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 微型電腦概述與工作原理
1.1 微型電腦的定義與發展歷史
1.1.1 微型電腦的定義
1.1.2 微型電腦的發展歷史
1.2 微型電腦系統的組成
1.2.1 微機的硬體和軟體
1.2.2 微機的工作原理
1.2.3 微機的主機與外部設備
1.3 微型電腦的分類
1.3.1 按微機的結構形式分類
1.3.2 按微機的系列分類
1.3.3 按品牌機與組裝機分類
1.4 微型電腦的硬體結構
1.5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處理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2.1 CPU的發展歷史
2.1.14 位處理器
2.1.28 位處理器
2.1.31 6位處理器
2.1.43 2位處理器
2.1.56 4位處理器
2.1.66 4位雙核、四核處理器
2.1.7 Intel 64位多核處理器
2.1.8 AMD 64位銳龍處理器
2.1.9 中國CPU的發展
2.2 處理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2.1 處理器的結構
2.2.2 CPU的基本工作原理
2.3 CPU的分類、結構和主要參數
2.3.1 CPU的分類
2.3.2 CPU的介面插座
2.3.3 CPU的主要參數
2.3.4 CPU的選購
2.4 CPU散熱器
2.4.1 CPU散熱器的分類
2.4.2 散熱器的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
2.4.3 CPU散熱器的主要參數
2.4.4 CPU散熱器的選購
2.5 查看CPU信息
2.6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主板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3.1 主板的分類
3.2 主板的基本結構
3.2.1 PCB基板
3.2.2 CPU插座
3.2.3 主板晶元組
3.2.4 內存模塊插槽
3.2.5 擴展插槽
3.2.6 散熱裝甲
3.2.7 SATA介面
3.2.8M.2 介面
3.2.9 USB介面
3.2.10 Thunderbolt介面
3.2.11 UEFI BIOS單元
3.2.12 主板供電插座
3.2.13 主板供電單元
3.2.14 板載音效卡
3.2.15 板載有線網卡
3.2.16 無線模塊
3.2.17 硬體監控晶元
3.2.18 時鐘發生器
3.2.19 跳線和插針
3.2.20 後置背板面板
3.3 主板的工作原理
3.4 主流主板晶元組
3.4.1 Intel晶元組
3.4.2 AMD系列晶元組
3.5 主板產品的選購
3.6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內存模塊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4.1 存儲器的分類
4.1.1 按在電腦中的功能分類
4.1.2 按存儲器的技術分類
4.1.3 按存儲器的模塊形式分類
4.2 內存模塊的類型
4.3 內存模塊的基本結構
4.4 內存模塊的發展和基本工作原理
4.4.1 內存模塊的發展
4.4.2 內存模塊的基本工作原理
4.5 內存時序
4.5.1 內存時序參數
4.5.2 時序參數的標識、設置和查看
4.6 內存模塊產品的選購
4.7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硬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5.1 硬碟的類型
5.2 機械硬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5.2.1 機械硬碟的結構
5.2.2 機械硬碟的基本工作原理
5.2.3 機械硬碟的主要參數
5.3 固態硬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5.3.1 固態硬碟的結構
5.3.2 固態硬碟的基本工作原理
5.3.3 固態硬碟的主要參數
5.4 硬碟產品的選購
5.5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顯卡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6.1 顯卡的類型
6.2 顯卡基本結構
6.3 顯卡主要參數
6.3.1 顯示晶元
6.3.2 顯存晶元
6.4 GPU的架構和顯卡的工作原理
6.5 主流顯卡
6.5.1 NVIDIA顯卡
6.5.2 AMD顯卡
6.6 國產GPU
6.7 顯卡產品選購
6.8 查看顯卡參數
6.9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液晶顯示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7.1 顯示器的類型
7.2 液晶顯示器的基本結構
7.3 液晶屏的工作原理
7.4 液晶面板的分類
7.5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參數
7.6 顯示器產品的選購
7.7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電源、機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8.1 電源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8.1.1 電源的類型
8.1.2 ATX電源的標準
8.1.3 ATX電源的工作原理
8.1.4 ATX電源的結構
8.1.5 ATX電源的主要參數
8.1.6 介面線模組電源
8.1.7 電源產品的選購
8.2 機箱的類型和結構
8.2.1 機箱的類型
8.2.2 機箱的結構
8.2.3 機箱產品的選購
8.3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鍵盤、滑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9.1 鍵盤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9.1.1 鍵盤的類型
9.1.2 鍵盤的工作原理
9.1.3 鍵盤的基本結構
9.1.4 鍵盤的主要參數
9.1.5 鍵盤產品的選購
9.2 滑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9.2.1 滑鼠的類型
9.2.2 滑鼠的基本結構
9.2.3 滑鼠的主要參數
9.2.4 滑鼠產品的選購
9.3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微型電腦的組裝與調試
10.1 組裝前的準備工作與注意事項
10.1.1 組裝前的準備工作
10.1.2 注意事項
10.2 各個板塊與部件的安裝與連接
10.2.1 處理器的安裝
10.2.2 內存模塊的安裝
10.2.3 機箱與電源的安裝
10.2.4 主板的安裝
10.2.5 顯卡的安裝
10.2.6 硬碟的安裝
10.2.7 微機內部線纜的連接
10.2.8 滑鼠、鍵盤和顯示器等設備的連接
10.3 UEFI設置
10.3.1 設置UEFI參數
10.3.2 UEFI密碼遺忘的處理方法
10.4 微機的啟動
10.5 組裝時故障的調試
10.5.1 與加電相關的故障
10.5.2 與啟動相關的故障
10.5.3 與硬碟相關的故障
10.6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Windows 11的安裝和配置
11.1 安裝Windows 11前的準備
11.1.1 了解Windows 11
11.1.2 製作U盤啟動盤
11.1.3 硬碟分區與格式化
11.1.4 安裝Windows 11
11.2 網路配置
11.3 配置路由器共享上網
11.4 思考與練習
第12章 筆記本電腦的類型、組成和選購
12.1 筆記本電腦的類型
12.1.1 商務型筆記本電腦
12.1.2 遊戲娛樂型筆記本電腦
12.1.3 輕薄筆記本電腦
12.1.4 二合一類型筆記本電腦
12.1.5 特種筆記本電腦
12.2 筆記本電腦的組成
12.2.1 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
12.2.2 筆記本電腦的主板
12.2.3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
12.2.4 筆記本電腦的硬碟
12.2.5 筆記本電腦的顯卡
12.2.6 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器與外置光碟機
12.2.7 筆記本電腦的電池與電源適配器
12.2.8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
12.3 蘋果筆記本電腦
12.4 筆記本電腦的周邊設備
12.5 筆記本電腦內存與硬碟的升級
12.5.1 升級前的準備工作
12.5.2 升級過程
12.6 筆記本電腦故障及其日常保養
12.6.1 故障與排除
12.6.2 日常保養
12.7 筆記本電腦的選購
12.7.1 選購要領
12.7.2 辨別筆記本電腦的真偽
12.8 思考與練習
第13章 印表機和掃描儀的類型和選購
13.1 印表機
13.1.1 針式印表機
13.1.2 噴墨印表機
13.1.3 激光印表機
13.1.4 大幅面印表機
13.1.53 D印表機
13.1.6 印表機主要性能指標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