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電路電子學基礎

  • 作者:編者:李天利|責編:王定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92921
  • 出版日期:2022/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及「數字電子技術基礎」3門課程的內容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全書共分19章,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及理論,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定理,一階電路,單相交流電路穩態分析,三相交流電路穩態分析,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負反饋放大器,波形的產生、變換與處理,功率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邏輯代數基礎,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脈衝電路。在講述必要的經典內容的同時,又反映近代電路理論和先進技術,在理論與應用的關係上,力求實用,以應用為主。各章配有豐富的例題、習題,並提供習題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腦、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械類以及材料化工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李天利|責編:王定

目錄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及理論
  1.1  電路概述
    1.1.1  電路
    1.1.2  電路的組成
    1.1.3  電路的作用
    1.1.4  電路模型
  1.2  電路變數
    1.2.1  電流
    1.2.2  電壓
    1.2.3  電動勢
    1.2.4  功能
    1.2.5  電能及計算
  1.3  電阻、電容及電感元件
    1.3.1  電阻元件
    1.3.2  電容元件
    1.3.3  電感元件
  1.4  獨立源及受控源
    1.4.1  獨立電源
    1.4.2  受控電源
    1.4.3  受控源與獨立源的比較
  1.5  基爾霍夫定律
    1.5.1  名詞解釋
    1.5.2  KCL
    1.5.3  KVL
    1.5.4  KCL、KVL小結
  1.6  電路中電位的計算
    1.6.1  電位
    1.6.2  利用電位簡化電路
  習題1
第2章  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2.1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1  基本概念
    2.1.2  電阻串聯的等效變換
    2.1.3  電阻並聯的等效變換
    2.1.4  電阻混聯的等效變換
  2.2  電阻的星形和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2.3  電源的等效變換
    2.3.1  理想電源的串並聯
    2.3.2  實際電源的等效變換
  2.4  支路電流法
    2.4.1  支路電流法概述
    2.4.2  說明
  2.5  網孔電流法
    2.5.1  網孔電流法概述
    2.5.2  幾種特殊情況及處理方法
  2.6  節點電壓法
    2.6.1  節點電壓法概述
    2.6.2  幾種特殊情況及處理方法
  習題2
第3章  電路定理

  3.1  疊加定理
    3.1.1  定理的內容及應用方法
    3.1.2  定理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3.2  替代定理
    3.2.1  定理的內容
    3.2.2  定理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3.3  其他常用電路定理
    3.3.1  戴維南定理
    3.3.2  諾頓定理
    3.3.3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習題3
第4章  一階電路
  4.1  動態電路的求解
    4.1.1  求解動態電路的基本步驟
    4.1.2  一階微分方程的求解
  4.2  電路的初始條件
    4.2.1  相關概念
    4.2.2  電路產生瞬態過程的條件
    4.2.3  換路定則
    4.2.4  電壓和電流初始值的計算
  4.3  一階電路的響應
    4.3.1  相關概念
    4.3.2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3.3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4.3.4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4.3.5  三要素法
  習題4
第5章  單相交流電路穩態分析
  5.1  正弦量
    5.1.1  相關概念
    5.1.2  正弦量的表達式
  5.2  相量法
    5.2.1  複數表示方法
    5.2.2  正弦電量的相量表示
    5.2.3  正弦量的計算
    5.2.4  電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5.3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5.3.1  電阻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
    5.3.2  電感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
    5.3.3  電容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
  5.4  阻抗與導納
    5.4.1  阻抗
    5.4.2  導納
  5.5  正弦交流電路的計算
  5.6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
  習題5
第6章  三相交流電路穩態分析
  6.1  三相電路
    6.1.1  三相電源
    6.1.2  三相負載及其連接

  6.2  對稱三相電源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的關係
    6.2.1  星形連接時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的關係
    6.2.2  三角形連接時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的關係
  6.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6.3.1  對稱三相四線制電路的計算
    6.3.2  對稱三相三線制電路的計算
    6.3.3  對稱三相電路的一般計算方法
  6.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6.4.1  星形連接
    6.4.2  三角形連接
  6.5  三相電路的功率
  習題6
第7章  半導體器件
  7.1  半導體基礎知識
    7.1.1  半導體
    7.1.2  PN結
  7.2  二極體
    7.2.1  二極體的結構和符號
    7.2.2  二極體的分類
    7.2.3  二極體的型號命名方法
    7.2.4  二極體的特性
    7.2.5  二極體的主要參數
    7.2.6  二極體電路分析
    7.2.7  特殊二極體
  7.3  三極體
    7.3.1  三極體概述
    7.3.2  三極體的電流放大作用
    7.3.3  三極體的共發射極特性曲線
    7.3.4  三極體的主要參數
  7.4  場效應管
    7.4.1  絕緣柵場效應管
    7.4.2  結型場效應管
    7.4.3  使用場效應管的注意事項
    7.4.4  場效應管與晶體管的比較
  習題7
第8章  基本放大電路
  8.1  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8.1.1  放大倍數
    8.1.2  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
    8.1.3  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
  8.2  放大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8.2.1  放大電路的組成
    8.2.2  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8.3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
    8.3.1  靜態分析
    8.3.2  動態分析
  8.4  三種基本的晶體管放大電路
    8.4.1  分壓式偏置共射極放大電路
    8.4.2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和共基極放大電路
    8.4.3  三種基本放大電路的性能比較

  8.5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8.5.1  共源極放大電路
    8.5.2  共漏極放大電路
    8.5.3  共柵極放大電路
  習題8
第9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
  9.1  差分放大電路
    9.1.1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的特殊問題
    9.1.2  基本差分放大電路
  9.2  集成運算放大器基礎
    9.2.1  集成運算放大器概述
    9.2.2  集成運算放大器內部電路
    9.2.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電路符號
    9.2.4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9.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應用
    9.3.1  理想運算放大器的特點
    9.3.2  反相放大與同相放大
    9.3.3  加法運算與減法運算
    9.3.4  積分運算與微分運算
  9.4  集成運算放大器實用電路舉例
    9.4.1  高精度測量放大電路
    9.4.2  線性整流電路
  9.5  電壓比較器
    9.5.1  過零比較器
    9.5.2  一般單門限比較電路
    9.5.3  遲滯比較電路
  習題9
第10章  負反饋放大器
  10.1  反饋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10.1.1  反饋的基本概念
    10.1.2  反饋的分類
  10.2  負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10.2.1  減小非線性失真
    10.2.2  提高增益的穩定性
    10.2.3  負反饋對輸入電阻的影響
    10.2.4  負反饋對輸出電阻的影響
  10.3  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分析
    10.3.1  深度負反饋的特點
    10.3.2  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參數估算
  習題10
第11章  波形的產生、變換與處理
  11.1  正弦波信號發生器
    11.1.1  產生正弦波的振蕩條件及組成
    11.1.2  RC正弦波振蕩電路
  11.2  方波、三角波信號發生器
    11.2.1  單運放方波、三角波振蕩器
    11.2.2  雙運放方波、三角波振蕩器
  習題11
第12章  功率放大器
  12.1  功率放大器概述

    12.1.1  放大電路的特點
    12.1.2  放大電路的要求
    12.1.3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
  12.2  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2.2.1  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
    12.2.2  功率和效率的估算
    12.2.3  交越失真及其消除
  12.3  單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2.4  集成功率放大器介紹
    12.4.1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2.4.2  LM386組成的功放電路
    12.4.3  TDA2030組成的功放電路
  習題12
第13章  直流穩壓電源
  13.1  概述
  13.2  整流電路
    13.2.1  半波整流電路
    13.2.2  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13.3  濾波電路
  13.4  穩壓電路
    13.4.1  穩壓電源的主要技術指標
    13.4.2  穩壓電路
    13.4.3  三端集成穩壓器
  習題13
第14章  邏輯代數基礎
  14.1  數制與編碼
    14.1.1  數制
    14.1.2  數制之間的轉換
    14.1.3  二進位數的算術運算
    14.1.4  二進位編碼
  14.2  二值邏輯變數與基本邏輯運算
    14.2.1  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
    14.2.2  二值數字邏輯及正、負邏輯
    14.2.3  基本邏輯運算
    14.2.4  其他常用邏輯運算
    14.2.5  邏輯函數的表示方法
    14.2.6  邏輯函數的表示方法的相互轉換
  14.3  邏輯代數的運算規則
    14.3.1  邏輯代數的基本公式
    14.3.2  邏輯代數的常用公式
  14.4  邏輯代數的規則
    14.4.1  代入規則
    14.4.2  對偶規則
    14.4.3  反演規則
  14.5  邏輯函數的標準形式
    14.5.1  最小項和最大項
    14.5.2  邏輯函數的標準與或式——最小項之和標準型
    14.5.3  邏輯函數的標準或與式——最大項之積標準型
    14.5.4  邏輯函數形式的變換
  14.6  邏輯函數的化簡

    14.6.1  公式化簡法
    14.6.2  卡諾圖化簡法
    14.6.3  具有無關項的邏輯函數的化簡
  習題14
第15章  邏輯門電路
  15.1  邏輯門電路概述
    15.1.1  門電路
    15.1.2  正邏輯與負邏輯
    15.1.3  高電平和低電平的獲得
    15.1.4  門電路分類
  15.2  分立元件門電路
    15.2.1  二極體與門電路
    15.2.2  二極體或門電路
    15.2.3  三極體非門電路
    15.2.4  二極體與門和或門電路的缺點
    15.2.5  與非門電路
  15.3  CMOS集成邏輯門電路
    15.3.1  CMOS反相器的電路結構及工作原理
    15.3.2  電壓傳輸特性和電流傳輸特性
    15.3.3  輸入端雜訊容限
    15.3.4  CMOS反相器的靜態輸入特性
    15.3.5  CMOS反相器的靜態輸出特性
    15.3.6  傳輸延遲時間
    15.3.7  交流雜訊容限
    15.3.8  動態功耗
  15.4  TTL集成邏輯門電路
    15.4.1  TTL與非門電路
    15.4.2  TTL非門電路
    15.4.3  TTL或非門和與或非門電路
    15.4.4  TTL集成邏輯門電路的使用要點
  習題15
第16章  組合邏輯電路
  16.1  概述
    16.1.1  組合邏輯電路的特點
    16.1.2  組合電路邏輯功能的描述方法
    16.1.3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類
  16.2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16.2.1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16.2.2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
  16.3  若干典型的組合邏輯集成電路
    16.3.1  編碼器
    16.3.2  解碼器
    16.3.3  數據分配器
    16.3.4  數據選擇器
    16.3.5  數值比較器
    16.3.6  加法器
  16.4  組合邏輯電路的競爭與冒險
    16.4.1  競爭與冒險
    16.4.2  競爭與冒險的判斷
    16.4.3  冒險現象的消除

  習題16
第17章  觸發器
  17.1  RS觸發器
    17.1.1  觸發器概述
    17.1.2  由與非門組成的基本RS觸發器
    17.1.3  電平觸發的觸發器的同步RS觸發器
  17.2  脈衝觸發的主從觸發器
    17.2.1  主從RS觸發器
    17.2.2  主從JK觸發器
    17.2.3  脈衝觸發方式的動作特點
  17.3  邊沿觸發器
    17.3.1  維持阻塞邊沿D觸發器
    17.3.2  CMOS主從結構的邊沿觸發器
  17.4  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17.4.1  時鐘觸發器按邏輯功能的分類
    17.4.2  觸發器的電路結構和邏輯功能、觸發方式的關係
    17.4.3  觸發器的邏輯功能轉換
  習題17
第18章  時序邏輯電路
  18.1  概述
    18.1.1  時序邏輯電路的構成及結構特點
    18.1.2  時序電路的分類
  18.2  時序電路的功能描述
    18.2.1  狀態轉換表
    18.2.2  狀態轉換圖
    18.2.3  時序圖
  18.3  時序電路的分析
    18.3.1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18.3.2  非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18.4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18.5  非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18.6  計數器
    18.6.1  二進位計數器
    18.6.2  十進位計數器
    18.6.3  用集成計數器構成任意計數器
  習題18
第19章  脈衝電路
  19.1  描述脈衝的主要參數
  19.2  555定時器
    19.2.1  555定時器的電路結構
    19.2.2  555定時器各引腳的名稱和功能
    19.2.3  555定時器的工作原理
  19.3  用555定時器接成的施密特觸發器
    19.3.1  施密特觸發器電路的組成
    19.3.2  施密特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19.3.3  施密特觸發器的主要參數
    19.3.4  施密特觸發器的應用
  19.4  用555定時器接成的多諧振蕩器
    19.4.1  多諧振蕩器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9.4.2  多諧振蕩器振蕩頻率的估算

    19.4.3  占空比可調的多諧振蕩器
  19.5  用555定時器接成的單穩態觸發器
    19.5.1  單穩態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19.5.2  單穩態觸發器主要參估算
  習題19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