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H3C交換機學習指南(上)/H3C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王達|責編:劉亞珍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658234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6
人民幣:RMB 16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採用Comware V7 6W103版本,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了H3C(新華三)乙太網交換機的主要基礎功能、技術原理和應用配置方法,並且以大量的實驗案例驗證了相應的技術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書主要包括Comware V7系統的使用與維護、設備登錄、文件系統和設備管理、虛擬化技術IRF、乙太網介面和鏈路聚合、LLDP和ARP、VLAN和QinQ等內容。本書既可作為H3C網路工程師參加H3CNE、H3CSE和H3CIE認證考試的自學教材,也可作為H3C認證培訓機構的參考教材,還可供廣大對H3C乙太網交換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王達|責編:劉亞珍
    王達,《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51CTO「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原創IT圖書」、思科中文技術社區「最值得閱讀的十大圖書」、至頂網「十大最受歡迎技術圖書」。《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H3C篇》:至頂網「最受歡迎電腦圖書」。《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H3C篇》和《金牌網管師一網路工程方案規劃與設計》:51CTO「年度讀者最喜愛的原創IT圖書」。《網管員必讀——超級網管經驗談》(第二版):互動出版網「我最喜愛的技術圈書」。《網路工程師必讀一網路工程基礎》:51CTO「讀者最喜愛的技術圖書」。

目錄
第1章  Comware V7系統使用與維護
  1.1  Comware V7簡介
    1.1.1  Comware V7系統的組成及主要優勢
    1.1.2  Comware V7系統的主要優勢
    1.1.3  Comware V7的分散式架構
  1.2  命令行介面基礎
    1.2.1  CLI視圖
    1.2.2  Comware V7命令行在線幫助
    1.2.3  undo命令行格式
  1.3  命令行的輸入與編輯
    1.3.1  命令行縮寫和介面簡稱輸入
    1.3.2  命令行回顯功能啟用與關閉
    1.3.3  命令行編輯功能鍵和快捷鍵
    1.3.4  字元串和文本類參數的輸入注意事項
  1.4  命令行的顯示與過濾
    1.4.1  啟用分屏顯示功能
    1.4.2  命令行顯示的過濾
    1.4.3  歷史命令的調用和查詢
  1.5  配置文件管理
    1.5.1  配置分類
    1.5.2  配置文件類型
    1.5.3  配置文件格式要求
    1.5.4  配置文件的保存
    1.5.5  配置文件同步功能
    1.5.6  管理下次啟動配置文件
    1.5.7  備份或恢復主用下次啟動配置文件
    1.5.8  配置文件回滾
  1.6  系統軟體升級
    1.6.1  軟體包分類
    1.6.2  軟體升級方式
    1.6.3  通過Boot-Loader方式升級設備軟體
第2章  設備登錄
  2.1  用戶線和用戶
    2.1.1  用戶線
    2.1.2  用戶認證方式
  2.2  RBAC基礎
    2.2.1  角色許可權分配
    2.2.2  用戶授權角色的配置方式
  2.3  RBAC配置
    2.3.1  創建用戶角色
    2.3.2  配置用戶角色規則
    2.3.3  輸入命令特徵字元串時的注意事項
    2.3.4  配置特性組
    2.3.5  配置資源控制策略
    2.3.6  為用戶授權角色
    2.3.7  切換用戶角色
  2.4  配置通過Console登錄設備
    2.4.1  通過Console首次登錄設備
    2.4.2  Console登錄配置
    2.4.3  通過CLI登錄的配置管理

    2.4.4  密碼認證方式Console登錄的配置示例
    2.4.5  Scheme本地認證方式Console登錄的配置示例
  2.5  配置通過Telnet登錄設備
    2.5.1  配置設備作為Telnet伺服器
    2.5.2  配置設備作為Telnet客戶端
    2.5.3  密碼認證方式Telnet登錄配置示例
    2.5.4  Scheme本地認證方式Telnet登錄配置示例
  2.6  配置通過SSH登錄設備
    2.6.1  SSH協議簡介
    2.6.2  配置設備作為Stelnet伺服器
    2.6.3  password認證方式Stelnet登錄配置示例
    2.6.4  publickey認證方式Stelnet登錄配置示例
  2.7  登錄用戶控制
  2.8  配置命令行授權/計費功能
第3章  文件系統和設備管理
  3.1  文件系統管理
    3.1.1  存儲介質和文件系統
    3.1.2  文件系統結構
    3.1.3  存儲介質和文件系統操作
    3.1.4  文件夾操作
    3.1.5  文件操作
  3.2  通過FTP進行文件傳輸
    3.2.1  FTP簡介
    3.2.2  配置設備作為FTP伺服器
    3.2.3  設備作為FTP伺服器配置示例
    3.2.4  配置設備作為FTP客戶端
  3.3  通過TFTP進行文件傳輸
    3.3.1  配置設備作為TFTP伺服器
    3.3.2  配置設備作為TFTP客戶端
    3.3.3  設備作為TFTP客戶端的配置示例
  3.4  設備管理
    3.4.1  配置設備的基本參數
    3.4.2  配置設備的安全參數
    3.4.3  調整設備的能力
    3.4.4  監控設備
    3.4.5  設備維護
    3.4.6  定時執行任務配置示例
第4章  虛擬化技術IRF
  4.1  IRF基礎
    4.1.1  IRF的主要優點
    4.1.2  IRF基本概念
  4.2  IRF工作原理
    4.2.1  物理連接
    4.2.2  拓撲收集
    4.2.3  角色選擇
    4.2.4  IRF的管理與維護
  4.3  IRF基本配置
    4.3.1  IRF配置限制及基本配置流程
    4.3.2  獨立運行模式下IRF基本參數預配置
    4.3.3  IRF基本參數快速配置

    4.3.4  IRF模式下IRF配置
  4.4  IRF MAD(多主檢測)
    4.4.1  4種MAD檢測方式
    4.4.2  MAD故障恢複原理
    4.4.3  LACP MAD檢測原理及配置
    4.4.4  LACP MAD檢測配置示例
    4.4.5  BFD MAD檢測
    4.4.6  BFD MAD檢測配置示例
    4.4.7  ARP MAD檢測
    4.4.8  ARP MAD檢測配置示例
第5章  乙太網介面和鏈路聚合
  5.1  乙太網介面
    5.1.1  乙太網介面的分類與編號規則
    5.1.2  管理乙太網介面配置
    5.1.3  乙太網介面/子介面的基本配置
    5.1.4  乙太網介面通用擴展配置
    5.1.5  二層乙太網介面屬性配置
    5.1.6  乙太網介面批量配置
  5.2  埠隔離
    5.2.1  配置埠隔離
    5.2.2  埠隔離配置示例
  5.3  乙太網鏈路聚合
    5.3.1  乙太網鏈路聚合基礎
    5.3.2  靜態聚合模式
    5.3.3  動態聚合模式
    5.3.4  動態聚合的原理
    5.3.5  乙太網鏈路聚合限制
    5.3.6  配置乙太網鏈路聚合
    5.3.7  限制聚合組內選中埠的數量
    5.3.8  配置聚合介面
    5.3.9  配置聚合鏈路負載分擔
    5.3.10  二層靜態鏈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1  三層靜態鏈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2  二層動態鏈路聚合配置示例
    5.3.13  配置簡單跨設備鏈路聚合
    5.3.14  S-MLAG配置示例
第6章  LLDP和ARP
  6.1  LLDP基礎
    6.1.1  LLDP代理和橋模式
    6.1.2  LLDP報文格式
    6.1.3  LLDP TLV
    6.1.4  LLDP的工作模式和報文收發機制
  6.2  LLDP基本功能配置
    6.2.1  開啟LLDP功能
    6.2.2  配置LLDP橋模式和工作模式
    6.2.3  配置允許發布的TLV類型
    6.2.4  配置管理地址及其封裝格式
    6.2.5  配置LLDP報文的封裝格式
    6.2.6  配置LLDP相關參數及其他功能
  6.3  地址解析協議

    6.3.1  ARP報文格式
    6.3.2  同一IP網段的ARP中的地址解析原理
    6.3.3  不同IP網段的ARP中的地址解析原理
    6.3.4  ARP表項類型
    6.3.5  創建靜態ARP表項
    6.3.6  配置動態ARP表項
    6.3.7  短靜態ARP表項配置示例
    6.3.8  長靜態ARP表項配置示例
    6.3.9  多埠ARP表項配置示例
  6.4  免費ARP
    6.4.1  免費ARP簡介
    6.4.2  免費ARP報文定時發送功能
    6.4.3  配置免費ARP
  6.5  代理ARP
    6.5.1  代理ARP工作原理
    6.5.2  配置代理ARP
    6.5.3  普通代理ARP應用配置示例
第7章  VLAN和QinQ
  7.1  VLAN技術原理
    7.1.1  VLAN幀格式
    7.1.2  交換埠類型
    7.1.3  VLAN劃分方式
  7.2  VLAN配置
    7.2.1  創建並配置VLAN基本屬性
    7.2.2  基於埠的VLAN配置
    7.2.3  基於埠的VLAN配置示例
    7.2.4  基於MAC地址的VLAN配置
    7.2.5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示例
    7.2.6  基於IP子網的VLAN配置
    7.2.7  基於IP子網VLAN配置示例
    7.2.8  基於協議的VLAN配置
    7.2.9  基於協議VLAN的配置示例
    7.2.10  VLAN介面配置
  7.3  MVRP
    7.3.1  MRP實現機制
    7.3.2  MVRP配置
    7.3.3  MVRP配置示例
  7.4  QinQ
    7.4.1  QinQ簡介
    7.4.2  QinQ報文格式及工作原理
    7.4.3  QinQ基本功能配置
    7.4.4  VLAN透傳功能配置
    7.4.5  VLAN標籤的TPID值配置
    7.4.6  外層VLAN標籤的802.1p優先順序配置
    7.4.7  QinQ配置示例
    7.4.8  VLAN透傳配置示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