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們程序員(從代碼誕生到AI興起)(精)

  • 作者:(美)羅伯特·C.馬丁|責編:王軍|譯者:茹炳晟//柳飛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94977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6
人民幣:RMB 102.4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你和我,我們程序員掌控世界:跨越半個世紀的編碼文明史
    在本書中,軟體行業傳奇人物羅伯特·C.馬丁(人稱Uncle Bob,鮑勃大叔)攜我們步入電腦編程的天地,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在憑借聰明才智與頑強意志改變世界的人物的生命軌跡。從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Babbage)、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到艾倫·圖靈(Alan Turing)、格蕾絲·霍珀(Grace Hopper)與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探尋這些為現代計算技術奠定基礎的開創性先驅者們的人生故事,描述他們披荊斬棘的求索歷程。
    這部具有回憶錄特質的科技史著作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蘊含著深邃的技術洞見,深入剖析了在比特和位元組層面締造計算技術的編程突破。本書穿越時空,將技術奇跡與背後的鮮活人物事跡相結合,讓讀者一窺那些推動技術巨輪滾滾向前的先驅者所經歷的奮鬥歷程。他們的故事並非只有鮮花和掌聲,還有至暗時刻的掙扎——資金枯竭、上司的否定、重大失敗和患上致命疾病,也曾無情地折磨他們。他們的經歷與計算技術本身的演進軌跡交融成畫,編程領域也從最初的草創時期發展到如今雲計算和AlI興盛的時代。書中不僅勾勒出計算領域的進化脈絡,還探討了Al技術如何改變編程的未來走向,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倫理挑戰。

作者介紹
(美)羅伯特·C.馬丁|責編:王軍|譯者:茹炳晟//柳飛

目錄
第Ⅰ部分  開端
  第1章  我們是誰?
第Ⅱ部分  技術巨擘
  第2章  巴貝奇:第一位電腦工程師
    2.1  生平
    2.2  數學用表
      2.2.1  製表之道
      2.2.2  有限差分法
    2.3  巴貝奇的遠見
    2.4  差分機
    2.5  機械的符號系統
    2.6  派對魔術
    2.7  差分機的終結
    2.8  分析機
    2.9  阿達:洛芙萊斯伯爵夫人
    2.10  第一位程序員?
    2.11  未竟之宏願
    2.12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希爾伯特、圖靈與馮·諾伊曼:第一代電腦架構師
    3.1  大衛·希爾伯特
      3.1.1  哥德爾
      3.1.2  反猶主義風暴
    3.2  約翰·馮·諾伊曼
    3.3  艾倫·圖靈
    3.4  圖靈-馮·諾伊曼架構
      3.4.1  圖靈的機器
      3.4.2  馮·諾伊曼的歷程
    參考文獻
  第4章  格蕾絲·霍珀:第一位軟體工程師
    4.1  軍旅生涯:1944年夏天
    4.2  規範:1944—1945年
    4.3  子程序:1944—1946年
    4.4  研討會:1947年
    4.5  UNIVAC:1949—1951年
    4.6  排序與編譯器的起源
    4.7  酗酒:大約1949年
    4.8  編譯器:1951—1952年
    4.9  A類編譯器
    4.10  編程語言:1953—1956年
    4.11  COBOL:1955—1960年
    4.12  我對COBOL的吐槽
    4.13  無可爭議的成功
    參考文獻
  第5章  約翰·巴克斯:第一種高級語言
    5.1  生平
    5.2  令人著迷的彩色燈光
    5.3  快速編碼與701電腦
    5.4  對速度的需求
      5.4.1  分工

      5.4.2  我對FORTRAN的吐槽
    5.5  演算法語言(Algol)及其他
    參考文獻
  第6章  艾茲格·迪傑斯特拉:第一位電腦科學家
    6.1  生平
    6.2  ARRA電腦:1952—1955年
    6.3  ARMAC電腦:1955—1958年
    6.4  ALGOL語言與X1電腦:1958—1962年
    6.5  陰霾如墨漸漫:1962年
    6.6  電腦科學的崛起:1963—1967年
      6.6.1  科學性
      6.6.2  信號量
      6.6.3  結構化編程
      6.6.4  數學證明的迷思
    6.7  數學:1968年
    6.8  結構化編程:1968年
    參考文獻
  第7章  尼加德與達爾:第一種面向對象編程語言
    7.1  克里斯滕·尼加德
    7.2  奧萊-約翰·達爾
    7.3  Simula語言與面向對象編程
    參考文獻
  第8章  約翰·凱梅尼:第一種「大眾化」編程語言——BASIC
    8.1  約翰·凱梅尼的生平
    8.2  托馬斯·庫爾茨的生平
    8.3  革命性的想法
    8.4  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8.5  BASIC語言
    8.6  分時系統
    8.7  操作電腦的青少年
    8.8  轉型
    8.9  盲目先知
      8.9.1  共生關係?
      8.9.2  預言
    8.10  霧裡看花
    參考文獻
  第9章  朱迪思·艾倫
    9.1  ECP-18電腦
    9.2  朱迪思的經歷
    9.3  輝煌的職業生涯
    參考文獻
  第10章  湯普森、里奇與克尼漢
    10.1  肯·湯普森
    10.2  丹尼斯·里奇
    10.3  布萊恩·克尼漢
      10.3.1  Multics系統
      10.3.2  PDP-7與《太空旅行》遊戲
    10.4  UNIX操作系統
    10.5  PDP-11電腦
    10.6  C語言

    10.7  克尼漢和里奇
      10.7.1  說服與合作
      10.7.2  軟體工具
    參考文獻
第Ⅲ部分  技術拐點
  第11章  20世紀60年代
    11.1  ECP
    11.2  父親的支持和鼓勵
  第12章  20世紀70年代
    12.1  1969年
    12.2  1970年
    12.3  1973年
    12.4  1974年
    12.5  1976年
    12.6  1978年
    12.7  1979年
    參考文獻
  第13章  20世紀80年代
    13.1  1980年
      13.1.1  系統管理員
      13.1.2  pCCU
    13.2  1981年
      13.2.1  DLU/DRU
      13.2.2  蘋果Ⅱ
      13.2.3  新產品
    13.3  1982年
    13.4  1983年
      13.4.1  麥金塔內部剖析
      13.4.2  電子公告板系統(BBS)
      13.4.3  泰瑞達公司的C語言
    13.5  1984—1986年:語音響應系統(VRS)
    13.6  1986年
      13.6.1  技工派遣系統(CDS)
      13.6.2  欄位標記數據(FLD)
      13.6.3  有限狀態機
      13.6.4  面向對象編程(OOP)
    13.7  1987—1988年:英國
    參考文獻
  第14章  20世紀90年代
    14.1  1989—1992年:克利爾通信公司
      14.1.1  Usenet
      14.1.2  Uncle Bob
    14.2  1992年:C++ Report
    14.3  1993年:Rational公司
    14.4  1994年: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
      14.4.1  C++ Report專欄
      14.4.2  模式
    14.5  1995—1996年:第一本書、會議、課程及OM公司
    14.6  1997—1999年:C++ Report、統一建模語言(UML)和互聯網泡沫
    14.7  1999—2000年:極限編程

    參考文獻
  第15章  千禧年
    15.1  2000年:極限編程(XP)領導力
    15.2  2001年:敏捷開發的興起和互聯網泡沫的破裂
    15.3  2002—2008年:在困境中彷徨
    15.4  2009年:《電腦程序的構造和解釋》與色度鍵
      15.4.1  視頻
      15.4.2  cleancoders.com
    15.5  2010—2023年:視頻、技藝與專業精神
      15.5.1  敏捷開發偏離正軌
      15.5.2  更多書籍
      15.5.3  疫情期間
    15.6  2023年:發展停滯期
    參考文獻
第Ⅳ部分  未來
  第16章  編程語言
    16.1  數據類型
    16.2  Lisp
  第17章  人工智慧
    17.1  人類大腦
    17.2  神經網路
    17.3  構建神經網路並非編程
    17.4  大語言模型
    17.5  大型X模型的影響
  第18章  硬體
    18.1  摩爾定律
      18.1.1  多核
      18.1.2  雲計算
      18.1.3  平台期
    18.2  量子電腦
  第19章  萬維網
  第20章  未來的編程
    20.1  航空類比
    20.2  設計原則
    20.3  方法
    20.4  規範
    20.5  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後記
術語表
其他重要人物名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