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型混沌電路與系統的設計原理及其應用

  • 作者:禹思敏|責編:裴育//紀四穩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92163
  • 出版日期:2018/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32
人民幣:RMB 2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詳細論述了新型混沌電路與系統的設計原理及其在多媒體混沌保密通信中的應用與技術實現,共19章。其中,第1?3章介紹混沌的基本概念、李氏指數的數值計算方法與應用、離散時間混沌系統。第4?8章介紹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的設計,包括具有多個正李氏指數的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耗散系統與保守系統中的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的平均特徵值準則、具有多控制器的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可配置任意多個正李氏指數的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第9?11章介紹整數域和數字域混沌系統,包括單個隨機位迭代更新的1維整數域混沌系統、多個隨機位迭代更新的1維整數域混沌系統、高維整數域和數字域混沌系統。第12?19章介紹新型混沌電路與系統在多媒體混沌保密通信中的應用,包括定點演算法和狀態機控制的通用FPGA混沌信號發生器、視頻混沌保密通信系統的設計與FPGA實現、廣域網傳輸實時遠程視頻混沌保密通信與ARM實現、多核多進程與H.264選擇性加密的視頻混沌保密通信、多核多線程與H。264編碼后加密的視頻混沌保密通信、視頻混沌保密通信的手機實現、組播多用戶和廣域網傳輸的語音混沌保密通信、高維混沌映射單向Hash函數。
    本書可作為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禹思敏|責編:裴育//紀四穩
    禹思敏,1957年5月出生,2001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電路與系統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學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得者,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博士論文、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兼任中國密碼學會混沌保密通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路與系統分會混沌與非線性電路專業委員會第一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非線性電路Brief叢書編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主持和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在IEEE Transactions、《中國科學》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80多篇,IEEE Transactions論文13篇,被SCI引用1800多次,H指數25,ESI高被引論文6篇;出版教材3部、學術專著3部;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在非線性電路系統理論與技術,多渦卷和多翅膀等複雜拓撲結構混沌吸引子的生成、實現與應用,混沌電路與系統的設計,連續時間系統與切換系統的反控制,混沌密碼理論與應用,多媒體混沌保密通信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成果。

目錄
前言
第1章  混沌的基本概念
  1.1  混沌的基本特徵
    1.1.1  動力系統的基本概念
    1.1.2  發現混沌之前人們對動力系統的認識
    1.1.3  混沌的基本性質
  1.2  基於反控制的「全局有界+正李氏指數」混沌的生成方法
    1.2.1  基於反控制的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的設計
    1.2.2  基於反控制的無簡並高維離散時間超混沌系統的設計
  1.3  混沌的基本定義
    1.3.1  Li-Yorke混沌定義
    1.3.2  Devaney混沌定義
    1.3.3  有關混沌定義的幾點說明
  1.4  通向混沌的道路
    1.4.1  倍周期分岔道路
    1.4.2  陣發混沌道路
  1.5  混沌動力系統的分類與表示方法
    1.5.1  混沌動力系統的分類
    1.5.2  相圖、分岔圖和迭代圖
    1.5.3  自治系統與非自治系統
    1.5.4  保守系統與耗散系統
  1.6  拓撲共軛
    1.6.1  拓撲共軛的基本概念
    1.6.2  拓撲共軛的意義
  1.7  符號動力系統、帳篷映射、馬蹄映射與Henon映射
    1.7.1  符號動力系統
    1.7.2  帳篷映射
    1.7.3  馬蹄映射
    1.7.4  Henon映射
  1.8  Shilnikov定理與Melnikov方法
    1.8.1  Shilnikov定理
    1.8.2  Shilnikov定理在切換系統中的應用
    1.8.3  Melnikov方法
  1.9  動力系統的定性分析方法
    1.9.1  平衡點
    1.9.2  同宿軌道和異宿環
    1.9.3  解的唯一性問題討論
  1.10  回歸排斥子和Marotto定理
    1.10.1  回歸排斥子
    1.10.2  Marotto定理
第2章  李氏指數的數值計算方法與應用
  2.1  離散時間混沌系統李氏指數數值計算的幾個定義
  2.2  基於QR正交分解的離散時間混沌系統李氏指數數值計算方法
  2.3  基於SVD正交分解的離散時間混沌系統李氏指數數值計算方法
  2.4  離散時間混沌系統李氏指數數值計算的幾個應用實例
    2.4.1  Henon映射
    2.4.2  基於Chen-Lai演算法的4維離散時間混沌系統
    2.4.3  基於Wang-chen演算法的9維離散時間混沌系統
  2.5  連續時間混沌系統李氏指數數值計算的相關定義和OR正交分解演算法
  2.6  李氏指數與特徵根之間定性關係的分析和討論

  2.7  高維連續時間系統反控制的李氏指數計算實例
    2.7.1  6維線性系統反控制的李氏指數計算
    2.7.2  9維線性系統反控制的李氏指數計算
第3章  離散時間混沌系統
  3.1  矩陣范數
    3.1.1  矩陣范數的定義
    3.1.2  矩陣范數與譜半徑的關係
  3.2  圓盤定理與幾個引理和推論
    3.2.1  圓盤定理
    3.2.2  幾個引理和推論
  3.3  離散時間系統的混沌判據
  3.4  Claen-Lai演算法
    ……
第4章  具有多個正李氏指數的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
第5章  耗散系統與保守系統中的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
第6章  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的平均特徵值準則
第7章  具有多控制器的無簡並高維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
第8章  可配置任意多個正李氏指數的連續時間超混沌系統
第9章  單個隨機位迭代更新的1維整數域混沌系統
第10章  多個隨機位迭代更新的1維整數域混沌系統
第11章  高維整數域和數字域混沌系統
第12章  定點演算法和狀態機控制的通用FPGA混沌信號發生器
第13章  視頻混沌保密通信系統的設計與FPGA實現
第14章  廣域網傳輸實時遠程視頻混沌保密通信與ARM實現
第15章  多核多進程與H.264選擇性加密的視頻混沌保密通信
第16章  多核多線程與H.264編碼后加密的視頻混沌保密通信
第17章  視頻混沌保密通信的手機實現
第18章  組播多用戶和廣域網傳輸的語音混沌保密通信
第19章  高維混沌映射單向Hash函數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