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工智慧70年(從達特茅斯會議到大模型時代)(精)/信息技術科普叢書

  • 作者:陳宗周|責編:孫海亮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84777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8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人工智慧科普書,它用通俗的語言呈現了人工智慧從被提出到當下這個大模型時代70年的發展歷程,其中包括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里程碑事件、傳奇人物、傳奇故事、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和產品……本書不僅會讓你置身於人工智慧風起雲湧的70年歷史中,親身體會人工智慧從萬眾矚目到被打入「冷宮」,然後從逆勢而起到再度沉淪,終成璀璨明星的曲折命運,還會讓你在看過所有傳奇之後,能跟隨作者的思路思考人工智慧的發展邏輯,看透過去,領悟出永遠不變的「底層邏輯」,並用其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為什麼達特茅斯會議會帶來人工智慧黃金10年?
    為什麼人工智慧會經歷兩次寒冬?
    為什麼「深度學習之父」卻會摘取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
    為什麼生成式人工智慧與大模型的橫空出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為什麼我國能在這一波人工智慧大潮中迎頭趕上並大放異彩?
    ……
    對於這些重要且有趣的問題,你都會直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而類似於「人工智慧到底是不是潘多拉魔盒」「大模型時代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們如何與智能機器和諧共生」等問題,就需要大家在理解本書的思路后,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了。
    下面就請翻開這本書,打開通往人工智慧世界的大門,去尋找自己的答案吧!

作者介紹
陳宗周|責編:孫海亮
    陳宗周,科學作家。他的《WPS之謎》《軟體輝煌》《PC機十年》《跨越電腦時空》《新工業革命》《愛因斯坦投下的石子》等作品或專欄有較大影響。他也是《電腦報》《知識經濟》《環球科學》和天極網等多家知名科技媒體的創辦人,現任《環球科學》雜誌總編。

目錄
序  AI大潮之上
前言
第一章  令人意外的諾貝爾獎——人類的新里程碑
  第一節  斯德哥爾摩的意外消息
  第二節  從AlphaGo到AlphaFold
  第三節  人類的新里程碑
第二章  酷暑與寒冬——AI的艱難歷程
  第一節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與AI誕生
  第二節  初期的繁榮與樂觀
  第三節  遭遇計算能力瓶頸
  第四節  復興與再度冰凍
  第五節  迎來春暖花開
第三章  傑弗里·辛頓——突破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的人
  第一節  實習生培訓班的老人
  第二節  人工神經網路道路崎嶇
  第三節  寒冬中的堅持
  第四節  深度學習登場
  第五節  AI人才戰,打響第一槍
第四章  高飛的雙翼——深度學習成功的秘密
  第一節  不是只要演算法好就能成功
  第二節  瘋狂冒險家黃仁勛與GPU
  第三節  拚命三郎李飛飛締造ImageNet
  第四節  讓深度學習升華
第五章  機器在聆聽——語音識別的歷史性突破
  第一節  人類的美好夢想與歷史探索
  第二節  統計語言學打破沉寂
  第三節  劍橋語音的黃金十年
  第四節  鏟平技術高門檻
  第五節  深度學習帶來歷史性突破
  第六節  廣闊的創新領域
第六章  讓霍金傾談——語音合成創造奇跡
  第一節  機器製造「完美的保羅」
  第二節  語音合成的漫漫長路
  第三節  科大訊飛,一名在校生書寫的傳奇
  第四節  語音交互大戰打響
第七章  重建巴別塔——機器翻譯拆除語言樊籬
  第一節  機器翻譯嶄露頭角
  第二節  冷戰催生的機器翻譯
  第三節  語言的規則太複雜
  第四節  統計翻譯成為主角
  第五節  見證歷史的活樣板
  第六節  科技巨頭的競技場
  第七節  自然語言處理闊步前進
第八章  第二雙眼睛——電腦視覺大放異彩
  第一節  運動場上的新裁判
  第二節  電腦視覺前史
  第三節  學科奠基人戴維·馬爾
  第四節  走上快車道
  第五節  巨變發生了
  第六節  電腦視覺未來

第九章  數據魔方——數據科學崛起
  第一節  華爾街數據爭奪戰
  第二節  AI眼中的歷史與未來
  第三節  數據,人類社會的財富與要素
  第四節  造就神奇的數據科學
  第五節  來自大數據的挑戰
  第六節  安全與隱私,硬幣的另一面
第十章  生成與創造——生成式AI的輝煌與難題
  第一節  ChatGPT一鳴驚人
  第二節  大模型狂潮
  第三節  跨越模態
  第四節  人人都有大模型
  第五節  AIGC改變一切
  第六節  ChatGPT惹來風波
  第七節  大模型的幻覺與偏見
  第八節  規模法則的是與非
  第九節  算力與能源的問題
  第十節  機器能創造嗎?
第十一章  忠實的朋友與助手——形形色色的機器人
  第一節  美的收購德國國寶
  第二節  前世今生
  第三節  現代製造業與工業機器人
  第四節  服務機器人大合唱
  第五節  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的新天地
  第六節  巨大的衝擊波
第十二章  機器人無形——無處不在的虛擬機器人
  第一節  從Bot到智能體
  第二節  智能體崛起
  第三節  數字人來了
  第四節  虛擬機器人大顯神通
第十三章  飛翔的機器——無人機的廣闊天地
  第一節  俄烏衝突中的無人機
  第二節  漫長的發展史
  第三節  汪滔與大疆
  第四節  給矽谷狂人上了一課
  第五節  廣闊的應用領域
  第六節  微小型化與集群應用
  第七節  無人機的未來
第十四章  智能交通革命——自動駕駛的夢想與現實
  第一節  蘿蔔快跑悄悄上路
  第二節  自動駕駛的概念與無人車的歷史
  第三節  伊拉克戰場引發的無人車挑戰賽
  第四節  民用研究乘勢而上
  第五節  狂人馬斯克
  第六節  不同的聲音——無人駕駛還有多遠?
  第七節  自動駕駛晶元戰場
  第八節  人家車,未來生活暢想曲
第十五章  終身學習時代來臨——AI塑造新人生
  第一節  教育史上的「一場數字海嘯」
  第二節  ChatGPT引起的新思考

  第三節  校園裡的AI熱潮
  第四節  超越大學,終身學習時代來臨
第十六章  AI神醫——精準醫學帶來的福音
  第一節  AI挑戰資深醫生
  第二節  破解醫學影像處理難題
  第三節  手術機器人
  第四節  精準醫學應運而生
  第五節  新葯研製走上新路
  第六節  AI醫學的未來
第十七章  科學的進化——科學家拿起了新武器
  第一節  機器解決四色定理難題
  第二節  科學智能概念的提出
  第三節  諾貝爾委員會一錘定音
  第四節  科學新範式
第十八章  人類新征程——AI的未來
  第一節  OpenAI宮斗與向人類對齊
  第二節  AGI快來了嗎
  第三節  AI威脅論的過去與現在
  第四節  倫理與治理,未雨綢繆的「軍規」
  第五節  人類的新征程
第十九章  中國傳奇正在書寫
  第一節  AI名人堂里來了中國人
  第二節  國際學術會議因春節改期
  第三節  開放環境創造中國AI未來
  第四節  宏偉的國家AI發展藍圖
  第五節  奔跑吧,中國AI
附錄  人工智慧大事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