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立心之約(中學生AI微課十講)/北大智能科普系列

  • 作者:編者:朱松純|責編:曾琬婷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8375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關於人工智慧(AI)是什麼、研究什麼及其應用與發展現狀的科普讀物,分十講進行編寫:第一講,人工智慧的現狀、趨勢與戰略;第二講,機器眼中的大千世界——電腦視覺;第三講,語言與機器的火花碰撞——自然語言處理;第四講,認知科學與AI世界的邀約——認知推理;第五講,機器自我成長進步——機器學習;第六講,未來生活離不開的夥伴——智能機器人;第七講,機器世界不孤單——多智能體;第八講,機器生活的世界——物理世界模擬模擬;第九講,舞動科技的音符——人工智慧音樂;第十講,人工智慧在北大。
    本書可作為人工智慧的的科普讀物,也可作為中學校本課教材或大學通識教育課教材。

作者介紹
編者:朱松純|責編:曾琬婷

目錄
第一講  人工智慧的現狀、趨勢與戰略  朱松純
  1.1  從物到人的演化
  1.2  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與趨勢
  1.3  人工智慧戰略
  1.4  邁向通用人工智慧
  1.5  北京大學通班
  思考題
第二講  機器眼中的大千世界——電腦視覺  劉騰宇
  2.1  神奇的視覺
  2.2  人類視覺與電腦視覺
  2.3  電腦視覺的起源與挑戰
  2.4  兩類電腦視覺任務
  2.5  電腦視覺前沿技術
  思考題
第三講  語言與機器的火花碰撞——自然語言處理  趙東岩
  3.1  語言:簡潔的複雜
  3.2  文字:符號的演繹
  3.3  語義:理解的奧秘
  3.4  交流:心智的博弈
  思考題
第四講  認知科學與人工智慧世界的邀約——認知推理  朱毅鑫
  4.1  從感知到認知
  4.2  理解嬰兒:違反預期法
  4.3  認知一窺:從靜態物體到動態場景
  4.4  物理認知:從特徵編碼到物理理解
  4.5  社會認知:從無生命到有生命
  4.6  心智理論:意圖的理解與預測
  思考題
第五講  機器自我成長進步——機器學習  林宙辰
  5.1  一個例子
  5.2  人類學習與機器學習
  5.3  機器學習簡介
  5.4  有趣的應用例子
  5.5  機器學習的重大理論問題
  思考題
第六講  未來生活離不開的夥伴——智能機器人  劉航欣
  6.1  機器人:科幻與現實
  6.2  空間定位:場景理解背後的挑戰
  6.3  場景重建:機器人「局限」的視角
  6.4  規劃控制:行動中的機器人
  6.5  交互問題:與環境和人類共存
  思考題
第七講  機器世界不孤單——多智能體  綦思源
  7.1  自然界中的多智能體系統
  7.2  遊戲模擬的多智能體系統
  7.3  博弈論:合作與競爭
  7.4  為機器賦予社會智能
  7.5  多智能體前沿研究
  思考題
第八講  機器生活的世界——物理世界模擬模擬  陳寶權

  8.1  實踐出真知
  8.2  物理世界模擬模擬
  8.3  模擬模擬與智能應用
  8.4  從數字生成到智能理解
  思考題
第九講  舞動科技的音符——音樂人工智慧  許多
  9.1  引言:人工智慧續寫的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9.2  科學技術驅動音樂發展
  9.3  音樂的特點
  9.4  音樂人工智慧及其挑戰
  9.5  音樂人工智慧的一些研究內容
  9.6  音樂人工智慧的技術展示
  9.7  音樂人工智慧的應用及其前景
  思考題
第十講  人工智慧在北大  羅定生
  10.1  智能學科
  10.2  人工智慧在北大
  10.3  選擇智能學科的理由
  思考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