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6G(從通信到多能力融合的變革)/6G新技術叢書

  • 作者:編者:劉光毅//秦飛//張建華//孫程君//吳建軍等|責編:李樹林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66267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5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面向2030年商用的6G將是支撐「數字孿生、智慧泛在」社會發展願景的基礎設施,6G除了對傳統的通信能力進行進一步增強,更需要構建新的能力維度,實現通信與感知、計算、人工智慧(AI)、大數據、安全等能力的一體融合設計,通過按需服務的方式,實現多能力服務質量(QoS)的端到端保障,更好地滿足6G差異化和碎片化業務場景的需求。本書首先回顧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歷史,從5G發展的經驗和面臨的挑戰出發,概述6G發展和演進的驅動力,歸納和匯總了全球從事6G研究的主要機構、組織、項目和企業的相關研究進展和成果,並且從願景、需求、頻率、網路架構等角度展望了如何定義6G;然後圍繞傳統通信網路的容量、效率、覆蓋等的優化,介紹了6G無線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幾個技術方向,包括分散式多輸入多輸出(MIMO)、智能超表面(RIS)、AI使能的空口、先進的全雙工、正交時頻空調製(OTFS),以及通信和感知的融合、零功耗通信等;最後從整個網路架構的角度,著重介紹了空天地融合,以及6G多能力融合移動網路架構的設計。
    本書可作為5G從業人員和6G研發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書,還可作為企業布局未來與移動信息應用相關業務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劉光毅//秦飛//張建華//孫程君//吳建軍等|責編:李樹林

目錄
第1章  移動通信網路的發展規律
  1.1  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歷程
  1.2  我國對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的貢獻
    1.2.1  1G空白
    1.2.2  2G跟隨
    1.2.3  3G突破
    1.2.4  4G並跑
    1.2.5  5G領先
    1.2.6  6G啟航
  1.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5G發展現狀與挑戰
  2.1  5G概述
    2.1.1  無線接入網(RAN)架構
    2.1.2  空口設計
    2.1.3  核心網服務化和網路切片
    2.1.4  移動邊緣計算
  2.2  標準演進
  2.3  5G的頻率
  2.4  5G的商用網路部署
  2.5  5G的業務發展
  2.6  5G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6.1  「開源」
    2.6.2  「節流」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為什麼要研究6G
  3.1  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3.1.1  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驅動
    3.1.2  中國社會發展的需求驅動
  3.2  移動通信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3.2  新應用場景和新業務的需求
  3.3  新技術發展趨勢的推動
    3.3.1  ICDT深度融合
    3.3.2  新的硬體及其解決方案
  3.4  現有網路的問題和挑戰
    3.4.1  分層協議棧成為新的瓶頸
    3.4.2  持續演進的網路切片
    3.4.3  固化的網路架構
    3.4.3  5G網路的高功耗
    3.4.4  高度複雜的運維管理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6G研究的國內外現狀
  4.1  6G研究的形勢綜述
  4.2  6G國內研究進展
    4.2.1  中國移動
    4.2.2  華為
    4.2.3  中信科移動
    4.2.4  中興

    4.2.5  vivo
    4.2.6  OPPO
    4.3.7  IMT-2030推進組
    4.2.7  科學技術部6G推進組
    4.2.8  未來移動通信論壇
    4.2.9  6GANA
  4.3  6G研究的國外進展
    4.3.1  歐洲研究團體和機構
    4.3.2  韓國
    4.3.3  日本
    4.3.4  美國Next G
  4.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如何定義6G
  5.1  業界關於6G觀點的概述
    5.1.1  第一個6G的代表性觀點——6G就是太赫茲
    5.1.2  第二個代表性觀點——6G就是衛星通信
    5.1.3  第三個代表性觀點——6G就是AI
    5.1.4  第四個代表性觀點——6G就是語義通信
  5.2  6G願景與需求
  5.3  6G頻率
  5.4  6G網路架構展望
    5.4.1  按需服務
    5.4.2  至簡
    5.4.3  柔性
    5.4.4  智慧內生
    5.7.5  安全內生
    5.4.6  數字孿生
    5.4.7  6G網路架構概覽
  5.5  空口技術
  5.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分散式超大規模天線系統
  6.1  MIMO技術的背景
    6.1.1  MIMO技術及超大規模天線技術
    6.1.2  集中式超大規模天線系統
    6.1.3  分散式超大規模天線系統
  6.2  分散式MIMO系統的演進及技術特徵
    6.2.1  分散式MIMO系統的演進
    6.2.2  無蜂窩MIMO系統及分散式超大規模天線的技術特徵
  6.3  無蜂窩MIMO系統介紹
    6.3.1  TDD模式
    6.3.2  FDD模式
    6.3.3  可拓展模式
  6.4  無蜂窩MIMO系統及分散式超大規模天線的關鍵技術
    6.4.1  用戶接入點關聯、導頻分配及通道估計
    6.4.2  上行與下行信號處理技術
    6.4.3  網路同步與校準
    6.4.4  毫米波分散式超大規模天線技術
  6.5  無蜂窩MIMO系統的網路部署

  6.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智能超表面
  7.1  概述
  7.2  硬體材料與電磁調控
    7.2.1  智能超表面硬體結構
    7.2.2  智能超表面調控機理
    7.2.3  相位離散化選擇
    7.2.4  智能超表面研究硬體原型
  7.3  通道模型
    7.3.1  模型假設及設計原則
    7.3.2  RIS物理模型抽象
    7.3.3  MHCM RIS通道模型
  7.4  RIS輔助的無線通信
    7.4.1  性能評估分析
    7.4.2  預編碼與波束賦形
    7.4.3  級聯通道信息獲取
  7.5  RIS網路部署與性能評估
    7.5.1  RIS網路部署
    7.5.2  性能模擬與測試
  7.6  RIS發展趨勢展望
  7.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AI使能的空口技術
  8.1  AI使能的空口技術和標準化研究
    8.1.1  AI使能的物理層技術
    8.1.2  AI使能的空口技術的標準化演進
  8.2  AI使能的通道估計
    8.2.1  傳統通道估計
    8.2.2  演算法框架
    8.2.3  模型選擇
    8.2.4  演算法設計
    8.2.5  性能分析和討論
  8.3  AI使能的通道狀態信息反饋
    8.3.1  終端通道信息反饋
    8.3.2  評價指標
    8.3.3  用於反饋的通道信息
    8.3.4  演算法設計
    8.3.5  性能結果
  8.4  AI使能的毫米波波束管理
    8.4.1  終端側AI波束管理
    8.4.2  基站側AI波束管理
    8.4.3  硬體平台終端波束管理方案驗證
  8.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9章  新型雙工(Advanced Duplex)
  9.1  驅動因素和趨勢
  9.2  主要技術問題、挑戰和適用場景
  9.3  自干擾刪除關鍵技術
    9.3.1  全雙工收發機框架

    9.3.2  自干擾信號模型
    9.3.3  天線域自干擾抑制
    9.3.4  射頻域自干擾刪除
    9.3.5  數字域自干擾刪除
  9.4  組網交叉干擾管理機制
  9.5  概念驗證
  9.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0章  正交時頻空間(OTFS)調製
  10.1  背景
    10.1.1  應用場景
    10.1.2  業界研究現狀
  10.2  OTFS技術概述
    10.2.1  原理及實現
    10.2.2  波形設計
    10.2.3  導頻設計
    10.2.4  接收機演算法
  10.3  OTFS-MIMO系統設計
    10.3.1  開環預編碼
    10.3.2  閉環預編碼
  10.4  OTFS優勢與挑戰
    10.4.1  優勢
    10.4.2  挑戰
  本章參考文獻
第11章  通信感知一體化
  11.1  通信感知一體化背景
  11.2  通信感知一體化典型應用場景與需求
    11.2.1  感知的對外服務
    11.2.2  感知的對內服務
  11.3  通信感知一體化空口關鍵技術
    11.3.1  波形與信號設計
    11.3.2  感知信號檢測理論
    11.3.3  感知參數估計演算法
    11.3.4  MIMO通感一體化技術
  11.4  通信感知一體化網路架構關鍵技術
    11.4.1  不同的感知方式
    11.4.2  無線感知功能與網路架構
  11.5  未來研究方向與挑戰
    11.5.1  一體化波形與性能指標
    11.5.2  感知與反向散射技術結合
    11.5.3  感知與可重構智能超表面結合
    11.5.4  通感通道建模
    11.5.5  非理想因素對感知性能的影響
  本章參考文獻
第12章  反向散射通信
  12.1  背景
  12.2  典型應用場景
  12.3  反向散射通信的技術原理
    12.3.1  反向散射通信系統架構
    12.3.2  反向散射通信的上行調製技術

    12.3.3  反向散射通信的下行調製技術
    12.3.4  環境能量採集
  12.4  反向散射通信空口技術
    12.4.1  速率提升技術
    12.4.2  覆蓋增強技術
    12.4.3  可靠性傳輸技術
    12.4.4  超大規模連接技術
    12.4.5  同步技術
    12.4.6  干擾消除技術
  12.5  反向散射通信協議棧設計與網路架構
    12.5.1  輕量化協議棧設計
    12.5.2  至簡網路架構
  12.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3章  6G星地融合技術
  13.1  星地融合發展現狀
    13.1.1  衛星通信的崛起
    13.1.2  衛星通信的體制標準
    13.1.3  星地融合發展新趨勢
    13.1.4  星地融合標準進展及趨勢
  13.2  星地融合發展路徑
    13.2.1  過去:業務融合
    13.2.2  現在(5G):體制融合
    13.2.3  未來(6G):系統融合
  13.3  星地融合一體化
    13.3.1  星地融合的網路架構
    13.3.2  星地融合的空口傳輸
    13.3.3  星地融合的組網方式
    13.3.4  星地融合的頻率管理
  13.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4章  6G移動網路架構
  14.1  移動通信網路的演進伴隨著架構的迭代
    14.1.1  移動通信網路的演進歷史
    14.1.2  架構是系統的根基
    14.1.3  6G網路的「智能普惠」需要架構的原生設計
  14.2  6G移動通信網路架構變革的驅動力
    14.2.1  現有2C商業模式到達瓶頸
    14.2.2  2B業務場景的全面到來
    14.2.3  全新的業務場景——元宇宙
    14.2.4  新空口能力的價值釋放
    14.2.5  網路管道能力的突破
    14.2.6  網路KPI的全面提升
  14.3  6G移動通信網路架構技術需求
    14.3.1  內生AI,智能普惠
    14.3.2  網路靈活,用戶友好
    14.3.3  安全可靠,多方信任
    14.3.4  數據協同,監管合規
    14.3.5  開放合作,做大生態
  14.4  6G移動通信網路功能架構

    14.4.1  總體功能框架
    14.4.2  任務編排調度與控制
    14.4.3  連接功能
    14.4.4  計算功能
    14.4.5  數據功能
    14.4.6  可信功能
    14.4.7  承載網
  14.5  6G移動通信網路關鍵技術
    14.5.1  任務為中心的設計範式
    14.5.2  New NAS新非接入層協議
    14.5.3  CRB計算無線承載
    14.5.4  數據承載與轉發
    14.5.5  可信的分散式網路技術
    14.5.6  6G區塊鏈
  14.6  6G移動通信網路實現架構
    14.6.1  6G核心網實現架構
    14.6.2  6G接入網實現架構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語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