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光通信原理與技術基礎(普通高等教育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任一濤|責編:潘斯斯//張麗花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64232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2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介紹大氣激光通信、星間激光通信和水下激光通信的基礎上,重點講述了光纖通信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內容包括光纖通信的優勢和發展歷程、光纖通信系統的構成和特點、光纖的結構和傳輸原理、光纖的連接和測試、光源和光發射機、光檢測器和光接收機、光中繼器和光放大器、常用光無源器件、波分復用技術和波分復用器、數字光纖通信系統及其基本設計。每章結尾配有小結和習題,便於讀者複習並掌握各章重點。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難易適度,深入淺出,易於自學,注重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相結合。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光纖通信的科研、工程、生產、管理等相關人員的培訓教材或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任一濤|責編:潘斯斯//張麗花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光纖通信的發展歷程
    1.1.1  我國光纖通信的發展歷程
    1.1.2  電通信的發展與局限
  1.2  光纖通信的優勢與特點
    1.2.1  光纖通信的優勢
    1.2.2  有線光通信和無線光通信
  1.3  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和分類
    1.3.1  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
    1.3.2  光纖通道特性及通信窗口
    1.3.3  光纖通信系統的分類
    1.3.4  光纖通信系統的主要特性指標
    1.3.5  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
  1.4  大氣激光通信、星間激光通信和水下激光通信
    1.4.1  大氣激光通信
    1.4.2  星間激光通信
    1.4.3  水下激光通信
  1.5  光纖通信的基本概念
    1.5.1  電磁波頻譜
    1.5.2  通信的通道及容量
    1.5.3  通道復用
    1.5.4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5.5  調製與解調
  小結
  習題
第2章  光纖和光纜
  2.1  光纖的結構與分類
    2.1.1  光纖的結構
    2.1.2  光纖的分類
  2.2  光纖的傳輸理論
    2.2.1  幾何光學理論分析
    2.2.2  電磁場理論分析(模式理論)
  2.3  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和光纖導模場分佈圖
    2.3.1  單模光纖
    2.3.2  多模光纖
    2.3.3  光纖導模場分佈圖
  2.4  光纖的傳輸特性
    2.4.1  光纖的損耗特性
    2.4.2  光纖的色散特性
  2.5  光纖的其他特性
    2.5.1  光纖的溫度特性
    2.5.2  光纖的機械特性
  2.6  光纖的標準
  2.7  光纖的製造
    2.7.1  光纖的基本原料
    2.7.2  光纖的製造工藝
  2.8  光纜
    2.8.1  光纜的結構和類型
    2.8.2  光纜的特性和技術要求
    2.8.3  光纜的型號與規格代號

  小結
  習題
第3章  光纖的連接和測試
  3.1  光纖的常用連接方式
    3.1.1  光纖的連接損耗
    3.1.2  光纖的機械連接
    3.1.3  光纖的熔接
    3.1.4  光纖的連接器連接
  3.2  光纖損耗特性測量
    3.2.1  剪斷法
    3.2.2  背向散射法
    3.2.3  插入法
  3.3  光纖的色散特性及帶寬測量
    3.3.1  多模光纖的色散及帶寬測量
    3.3.2  單模光纖的色散測量
  小結
  習題
第4章  光源和光發射機
  4.1  半導體光源的發光機理
    4.1.1  光的量子性
    4.1.2  原子的能級和光的躍遷輻射過程
    4.1.3  半導體的能帶結構
  4.2  發光二極體
    4.2.1  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原理
    4.2.2  發光二極體的結構
    4.2.3  發光二極體的工作特性
    4.2.4  發光二極體的封裝
  4.3  激光二極體
    4.3.1  激光二極體的發光原理
    4.3.2  激光二極體的結構及選頻單元
    4.3.3  激光二極體的工作特性
    4.3.4  激光二極體和發光二極體的性能對比
  4.4  光發射機
    4.4.1  光端機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4.4.2  光發射機的基本組成
  小結
  習題
第5章  光檢測器和光接收機
  5.1  光檢測器
    5.1.1  半導體的光電效應
    5.1.2  PN光電二極體及特性
    5.1.3  PIN光電二極體及特性
    5.1.4  雪崩光電二極體及特性
    5.1.5  光檢測器的重要參數
  5.2  光接收機
    5.2.1  光接收機的基本組成及功能
    5.2.2  數字光接收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5.2.3  光接收機的雜訊
    5.2.4  數字信號系統性能的直觀評價手段——眼圖
  小結

  習題
第6章  光中繼器和光放大器
  6.1  光中繼器
    6.1.1  光電中繼器
    6.1.2  全光中繼器
  6.2  光放大器
    6.2.1  光放大器的分類及應用
    6.2.2  光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6.2.3  半導體光放大器
    6.2.4  摻鉺光纖放大器
    6.2.5  非線性光纖放大器
  小結
  習題
第7章  常用光無源器件
  7.1  光無源器件及其結構類型
  7.2  光纖連接器
  7.3  光衰減器
  7.4  光纖偏振控制器
  7.5  光耦合器和光分路器
    7.5.1  光耦合器和光分路器的分類
    7.5.2  光耦合器的特性參數
    7.5.3  光耦合器的基本結構
  7.6  光開關
    7.6.1  光開關的形式和分類
    7.6.2  光開關的特性參數
  7.7  光纖光柵
    7.7.1  光纖光柵的分類
    7.7.2  布拉格光纖光柵的工作原理
  7.8  光濾波器
    7.8.1  光濾波器的分類
    7.8.2  光濾波器的特性參數
  7.9  光隔離器
    7.9.1  光隔離器的分類
    7.9.2  光隔離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7.10  光環行器
  小結
  習題
第8章  波分復用技術和波分復用器
  8.1  通道復用的概念及形式
    8.1.1  光時分復用
    8.1.2  光碼分復用
    8.1.3  光空分復用
    8.1.4  光頻分復用
  8.2  光波分復用及系統
    8.2.1  光波分復用技術的發展
    8.2.2  光波分復用的原理
    8.2.3  光波分復用技術的特點
    8.2.4  波分復用系統的基本形式和分類
    8.2.5  波分復用的復用波長國際標準
  8.3  光波分復用系統的關鍵技術及相關器件

    8.3.1  WDM系統中的光源
    8.3.2  WDM系統中的光纖
    8.3.3  WDM系統中的放大器
    8.3.4  WDM系統中的接收機
    8.3.5  WDM系統中的光通道監控與管理
    8.3.6  WDM系統中的波分復用器/解復用器
  小結
  習題
第9章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及其基本設計
  9.1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概述
  9.2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
    9.2.1  數字傳輸參考模型
    9.2.2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9.3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的基本設計
    9.3.1  點到點系統的基本結構及組成
    9.3.2  光纖通信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9.4  單通道系統中繼距離的估算
    9.4.1  系統路由選擇
    9.4.2  中繼距離估算
  小結
  習題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