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數據技術倫理(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張佐//裴欣|責編:趙凱|總主編:張濤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7342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2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而深入地探討了倫理學在信息時代,尤其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領域的實際應用及其深遠影響。全書結構清晰,共分為8章,內容從倫理直覺與倫理學的基礎理論開篇,逐步延伸至工程師的倫理觀念、信息社會中的倫理風險與挑戰、大數據應用的倫理考量、數據權利的界定與保護、數據如何賦能公共治理,以及人工智慧倫理的前沿探索等多個維度。
    本書的核心目標在於幫助讀者全面把握倫理學在信息時代的關鍵作用,提升個人的倫理素養,併為應對信息時代層出不窮的倫理挑戰提供堅實的理論與實踐支撐。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理論闡述與實踐指導,本書旨在培養讀者在複雜技術環境中做出符合倫理規範決策的能力。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高等學校人工智慧、信息科學、工程學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是倫理學研究者,信息技術從業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對信息時代倫理問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不可或缺的參考讀物。

作者介紹
編者:張佐//裴欣|責編:趙凱|總主編:張濤

目錄
第1章  倫理直覺與倫理學——你怎麼做決策
  引導案例  電腦前的困惑
  1.1  倫理和價值觀
  1.2  倫理學基礎
    1.2.1  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1.2.2  倫理學的研究內容
    1.2.3  倫理學的學科性質與研究方法
  1.3  主要倫理學理論
    1.3.1  功利論
    1.3.2  義務論
    1.3.3  德性倫理學
    1.3.4  社會契約論
    1.3.5  正義論
    1.3.6  簡要評述
  1.4  倫理實踐
    1.4.1  倫理困境
    1.4.2  倫理實踐和倫理規則
    1.4.3  倫理實踐的難點
    1.4.4  倫理實踐的發展
    1.4.5  倫理推理過程
    1.4.6  實踐中的倫理規範
  1.5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
    1.5.1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
    1.5.2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擇業的困惑
  章末案例2  論文選題的困境
  拓展閱讀
第2章  工程師的倫理觀——安全、健康、可持續與社會福祉
  引導案例  挑戰者號太空梭事件
  2.1  科技倫理
    2.1.1  科技與社會
    2.1.2  科學、技術與工程
    2.1.3  科技倫理
  2.2  工程實踐
    2.2.1  工程實踐的社會性
    2.2.2  工程活動的行動者網路
    2.2.3  工程複雜性與工程風險
  2.3  工程倫理
    2.3.1  工程風險的倫理評估
    2.3.2  工程實踐的倫理問題
    2.3.3  應對工程倫理問題的基本思路
  2.4  工程職業與職業倫理
    2.4.1  工程師的職業道德
    2.4.2  職業和職業共同體
    2.4.3  工程倫理責任
    2.4.4  工程職業倫理規範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話劇《哥本哈根》探討科學家責任
  章末案例2  北京冬奧會工程倫理分析

  拓展閱讀
第3章  信息社會風險與信息倫理——闖進「制度真空」地帶
  引導案例  熱衷玩「無傷害惡作劇」的黑客
  3.1  信息技術的社會影響
    3.1.1  信息技術發展簡史
    3.1.2  信息技術的特徵
    3.1.3  信息技術與社會變革
  3.2  維納創立信息倫理學
  3.3  信息倫理髮展及其主要議題
    3.3.1  電腦倫理和網路倫理
    3.3.2  大數據普及催生新倫理問題
    3.3.3  信息倫理遭遇「人工智慧風暴」
  3.4  信息倫理設計方法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電動汽車安全事件折射的新型倫理問題
  章末案例2  Q播案——技術發展、倫理與人性
  拓展閱讀
第4章  大數據應用倫理——普遍連接社會中的安全
  引導案例  高中畢業生遇電信詐騙案件
  4.1  數據安全
    4.1.1  數據安全形勢嚴峻
    4.1.2  數據安全風險
    4.1.3  數據安全問題的倫理治理
  4.2  數字身份
    4.2.1  人的身份及其社會性
    4.2.2  數字身份
    4.2.3  大數據引發數字身份新問題
    4.2.4  數字身份治理倫理
  4.3  個人信息與隱私保護
    4.3.1  個人信息的價值
    4.3.2  個人信息與隱私:概念及演變
    4.3.3  隱私保護的倫理理論依據
    4.3.4  對個人信息和隱私相關權利的討論
    4.3.5  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的全球法律實踐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爬取簡曆數據
  章末案例2  位置信息服務的隱私政策
  拓展閱讀
第5章  數據權利——數字經濟的基石
  引導案例  網約車監管發展之路
  5.1  數字經濟及倫理問題
    5.1.1  數字經濟
    5.1.2  數字經濟湧現的新型倫理問題
  5.2  數據確權及倫理治理
    5.2.1  大數據是一種資產
    5.2.2  大數據的產生
    5.2.3  大數據權利辨析
    5.2.4  大數據確權的倫理治理
  5.3  數據處理及倫理治理
    5.3.1  數據處理活動

    5.3.2  幾種數據獲取技術及倫理治理
    5.3.3  數據流通中的倫理關切
    5.3.4  演算法倫理
    5.3.5  數據管理1治理及其倫理
  5.4  數字經濟倫理建設和法治進程
    5.4.1  超級平台伴隨數字經濟而崛起
    5.4.2  數字經濟倫理問題:某平台案例分析
    5.4.3  數字經濟法治進程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芝麻信用
  章末案例2  社交網路
  拓展閱讀
第6章  數據賦能公共治理——科技向善、為善
  引導案例  劍橋分析醜聞
  6.1  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實踐
    6.1.1  數據治國一種視角看美國
    6.1.2  從電子政務到數字政府
    6.1.3  網路民意及其應對
  6.2  國家和社會治理理念
    6.2.1  中西方國家思想比較及對數據倫理的啟示
    6.2.2  治理理論及其倫理分析
  6.3  大數據賦能公共治理的權利邏輯和倫理關注
    6.3.1  反思大數據賦能公共治理的兒類應用
    6.3.2  數據賦能國家治理的邏輯
    6.3.3  公共治理中的倫理審查技術:荷蘭DEDA案例
  6.4  以科技向善、為善賦能公共治理
    6.4.1  高風險社會和非傳統安全
    6.4.2  用科技賦能高風險社會治理
    6.4.3  用科技向善倫理規範數字政府建設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大數據賦能脫貧攻堅
  章末案例2  健康碼
  拓展閱讀
第7章  人工智慧倫理——深度學習演算法如何守「道德」
  引導案例  道德機器
  7.1  人工智慧與倫理:現實碰撞
    7.1.1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應用
    7.1.2  「好」的深度學習演算法
    7.1.3  演算法的道德主體性爭議
  7.2  人工智慧與倫理:理論探究
    7.2.1  人工智慧道德哲學
    7.2.2  人工智慧道德演算法
    7.2.3  人工智慧設計倫理
    7.2.4  人工智慧社會倫理
  7.3  人工智慧與倫理:共治實踐
    7.3.1  多方參與、共同治理
    7.3.2  人工智慧倫理原則
  本章小結
  章末案例1  人工智慧與就業
  章末案例2  UNESCO的全球人工智慧倫理行動

  拓展閱讀
第8章  做負責任的創新者——一代結束語
  8.1  信息和大數據倫理責任特點
  8.2  信息和大數據創新科技人員的倫理責任意識
  8.3  信息和大數據創新科技人員倫理責任
  8.4  信息和大數據創新科技人員的行為規範
  拓展閱讀
附錄A  法律法規、倫理規範
附錄B  《倫理學大辭典》(2002年版)詞條摘錄
  1.倫理學(Ethics)
  2.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arxist Ethics)
  3.道德哲學(Ethics或Moral Philosophy)
  4.理論倫理學(Theoretical Ethics)
  5.實踐倫理學(Practical Ethics)
  6.比較倫理學(Comparative Ethics)
  7.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
  8.描述倫理學(Descriptive Ethics)
  9.元倫理學(Metaethics)
  10.道德心理學(Ethical Psychology)
  11.倫理相對主義(Ethical Relativism)
  12.倫理絕對主義(Ethics Absolutism)
  13.應用倫理學(Applied Ethics)
  14.科技倫理學(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技術倫理學(Ethics of Technology)
  16.技術理性(Technological Reason)
  17.信息開發道德(Ethics of Information Exploitation)
  18.信息管理道德(Eth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信息傳播道德(Ethic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20.信息消費道德(Ethics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