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軟體架構基礎(iSAQB軟體架構專業人士認證基礎級CPSA-F學習指南)

  • 作者:(德)瑪布巴·加爾比//阿爾內·科舍爾//安德烈亞斯·勞施//霍爾格·蒂邁爾|責編:王映曉|譯者:張盟//姜藝//劉鑫//徐燁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76512120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以iSAQB的認證軟體架構專家——基礎級課程內容為藍本編撰和翻譯而成的。書中主要涉及軟體工程學科中軟體架構相關的各類基礎知識和概念體系的介紹,包含軟體架構師的各項工作職能和角色,以及軟體架構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涉及的流程、設計原則、架構模式、架構文檔以及軟體架構的質量評估等內容。本書適合在軟體系統設計和開發領域已具備一定關於設計和開發軟體系統的實踐經驗,掌握至少一門高級編程語言,並了解關於UML語言的基礎知識的讀者使用,同時也是iSAQB認證考試推薦用書。

作者介紹
(德)瑪布巴·加爾比//阿爾內·科舍爾//安德烈亞斯·勞施//霍爾格·蒂邁爾|責編:王映曉|譯者:張盟//姜藝//劉鑫//徐燁

目錄
作者前言
譯者前言
1 引言
  1.1  軟體架構——軟體工程中的重要學科
  1.2  iSAQB
  1.3  認證軟體架構專業人士——基礎級與高級
  1.4  編撰本書的目的
  1.5  前提條件
  1.6  讀者指南
  1.7  目標受眾
  1.8  鳴謝
2 軟體架構基礎
  2.1  對應iSAQB課程大綱
    2.1.1  學習目標
  2.2  軟體密集型系統與軟體架構
    2.2.1  什麼是軟體密集型系統?
    2.2.2  軟體密集型系統的不同類型
    2.2.3  軟體架構對於軟體密集型系統的重要意義
  2.3  軟體架構基本概念
    2.3.1  什麼是軟體架構?
    2.3.2  構建塊、介面和配置
    2.3.3  用於描述軟體架構的相關概念
    2.3.4  架構說明和架構層級
    2.3.5  軟體架構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2.3.6  軟體架構的質量和價值
  2.4  鳥瞰軟體架構設計
    2.4.1  軟體架構設計的目標與任務
    2.4.2  軟體架構設計概述
    2.4.3  設計中各項活動與抽象層之間的相互作用
    2.4.4  軟體架構師的工作任務以及與其他職能的相互關係
  2.5  知識測試
3 軟體架構的設計
  3.1  對應iSAQB課程大綱
    3.1.1  學習目標
  3.2  架構設計過程概述
  3.3  設計原則與啟髮式方法
    3.3.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3.3.2  分層組合(分解)
    3.3.3  信息隱藏與精簡介面
    3.3.4  定期重構和重新設計
  3.4  以架構為核心的開發方法
    3.4.1  領域驅動設計
    3.4.2  模型驅動架構
    3.4.3  參考架構
  3.5  實現優秀設計的技巧
    3.5.1  初始情況和動機:設計進化
    3.5.2  松耦合
    3.5.3  高內聚
    3.5.4  開閉原則
    3.5.5  依賴倒置

    3.5.6  介面分離
    3.5.7  解決循環依賴
    3.5.8  里氏替換原則
  3.6  架構模式
    3.6.1  適應性系統
    3.6.2  互動式系統
    3.6.3  從混沌到結構化
    3.6.4  分散式系統
  3.7  設計模式
    3.7.1  適配器模式(Adapter)
    3.7.2  觀察者模式(Observer)
    3.7.3  裝飾器模式(Decorator)
    3.7.4  代理模式(Proxy)
    3.7.5  外觀模式(Facade)
    3.7.6  橋接模式(Bridge)
    3.7.7  狀態模式(State)
    3.7.8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3.8  知識測試
4 軟體架構說明與溝通協調
  4.1  對應iSAQB課程大綱
    4.1.1  學習目標
  4.2  CoCoME示例
    4.2.1  CoCoME系統中的用例
    4.2.2  CoCoME系統的結構概覽
  4.3  視圖與模板
    4.3.1  iSAQB定義的既定常用視圖
    4.3.2  在視圖說明中使用UML圖作為註釋工具
    4.3.3  視圖說明:簡略結構和介紹性實例
    4.3.4  上下文視圖
    4.3.5  構建塊視圖
    4.3.6  運行時視圖
    4.3.7  部署或基礎設施視圖
    4.3.8  架構視圖的相互依賴關係
    4.3.9  架構視圖的分層次細化
  4.4  軟體架構中的技術或橫切概念方案
    4.4.1  技術或橫切關注點維度示例
    4.4.2  錯誤處理
    4.4.3  信息安全性
  4.5  架構與實現
    4.5.1  示例實現
  4.6  軟體架構的常用文檔類型
    4.6.1  核心架構說明
    4.6.2  架構概述
    4.6.3  文檔概覽
    4.6.4  概述介紹
    4.6.5  架構牆紙
    4.6.6  文檔(指南)手冊
    4.6.7  技術信息
    4.6.8  外部介面文檔
    4.6.9  模板

  4.7  文檔編製的實踐規範
    4.7.1  規範1:編寫時從讀者的角度出發
    4.7.2  規範2: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4.7.3  規範3:避免歧義
    4.7.4  規範4:標準化組織結構或模板
    4.7.5  規範5:用書面形式提供重要決策的依據
    4.7.6  規範6:檢查文檔的可用性
    4.7.7  規範7:清晰的圖示
    4.7.8  規範8:定期更新
  4.8  其他架構框架示例
    4.8.1  4+1框架
    4.8.2  RM - ODP
    4.8.3  SAGA
  4.9  知識測試
5 軟體架構與質量
  5.1  對應iSAQB課程大綱
    5.1.1  學習目標
  5.2  軟體架構評估
    5.2.1  定性評估
    5.2.2  定量評估
  5.3  原型及技術概念論證
    5.3.1  技術概念論證
    5.3.2  原型
  5.4  架構分析
    5.4.1  ATAM方法
  5.5  知識測試
6 軟體架構師常用工具
  6.1  概述
    6.1.1  成本
    6.1.2  許可證及許可條件
  6.2  需求管理工具
    6.2.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2.2  需求管理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2.3  示例
  6.3  建模工具
    6.3.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3.2  建模工具面臨的挑戰
    6.3.3  示例
  6.4  生成工具
    6.4.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4.2  生成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4.3  示例
  6.5  靜態代碼分析工具
    6.5.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5.2  靜態代碼分析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5.3  示例
  6.6  動態代碼分析工具
    6.6.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6.2  動態代碼分析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6.3  示例

  6.7  構建管理工具
    6.7.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7.2  構建管理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7.3  示例
  6.8  配置和版本管理工具
    6.8.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8.2  配置和版本管理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8.3  示例
  6.9  代碼管理工具
    6.9.1  代碼管理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9.2  示例
  6.10  測試工具
    6.10.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10.2  測試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10.3  示例
  6.11  文檔工具
    6.11.1  要求與決策標準
    6.11.2  文檔工具所面臨的挑戰
    6.11.3  示例
  6.12  知識測試
附錄A 問題示例
  A.1  考試規則簡介
  A.2  問題示例
附錄B 英文縮寫對照表
附錄C 辭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