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0章 緒言
0.1 電力系統測量與監控系統的發展歷程
0.2 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0.3 同步相量測量與控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技術發展動態
0.3.1 廣域測量數據的壓縮技術
0.3.2 基於同步相量測量的次同步振蕩辨識
0.3.3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的時延處理及工程應用
0.4 本書的章節導讀
第一部分 廣域同步測量數據的壓縮
第1章 基於小波變換的廣域測量振蕩信號數據壓縮方法
1.1 基於小波變換的通用數據壓縮方法
1.1.1 基於小波變換的數據壓縮
1.1.2 *佳小波基和分解層數的選擇
1.2 振蕩頻率與*佳小波基和分解層數之間的關係
1.2.1 實測低頻振蕩信號的數據壓縮
1.2.2 實測次同步振蕩信號的數據壓縮
1.2.3 模擬振蕩信號的數據壓縮
1.2.4 分段線性模型
1.3 演算法對比及分析
1.3.1 基於分段線性模型的數據壓縮演算法
1.3.2 固定小波基和分解層數的數據壓縮方法
1.3.3 ESDC方法
第2章 適於廣域測量數據的實時壓縮及改進數據幀技術
2.1 過濾壓縮和旋轉門壓縮
2.1.1 過濾壓縮演算法
2.1.2 旋轉門壓縮演算法
2.1.3 壓縮演算法的評價方法
2.2 實時數據壓縮和數據重建
2.2.1 ESDC實時數據壓縮演算法
2.2.2 數據重建方法
2.2.3 壓縮演算法的參數選擇
2.3 適於傳輸壓縮數據的改進數據幀格式
2.4 貴州電網WAMS數據壓縮的測試實例
2.4.1 低頻振蕩數據的壓縮
2.4.2 與其他壓縮演算法的對比分析
2.4.3 對相量數據的壓縮處理
2.4.4 數據重建
2.4.5 壓縮數據包的大小
第3章 基於動態軌跡插值的同步相量實時數據壓縮
3.1 同步相量的特徵和軌跡
3.1.1 電力系統的動態模型及其動態同步相量
3.1.2 同步相量的雙向旋轉特性和橢圓軌跡
3.2 同步相量橢圓軌跡擬合方程的快速求解方法
3.3 基於內插值和外插值的同步相量實時數據壓縮與重建
3.3.1 實時同步相量數據壓縮(RSDC)
3.3.2 實時數據壓縮的同步誤差控制機制
3.3.3 實時同步相量數據壓縮的流程
3.4 驗證
3.4.1 兩相間短路事件中的RSDC
3.4.2 次同步振蕩中的RSDC
3.4.3 RSDC對合成數據的動態特性
3.4.4 驗證結論
第4章 基於迭代相量主成分分析的同步相量數據壓縮
4.1 相量主成分分析(PPCA)
4.1.1 相量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4.1.2 相量主成分分析的演算法流程
4.2 相量主成分分量的迭代選擇方法
4.2.1 傳統的主成分分量選擇方法
4.2.2 相量主成分分量的迭代選擇過程
4.3 實際應用中的相量主成分分析迭代計算過程
4.4 基於實測同步相量的模擬驗證
4.4.1 三相對稱的低頻振蕩場景
4.4.2 三相不對稱的兩相間短路場景
4.4.3 驗證結論
第二部分 基於同步相量的電力系統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
第5章 基於同步相量的電力系統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
5.1 同步相量數據對次同步振蕩辨識的適用性分析
5.1.1 同步相量採樣率的影響
5.1.2 同步相量計算對次同步振蕩頻率辨識的影響
5.1.3 同步相量計算對次同步振蕩幅值辨識的影響
5.2 基於同步相量量測的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方法
5.2.1 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方法的基本思路
5.2.2 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方法的流程
5.2.3 數值模擬驗證
5.3 實際電網中的次同步振蕩參數辨識
5.3.1 次同步振蕩事件I
5.3.2 次同步振蕩事件II
5.3.3 對比驗證小結
第6章 基於同步相量復頻譜的次/超同步振蕩參數辨識
6.1 同步相量的基波分量和次/超同步分量及其頻譜特性
6.1.1 次同步振蕩模型及其同步相量
6.1.2 同步相量的基波分量和次/超同步分量及其耦合特性
6.1.3 同步相量序列的DFT頻譜分析
6.2 基於插值DFT演算法的次/超同步分量參數辨識
6.2.1 次/超同步分量的辨識
6.2.2 基波分量的辨識
6.2.3 演算法流程和特性
6.3 驗證
6.3.1 驗證一:合成信號的同步相量
6.3.2 驗證二:基於次同步振蕩模擬的模擬PMU數據
第7章 基於同步相量軌跡擬合的次/超同步振蕩參數實時辨識
7.1 次/超同步振蕩下的同步相量軌跡特徵
7.2 基於同步相量軌跡擬合的次/超同步振蕩參數辨識演算法
7.2.1 同步相量軌跡擬合方程組構建
7.2.2 各分量的頻率、幅值和相位計算
7.3 模擬PMU數據的驗證和特性分析
7.4 模擬PMU數據的驗證
7.4.1 場景一:振蕩參數由恆定到快速變化的場景
7.4.2 場景二:振蕩參數快速變化的場景
第三部分 時延處理及工程應用
第8章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中的時延測量及精細建模
8.1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中的時延
8.1.1 閉環時延的產生
8.1.2 針對測量時延的進一步討論
8.1.3 硬實時任務與軟實時任務中的時延
8.2 通信時延
8.2.1 通信時延的線性估計模型
8.2.2 通信時延的測量
8.2.3 通信時延的實測結果
8.3 操作時延
8.3.1 RTDS硬體在環測試平台
8.3.2 操作時延的波形對比測量法
8.3.3 操作時延的實測結果及分析
8.4 閉環時延
8.4.1 實際系統中閉環時延的正態分佈估計模型
8.4.2 實際電力系統中的WACS閉環時延的時標差測量法
8.5 貴州電網WACS閉環時延的實測結果
8.5.1 2-Mbps專用通道測試結果
8.5.2 SPDnet非專用通道測試結果
8.5.3 閉環時延的估計
第9章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時延的數字模擬方法
9.1 時延及異常網路狀態的模擬方法
9.1.1 WAMS時延的模擬原理
9.1.2 軟實時與硬實時任務的時延模擬
9.1.3 異常網路狀態的模擬
9.2 時延模擬的實現流程
9.2.1 基本流程
9.2.2 小步長子流程
9.2.3 大步長子流程
9.3 算例系統及實測時延數據
9.4 模擬結果及分析
第10章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時延的分層預測補償
10.1 廣域閉環控制系統的分層結構
10.2 異常網路狀態的補償
10.3 閉環時延的分層預測補償
10.3.1 簡化的廣域閉環控制系統
10.3.2 分層預測補償方法
10.3.3 增量自回歸預測方法
10.4 分層預測時延補償方法的特性研究
10.4.1 理想時延補償的特性
10.4.2 分段時延補償的特性
10.4.3 分層預測時延補償的特性
10.5 四機系統RTDS數值模擬測試
10.5.1 2-Mbps專用通道條件下的實測閉環時延的補償測試
10.5.2 SPDnet非專用通道條件下的實測閉環時延的補償測試
10.5.3 正態分佈閉環時延的補償測試
10.6 貴州電網實際WPSS的時延補償測試
10.6.1 RTDS硬體在環模擬中的時延補償測試
10.6.2 在實際電網中的時延補償測試
第11章 基於廣域測量信息的電力系統穩定器應用實例
11.1 貴州電網WPSS閉環控制系統
11.1.1 貴州電網WPSS系統的架構
11.1.2 WPSS控制器的設計
11.2 貴州電網WPSS系統的實現
11.2.1 實時操作系統和UDP協議
11.2.2 控制下行規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