法
  6.2 遙感圖像的大氣校正
    6.2.1 6S模型
    6.2.2 LOWTRAN模型
    6.2.3 MODTRAN模型
    6.2.4 ATCOR模型
  6.3 遙感圖像的地形輻射校正
    6.3.1 地形陰影的形成機理
    6.3.2 地形校正方法
第7章 遙感圖像的配准鑲嵌融合
  7.1 遙感圖像的配准
    7.1.1 配準的目的和步驟
    7.1.2 光學圖像的配准
    7.1.3 光學和SAR圖像配准
    7.1.4 光學與紅外圖像配准
    7.1.5 圖像配準的評價標準
  7.2 遙感圖像的鑲嵌
    7.2.1 圖像鑲嵌的目的和概念
    7.2.2 圖像鑲嵌的步驟
  7.3 遙感圖像的融合
    7.3.1 圖像融合的目的
    7.3.2 像素級遙感圖像融合
    7.3.3 特徵級遙感圖像融合
    7.3.4 決策級遙感圖像融合
    7.3.5 圖像融合效果的評價
第8章 遙感圖像的目視解譯及自動分類
  8.1 遙感圖像的特徵標誌
    8.1.1 光譜特徵及判讀標誌
    8.1.2 空間特徵及判讀標誌
    8.1.3 時間特徵及判讀標誌
    8.1.4 影響地物特徵及判讀的因素
  8.2 遙感圖像的目視解譯
    8.2.1 目視解譯方法和流程
    8.2.2 遙感圖像目視判讀舉例
  8.3 遙感圖像的特徵變換和特徵選擇
    8.3.1 遙感圖像的光譜特徵空間
    8.3.2 遙感圖像的特徵變換
    8.3.3 遙感圖像的特徵選擇
  8.4 遙感圖像分類方法
    8.4.1 遙感圖像分類概述
    8.4.2 非監督分類(聚類)的方法
    8.4.3 監督分類的基本方法
  8.5 面向對象分類的基本原理
    8.5.1 多尺度影像分割與異質度計算
    8.5.2 面向圖像對象的多尺度分類
  8.6 基於機器學習的遙感圖像分類

    8.6.1 支持向量機
    8.6.2 關係向量機
    8.6.3 隨機森林
  8.7 基於深度學習的遙感圖像分類
    8.7.1 神經網路概述
    8.7.2 網路模型的基本組成
    8.7.3 網路模型的訓練過程
    8.7.4 主流的深度學習網路
    8.7.5 深度學習網路分類應用
  8.8 分類后處理與精度評定
    8.8.1 分類后處理
    8.8.2 分類精度評定
第9章 遙感圖像處理系統
  9.1 遙感圖像的格式
    9.1.1 BSQ/BIL/BIP
    9.1.2 GeoTiff
    9.1.3 HDF
    9.1.4 IMG
    9.1.5 NITF
    9.1.6 JPEG2000
    9.1.7 ECW
    9.1.8 MrSID
  9.2 遙感圖像的坐標系統
    9.2.1 地理坐標系
    9.2.2 投影坐標系
  9.3 遙感圖像處理系統
    9.3.1 ERDAS IMAGINE
    9.3.2 ENVI
    9.3.3 PCI Geomatica
    9.3.4 eCognition
    9.3.5 Pixel Factory
    9.3.6 ER Mapper
第10章 遙感技術的應用
  10.1 遙感地面基準網
    10.1.1 幾何基準網
    10.1.2 輻射基準網
    10.1.3 幾何輻射一體化校正
  10.2 多模態遙感數據變化檢測
    10.2.1 數據預處理
    10.2.2 監督分類
    10.2.3 變化檢測
  10.3 高分六號圖像在自然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10.3.1 數據源
    10.3.2 分類體系設計
    10.3.3 監督分類及評價
  10.4 高分六號圖像結合國土「三調」的西部地區縣域自然資源調查
    10.4.1 數據源
    10.4.2 調查方法
    10.4.3 遙感圖像變化檢測
  10.5 基於RPC模型的高解析度圖像空中三角測量

    10.5.1 基本原理
    10.5.2 無控制點區域網平差
    10.5.3 地面控制點對區域網平差的精度影響
  10.6 Landsat TM6南極冰面地形圖測繪
    10.6.1 冰面高程信息提取
    10.6.2 各種影響因素的分析和處理
    10.6.3 高程信息提取的精度
  10.7 單通道中紅外高解析度航空圖像溫度反演
    10.7.1 數據源
    10.7.2 基於陰影檢測技術和上下文信息的中紅外溫度反演演算法
    10.7.3 實驗結果及評價
參考文獻
附錄:本書彩色插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