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機器人心理學(揭示人與機器人交互的心理規律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點立項建設教材)

  • 作者:編者:尹軍|責編:宋星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294350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6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內容的組織框架按照「以人為中心」和「以機器人為交互對象」的思路確定,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在與機器人的交互過程中,人類如何認識和對待機器人,機器人如何影響人類行為以及人類如何構建與機器人的交互關係等問題。本書包括九章,其中第一章作為導論,簡要介紹了機器人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闡述了有關人類對機器人的社會認知和態度的研究;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從基於機器人的教育和學習與人機交互中機器人對人的社會影響兩個方面討論了機器人對人類的影響;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別討論了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機器人對人類的陪伴以及機器人帶來的道德問題;第九章為拓展討論,闡述了機器行為學的研究主題,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機器人心理學。

作者介紹
編者:尹軍|責編:宋星

目錄
第一章  理解機器人心理學
  第一節  何為社會機器人
    一、什麼是機器人
    二、社會機器人的興起
    三、開發機器人的目的
  第二節  機器人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一、心理學基本概念簡介
    二、機器人心理學的定義及研究問題
    三、基於機器人心理學的社會機器人的開發
  第三節  機器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二、調查法
    三、行為實驗法
    四、認知神經科學實驗法
第二章  對機器人的社會認知研究
  第一節  何為社會認知
    一、什麼是社會認知
    二、社會認知的範圍
  第二節  對社會機器人的社會認知
    一、社會分類
    二、心智
    三、性格
    四、刻板印象
  第三節  影響人們對機器人社會認知的因素
    一、機器人因素
    二、人類因素
    三、人機交互因素
  第四節  認知神經科學視角的啟示
    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二、可移動的神經成像技術
第三章  對機器人的態度研究
  第一節  態度及其測量
    一、態度的概念及其成分
    二、態度測量
    三、對機器人態度的測量
  第二節  對機器人的態度及偏好
    一、對機器人的態度
    二、對機器人的偏好
    三、對機器人態度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恐怖谷
    一、人類心目中的機器人形象
    二、恐怖谷效應
第四章  基於機器人的教育和學習
  第一節  機器人應用於教育的不同形式
    一、教育中對機器人的需求
    二、機器人教育與教育服務機器人
    二、虛擬機器人與實體機器人
  第二節  機器人應用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機器人適合作為教學工具
    二、機器人可促進學習興趣

    三、機器人可支持面向未來技能的學習
  第三節  機器人被應用於教育的角色類型
    一、機器人作為教師或導師
    二、機器人作為同伴
    三、機器人作為新手
  第四節  機器人應用於教育的有效性
    一、機器人對於學生知識水平的影響
    二、機器人對於學生興趣與動機的提升作用
    三、機器人對於情感態度的積極影響
  第五節  機器人與教育可結合的方式
    一、語言教育
    二、機器人教育
    三、機器人教學助理
    四、社會和特殊教育
    五、機器人學習顧問
    六、機器人教學代理
    七、機器人秘書
    八、智能教室管理器
    九、機器人學習夥伴
    十、機器人導師
    十一、其他
  第六節  機器人應用於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一、機器人應用於教育面臨的問題
    二、將機器人應用於教育所面臨問題的解決策略
第五章  機器人對人的社會影響
  第一節  社會影響
    一、從眾的定義及其解釋
    二、說服的定義及其解釋
  第二節  人機交互中的從眾
    一、面對機器人行為的從眾
    二、兒童與成人面對機器人行為時的從眾差異
    三、面對機器人行為時的信任與從眾
    四、人機交互中的社會規範
    五、對機器人親社會行為的遵從
  第三節  人機交互中的說服
    一、機器人的面部特徵對其說服力的影響
    二、機器人的行為特徵對其說服力的影響
    三、人機交互中的權利感對機器人說服力的影響
    四、人機交互中的互惠性對機器人說服力的影響
    五、登門檻效應在機器人說服中的應用
    六、有說服力的機器人技術接受模型
    七、建構水平理論視角下的機器人說服
第六章  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
  第一節  理解人機關係
    一、什麼是人機關係
    二、人機共生關係
  第二節  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關係類型
    一、合作
    二、競爭
    三、衝突

  第三節  人類與機器人的信任構建
    一、社會關係與信任
    二、機器人與人類社會的信任關係建立
  第四節  人機共生的益處與潛在風險
    一、益處
    二、潛在風險
  第五節  人機關係的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一、機器人與社會結構的變化
    二、人與機器人的互動影響人類的思維能力
    三、機器人依賴及人機情感危機
    四、社會機器人與社會滲透理論
第七章  機器人對人類的陪伴
  第一節  陪伴型機器人的概念
    一、什麼是陪伴型機器人
    二、陪伴型機器人的具體實例
    三、人們對陪伴型機器人的接受度
  第二節  面向兒童的陪伴型機器人
    一、為患病兒童提供情感支持的機器人
    二、為孤獨症兒童提供治療或干預的機器人
    三、用於提升幸福感的機器人
    四、在醫療過程中提供協助的機器人
  第三節  面向老年人的陪伴型機器人
    一、機器人被應用於老年人的日常看護
    二、機器人被應用於老年人的臨床護理
  第四節  陪伴型機器人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一、康復訓練
    二、陪伴型機器人在其他領域中的應用
  第五節  陪伴型機器人未來發展方向
    一、家庭陪護
    二、充當保姆的角色
    三、其他
第八章  機器人帶來的道德問題
  第一節  什麼是道德
    一、道德的定義
    二、道德和法律法規
    三、道德的機器人
  第二節  道德判斷的理論解釋
    一、道德發展的理論
    二、道德判斷的理論模型
  第三節  人們對機器人的道德期望
    一、阿西莫夫定律
    二、對機器人的道德期望
    三、誰要為機器人的行為負責
    四、機器人應具有的權利
  第四節  機器人設計和使用中的道德倫理
    一、遇到的問題
    二、機器人道德決策模式的設計方式
    三、機器人開發中的道德規範
第九章  機器行為學
  第一節  研究機器行為的跨學科性

    一、研究機器行為的背景
    二、機器行為的跨學科研究
  第二節  研究機器行為的動機
    一、演算法的普遍性
    二、演算法的複雜性和不透明性
    三、演算法的利弊
  第三節  研究問題和研究對象
    一、行為產生的機理
    二、行為的發展
    三、行為的功能
    四、行為的進化
  第四節  機器人行為研究的三個層面
    一、機器個體行為
    二、機器集群行為
    三、人機交互行為
  第五節  機器行為學如何發展
    一、影響機器行為學發展的因素
    二、心理學視角下的大語言模型
附錄  與機器人心理學研究相關的期刊簡介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