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安全無處不在。網路空間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障信息社會和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本書首先對我國及世界相關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對網路空間安全的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進行了闡述;然後通過回顧網路空間安全的發展歷史,總結了學科內涵、發展規律和學科特點。
本書重點從密碼學與安全基礎、網路與通信安全、軟體與系統安全、數據與應用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等5個方面對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的發展現狀和態勢進行了剖析,並總結了學科發展趨勢。針對我國國情和學科發展特點,本書提出了我國網路空間學科發展思路與發展方向,指出未來應重點關注「新興場景下的安全基礎理論構建與安全模型建模」等34個關鍵科學技術問題,以及「富有彈性的網路空間安全保障體系」等8個重要發展方向,並從人才培養、平台建設等多個方面對我國未來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本書可為相關決策部門、教育科研機構等提供決策咨詢和參考,也是社會公眾了解網路空間安全相關情況的重要讀物。
目錄
總序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
第一節 網路空間與網路空間安全
一、空間的基本概念
二、網路空間的定義與內涵
三、網路空間與物理空間的區別和聯繫
四、網路空間安全的定義與要素
第二節 網路空間安全形勢分析與判斷
一、網路空間安全總體態勢
二、網路空間安全面臨的威脅與挑戰
三、網路空間安全的發展方向
第三節 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
一、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二、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三、支撐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五、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第四節 我國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的發展現狀
第二章 發展簡史與發展規律
第一節 網路空間安全發展簡史
一、通信安全發展時期
二、電腦安全發展時期
三、信息安全發展時期
四、信息安全保障發展時期
五、網路空間安全發展時期
第二節 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的內涵和發展規律
一、學科內涵
二、學科發展規律
第二篇 主要學科方向發展現狀與態勢
第三章 發展背景與學科特點
第一節 學科發展背景
一、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
二、安全威脅態勢分析
三、國家戰略與政策法規
四、人才教育的迫切需求
第二節 學科特點與趨勢
一、學科特點
二、學科趨勢
第三節 學科體系框架
一、國際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知識體系
二、我國網路空間安全學科方向
三、本書的學科體系框架
第四章 密碼學與安全基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安全基礎理論
一、密碼基礎理論問題
二、安全模型
三、小結
第三節 密碼演算法
一、對稱密碼演算法
二、公鑰密碼演算法
三、雜湊函數
四、新型密碼演算法
五、小結
第四節 密碼分析理論
一、基於統計的密碼分析方法
二、基於代數的密碼分析方法
三、側通道分析方法
四、小結
第五節 安全協議
一、安全協議的設計與應用
二、安全協議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三、小結
第六節 安全基礎設施
一、密鑰管理
二、PKI
三、密碼標準與測評
四、大型密碼演算法(標準)徵集活動
五、小結
第七節 總結
第五章 網路與通信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物理層安全
一、物理層安全傳輸
二、物理層身份認證
第三節 鏈路層安全
一、蜂窩網接入安全
二、無線區域網接入安全
三、近距離通信安全
四、衛星互聯網接入安全
第四節 網路層安全
一、路由系統安全
二、DNS安全
三、SDN安全
第五節 傳輸層安全
一、傳輸層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
二、主要研究進展
第六節 應用層安全
一、HTTP/Web安全
二、應用層端到端安全
第七節 異構網路融合發展帶來的安全問題及發展趨勢
一、移動通信網路安全
二、衛星互聯網安全
三、工業互聯網安全
第六章 軟體與系統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惡意代碼防範
一、惡意代碼分析
二、惡意代碼檢測
三、惡意行為溯源
第三節 軟體漏洞治理
一、軟體漏洞發現
二、軟體漏洞分析
三、軟體漏洞利用
四、軟體漏洞緩解
第四節 系統安全機制
一、操作系統安全
二、虛擬化安全
三、軟硬體協同安全
四、硬體安全
第七章 數據與應用安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數據安全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現狀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節 人工智慧安全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現狀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四節 物聯網安全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現狀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五節 區塊鏈安全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進展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六節 內容安全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主要研究現狀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七節 總結
第八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第一節 概述
一、技術方向總體情況
二、背景需求
三、技術體系
第二節 通信
一、總體情況
二、技術背景
三、安全防護現狀
四、主要研究進展
五、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能源
一、總體情況
二、技術背景
三、安全防護現狀
四、主要研究進展
五、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六、發展趨勢
第四節 金融
一、總體情況
二、技術背景
三、安全防護現狀
四、主要研究進展
五、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六、發展趨勢
第五節 交通
一、總體情況
二、技術背景
三、安全防護現狀
四、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五、發展趨勢
第六節 電子政務
一、總體情況
二、安全防護現狀
三、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四、發展趨勢
第七節 生態環境
一、總體情況
二、安全防護現狀
三、主要研究進展
四、主要安全風險與挑戰
五、發展趨勢
第八節 總結
一、總體進展
二、存在問題
三、面臨挑戰
四、未來趨勢
第三篇 學科發展思路與建議
第九章 學科發展思路與發展方向
第一節 關鍵科學技術問題
第二節 發展思路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第四節 重要發展方向
第五節 學科交叉/新興學科布局
第十章 學科發展建議
第一節 加強學科教育體系建設
第二節 聚焦重點方向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