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信息內容安全/新一代信息技術網路空間安全高等教育叢書

  • 作者:編者:張宏莉//史建燾//高陽|責編:于海雲|總主編:方濱興//鄭建華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06598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6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認知和響應兩個層面,介紹信息內容獲取、分析、安全管理等原理和技術,具體包括信息內容安全概述、信息內容的被動和主動獲取技術、信息內容識別與分析技術、社交網路實體分析技術、社交網路內容分析技術、版權保護技術等基本理論和實用技術。
    本書內容新穎實用,寬度與深度兼具,重在培養學生從國家信息安全管理的大局出發,系統性地思考網路空間治理問題,進而掌握解決信息內容安全問題的核心技術和方法論。
    本書內容來源於國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研究成果,並根據行業典型需求進行充實和擴展,既涵蓋信息內容安全的理論基礎和共性技術,又涉及了國家信息內容管理等方面的風險與威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全景式地展示信息內容安全問題的根本根源、解決思路、核心技術和最新科研成果。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網路空間安全和信息安全專業的本科生高年級核心課教材或研究生低年級教材,也可作為電腦類、電子信息類、電子商務類等相關專業選修課教材,還可作為從事信息和網路安全工作的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張宏莉//史建燾//高陽|責編:于海雲|總主編:方濱興//鄭建華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網路空間安全基礎
    1.1.1  網路空間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網路空間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
    1.1.3  網路空間安全的本質
  1.2  信息內容安全基礎
    1.2.1  信息內容安全概述
    1.2.2  信息內容安全典型案例
    1.2.3  信息內容安全技術體系
  1.3  網路安全政策與法規
    1.3.1  網路主權與網路主權的基本原則
    1.3.2  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思想
    1.3.3  網路空間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信息內容被動獲取技術
  2.1  信息內容被動獲取概述
    2.1.1  TCP/TP與乙太網相關知識
    2.1.2  常見網路協議簡介
    2.1.3  網路數據被動獲取相關技術
    2.1.4  常用的網路安全開發包概述
  2.2  高性能捕包技術
    2.2.1  傳統數據包捕獲平台接收數據包的過程
    2.2.2  高性能數據包捕獲技賴述
  2.3  eBPF技術
    2.3.1  BPF與eBPF
    2.3.2  eBPF與操作系統內核
    2.3.3  eBP靖未來演變
  2.4  DPDK 技術
    2.4.1  DPDK關鍵技術
    2.4.2  DPDK主要模塊構成
    2.4.3  DPDK主要介面函數
    2.4.4  DPDK的國產化
  2.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信息內容主動獲取技術
  3.1  網路信息發布平台
    3.1.1  導航類目錄門戶
    3.1.2  檢索式搜索引擎
    3.1.3  移動端社交網路
    3.1.4  Web 3
  3.2  網路信息主動獲取技術
    3.2.1  網路主動獲取基礎知識
    3.2.2  網路數據採集調度技術
    3.2.3  高級網路信息採集技術
  3.3  網路信息存儲技術
    3.3.1  網路信息存儲模型
    3.3.2  網路信息索引技術
    3.3.3  互聯網數據的存儲技術
  3.4  網路信息預處理技術
    3.4.1  半結構化數據抽取技術

    3.4.2  中文文本處理技術
    3.4.3  文本向量化表示技術
  3.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信息內容識別與分析技術
  4.1  字元串匹配技術
    4.1.1  字元串匹配技術概述
    4.1.2  單模式匹配
    4.1.3  多模式式匹配
  4.2  文本分類與聚類
    4.2.1  文本分類與聚類概述
    4.2.2  基於決策樹的分類
    4.2.3  樸素貝葉斯分類
    4.2.4  k-均值聚類
    4.2.5  層次聚類
  4.3  文本情感與立場分析
    4.3.1  情感分析
    4.3.2  立場分析
  4.4  音頻內容識別技術
    4.4.1  信息內容安全領域的音頻內容識別
    4.4.2  音頻表示
    4.4.3  音頻特徵分析
    4.4.4  語音識別
    4.4.5  音頻屬性識別
    4.4.6  音頻樣例匹配
    4.4.7  語音大模顏其應用
  4.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社交網路實體分析技術
  5.1  實體識別技術
    5.1.1  社交網路中的實體識別
    5.1.2  實體識別中的核心概念
    5.1.3  實體識別常用方法
    5.1.4  實體識別相關技術展望
  5.2  關係抽取技術
    5.2.1  社交網路中的關係抽取
    5.2.2  關係抽取中的核心概念
    5.2.3  預定義關係抽取常用方法
    5.2.4  開放式關係抽取常用方法
    5.2.5  關係抽取相關技術展望
  5.3  個體影響力計算
    5.3.1  個體間的影響強度
    5.3.2  個體影響力
    5.3.3  影響力最大化問題
  5.4  社區發現演算法
  5.5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社交網路內容分析技術
  6.1  熱點事件分析與傳播預測
    6.1.1  熱點事件傳播的影響因素

    6.1.2  熱點事件信息傳播建模
    6.1.3  熱點事件分析與傳播預測技術
  6.2  虛假信雛測
    6.2.1  虛假信息定義及分類
    6.2.2  虛假信息檢測的主要方法
    6.2.3  虛假信息檢測研究展望
  6.3  容質量分析
    6.3.1  關於中文情緒詞的研究
    6.3.2  文本情緒分析模型
    6.3.3  社交媒體文本立場檢測技術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版權保護技術
  7.1  版權保護概述
    7.1.1  版權的概念
    7.1.2  版權保護的發展歷史
  7.2  數字水印技術
    7.2.1  數字水印的基本概念
    7.2.2  可見水印技術
    7.2.3  不可見水印技術
    7.2.4  音視頻文件的水印
  7.3  數字指紋技術
    7.3.1  數字指紋的基本概念
    7.3.2  數字指紋的哈希演算法
    7.3.3  音視頻指紋構建
    7.3.4  數字指紋在版權保護中的應用
  7.4  數字版權管理技術
    7.4.1  數字版權管理的基本概念
    7.4.2  數字版權管理的關鍵組件
    7.4.3  數字版權管理應用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