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能時代下的電子信息技術基礎要論(精)

  • 作者:王軍|責編:張展//雷蕾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59948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96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思維方式決定科學成就。本書運用智能時代知識挖掘的大數據思維理念,通過系統地提煉和剖析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四大技術基礎(半導體器件發明、半導體電路優化設計、電信號建模與電信號處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論與技術內涵以及知識內容要點之間潛在的關聯性,揭示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引發技術質變的拐點知識如何從最初的理論概念最終演化成為能夠有效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實用技術的發展脈絡,探討如何重塑個人科研思維模式,構想未來科技社會的圖景,期望為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方法論參考。
    本書適合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等研究領域的高校學生、教師和科研人員,以及專門從事半導體器件與電路研發、電子信息系統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王軍|責編:張展//雷蕾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半導體器件的發明
  2.1  設計模型—創新的源頭
    2.1.1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的理解
    2.1.2  設計模型的確定
  2.2  PN結—創新的基礎
    2.2.1  學術意義
    2.2.2  工程價值
  2.3  雙極結型晶體管—創新的成果
    2.3.1  設計原理
    2.3.2  三種組態的排序
    2.3.3  BJT的本征等效電路模型
  2.4  MOSFET—理想化的實現
    2.4.1  設計原理
    2.4.2  理想化的體現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半導體電路的優化設計
  3.1  基本放大電路的局限性
    3.1.1  原理電路
    3.1.2  實用的原理電路
  3.2  面向實用性的電路結構優化
    3.2.1  共發射極分立放大電路的結構
    3.2.2  共發射極集成放大電路的結構
  3.3  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量變到質變
    3.3.1  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的設計
    3.3.2  集成運放線性電路的設計
  3.4  信號處理電路
    3.4.1  典型的濾波電路
    3.4.2  LC選頻與匹配網路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電信號建模
  4.1  基於帕塞瓦爾定理的建模
    4.1.1  工程意義
    4.1.2  實用局限性
  4.2  隨機過程概念的剖析
    4.2.1  理論意義與技術內涵
    4.2.2  電信號的一、二維數字特徵
  4.3  平穩隨機過程建模
    4.3.1  寬平穩性的理解
    4.3.2  寬平穩過程的自相關函數
    4.3.3  各態歷經性的工程意義
  4.4  基於維納-辛欽定理的建模
    4.4.1  自功率譜密度函數的理論意義與技術內涵
    4.4.2  時間序列模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電信號處理
  5.1  信號處理概念的剖析
  5.2  貝葉斯準則的提出
    5.2.1  二元統計信號檢測模型的理論意義
    5.2.2  平均代價指標的技術內涵

    5.2.3  典型案例的工程意義
  5.3  貝葉斯準則的實用化
    5.3.1  派生準則的工程價值
    5.3.2  典型案例剖析
  5.4  貝葉斯準則的拓展應用
    5.4.1  一般高斯信號統計檢測的內涵
    5.4.2  統計信號波形檢測的實現
    5.4.3  統計信號參量估計的實現
    5.4.4  統計信號波形估計的實現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總結
  6.2  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