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系列教材)
內容大鋼
本書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中內容符合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電工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本書注重教學方法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內容分為基礎和應用兩篇。第1篇為基礎部分,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定律、電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電路的時域分析、電工測量與安全用電和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供相關專業30?40學時的教學使用;在內容安排上以元件伏安特性、功率和能量關係為基礎,以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為手段,按認識規律使內容逐步深化。第2篇為應用部分,共4章,主要內容包括鐵心線圈與變壓器、非同步電動機、電動機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和常用控制電動機,供相關專業20?30學時的教學使用;該部分內容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力求滿足不同專業的需要。書中帶「*」的章節內容可根據專業和學時情況取捨。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理工科院校本科、專科機械類、材料類、化工類、建築類、經濟管理類、電腦類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修教材。
作者介紹
編者:高有華//袁宏|責編:吉玲//章承林
目錄
前言
第1篇 基礎部分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參考方向
1.3 電阻、電感和電容
1.4 電壓源和電流源
1.5 受控源
1.6 基爾霍夫定律
1.7 電路中的功率和電位計算
*1.8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
1.9 元件伏安特性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2章 電路分析方法
2.1 電源等效變換法
2.2 支路電流法
2.3 節點電壓法
2.4 疊加定理
*2.5 替代定理
2.6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2.7 電路分析方法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3章 正弦交流電路
3.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4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3.5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3.6 功率因數的提高
*3.7 正弦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
3.8 諧振電路
3.9 正弦穩態電路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4章 三相交流電路
4.1 三相電動勢的產生與三相電源的聯結
4.2 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4.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4.4 三相電路的功率
4.5 三相電路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5章 電路的時域分析
5.1 概述
5.2 一階電路零輸入、零狀態和全響應
5.3 求解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5.4 RC串聯電路對矩形波電壓的響應
5.5 一階電路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6章 電工測量與安全用電
6.1 測量誤差與儀錶準確度
6.2 電工儀錶的類型
6.3 電流、電壓和單相功率的測量
6.4 萬用表和絕緣電阻表
6.5 電橋及電阻、電容和電感的測量
6.6 安全用電常識
小結
習題
第7章 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
7.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分解
7.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7.3 非正弦周期信號線性電路的諧波分析法
小結
習題
第2篇 應用部分
第8章 鐵心線圈與變壓器
8.1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8.2 直流鐵心線圈與直流電磁鐵
8.3 交流鐵心線圈與交流電磁鐵
8.4 變壓器
8.5 三相變壓器
8.6 理想變壓器的模擬分析
小結
習題
第9章 非同步電動機
9.1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9.2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等效電路
9.3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與機械特性
9.4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起動、調速、反轉和制動
9.5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選擇
*9.6 單相非同步電動機
小結
習題
第10章 電動機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
10.1 常用控制電器與電氣符號
10.2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基本控制和基本保護環節
小結
習題
*第11章 常用控制電動機
11.1 伺服電動機
11.2 步進電動機
11.3 直流電動機
小結
習題
附錄
附錄A 電氣原理圖中常用新舊電氣圖形及符號對照表
附錄B 本書中英文名詞對照
參考文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