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AIGC文圖學(人類3.0時代的生產力)

  • 作者:衣若芬|責編:耿曉明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37249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慧生成技術近年發展迅猛,逐漸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AIGC可以輕鬆生成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用於商業文案和傳媒、教育等等廣泛的場景,是對文科生的大利多。2022年11月ChatGPT3.5免費公開,引發極大反應,有歡迎也有惶恐的聲音。
    許多關於AI的書主要為理工科培養AI的科技研發人才,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門檻較高。市面上針對非理工專業的AIGC相關書籍不多,作者關注AI多年,發現AI可能影響我們的價值觀,不可輕忽,於是撰寫本書作為大學課程教材,旨在引導非理工專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辨討論,通曉AIGC的法規,分析真偽,正確合理使用AIGC的成果,助力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因應AIGC的普及,AIGC素養有望成為所有學生的基礎課程。
    這是一本寫給AIGC小白的書,一個玩轉AIGC的大學文科老師的實驗心得。用研究文本和圖像的文圖學(Text and Image Studies)視角,介紹關於AIGC的基本常識、使用指南、案例分析,文化思考和未來展望。
    本書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24年8月起AIGC文圖學的課程用書。

作者介紹
衣若芬|責編:耿曉明
    衣若芬,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於台灣大學。     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中文系主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新加坡政府註冊社團「文圖學會」創始人暨榮譽主席。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曾擔任中國中央電視台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蘇東坡》海外講述人。曾策劃主持多個大型國際合作項目。研究領域為文圖學、蘇軾及三蘇文化、東亞漢文學與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等。     出版學術專著1 3本,主編及合編論著1 2本,發表論文160余篇。小說和散文創作16本。近年代表作有《書藝東坡》《陪你去看蘇東坡》《春光秋波:看見文圖學》《暢敘幽情:文圖學詩畫四重奏》《星洲創意:文本傳媒·圖像新加坡》等。作品《南洋風華: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陪你去看蘇東坡》《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分別于2016年、2020年、2021年入選新加坡《聯合早報》年度好書。作品《書藝東坡》入選2021年中華書局「伯鴻書香獎」精選50本蘇東坡主題書單。作品《陪你去看蘇東坡》入選2022年四川名人大講堂蘇東坡季主題書單。

目錄
序  你能聽見音樂嗎?
第一章  人類3.0時代的AIGC
  第一節  人類3.0時代
  第二節  AI的發展
  第三節  AI和AIGC
  第四節  從PGC到AIGC以及未來
第二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AIGC
  第一節  日常生活中的AIGC
  第二節  AIGC的益處和弊端
  第三節  哪些行業會受到AIGC影響
  第四節  文科生如何分享AIGC的大餅?
第三章  AIGC工具與技術
  第一節  從Siri到GhatGPT
  第二節  AIGC工具概覽
  第三節  AIGC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四節  AIGC的文本生成步驟
第四章  AIGC文圖學
  第一節  文圖學是什麼?
  第二節  文圖學與AIGC
  第三節  用文圖學研究AIGC
  第四節  AIGC文圖學的思路和人機協作方法
  第五節  學AIGC文圖學有什麼用?
第五章  AIGC的文字文本
  第一節  AIGC文字文本生成的途徑
  第二節  應用場景(一)文案
  第三節  應用場景(二)AI寫作
  第四節  拆解AI寫作
  第五節  AI寫作的文圖學思考
  第六節  一首人工智慧詩的完成
第六章  AIGC的圖像文本
  第一節  機器和AI生成圖像
  第二節  AI寫書法
  第三節  書法結合AI的應用場景(一)圖像生成
  第四節  書法結合AI的應用場景(二)教育傳播
  第五節  書法結合AI的應用場景(三)研究展示及作品修護
  第六節  人機交互書法治療
第七章  AIGC的影音文本
  第一節  AIGC聲音文本生成途徑
  第二節  AIGC文圖學歌曲
  第三節  AIGC影像文本生成途徑
  第四節  我的視頻
第八章  AIGC在教育和學術研究
  第一節  科技如何改變我的教學和研究
  第二節  ChatGPT橫空出世
  第三節  和ChatGPT一起寫論文
  第四節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
  第五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南
第九章  AIGC在傳播和新媒體
  第一節  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
  第二節  數字人(Digital Human)

  第三節  克隆我自己
  第四節  昨日融現
  第五節  數字遺產與虛擬永生
第十章  AIGC的倫理思考和版權問題
  第一節  AIGC發展有什麼問題?
  第二節  AI倫理
  第三節  愛上AI/機器人
  第四節  我的作品還是AI的作品
第十一章  AIGC的文化影響和未來展望
  第一節  AIGC可能改變我們什麼?
  第二節  用文圖學培育AIGC素養
  第三節  AIGC催生的新興職務工作
  第四節  對AI的五種觀點
附錄一  推薦參考書
附錄二  AIGC工具
附錄三  科技發展大事年表
附錄四  我問AI
後記  AI讓你更像人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