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21世紀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自動化系列

  • 作者:編者:姜萍//王霞//孟麗//田靜|責編:鞏佳佳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39060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講解了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方法。首先,介紹了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結構、分類、特點及性能指標,通過機理法和測試法兩種方法討論了工業過程的動態特性和建模方法,給出了常用控制規律及實現方法;然後,重點介紹了簡單控制系統及複雜控制系統(串級、前饋、Smith預估、比值、解耦、選擇、均勻和分程等)的結構和方案設計;最後,以火力發電廠控制系統為代表性應用實例,介紹了如何根據特定工程需求進行控制系統設計和調試,並給出某過程式控制制實驗裝置的PLC開發過程。書後附錄給出了工業過程中常用的兩種圖例標準,有助於學生進一步完成從課本到工程實踐的過渡。
    本書可作為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適合高等學校自動化及相關專業(含化工、電氣、機械、能源工程及自動化等)學生學習,也適合相關領域的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姜萍//王霞//孟麗//田靜|責編:鞏佳佳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1.1.1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含義
    1.1.2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結構
    1.1.3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分類
    1.1.4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特點
  1.2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性能指標
    1.2.1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運動過程
    1.2.2  單項性能指標
    1.2.3  綜合性能指標
  1.3  過程式控制制的任務和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設計步驟
    1.3.1  過程式控制制的任務
    1.3.2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設計步驟
  1.4  過程式控制制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
    1.4.1  過程式控制制的發展歷程
    1.4.2  過程式控制制的發展趨勢
第2章  工業過程數學模型的建立
  2.1  基礎知識
    2.1.1  工業過程數學模型的概念
    2.1.2  為工業過程建立數學模型的作用
    2.1.3  為被控過程建模的方法
  2.2  機理法建模
    2.2.1  建模原理
    2.2.2  單容過程建模
    2.2.3  多容過程建模
    2.2.4  容積滯后與純滯后
    2.2.5  具有反向特性的過程
    2.2.6  典型工業過程的動態特性
    2.2.7  過程特性模擬分析
  2.3  測試法建模
    2.3.1  階躍響應曲線法建模
    2.3.2  頻域法建模
第3章  控制規律
  3.1  控制規律簡介
  3.2  雙位控制
    3.2.1  雙位控制規律
    3.2.2  雙位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分析
    3.2.3  雙位控制的特點及應用
  3.3  PID控制
    3.3.1  比例(P)控制
    3.3.2  積分(I)控制與比例積分(PI)控制
    3.3.3  微分(D)控制與比例微分(PD)控制
    3.3.4  PID控制
  3.4  數字PID控制演算法
    3.4.1  位置式PID控制演算法
    3.4.2  增量式PID控制演算法
    3.4.3  速度式PID控制演算法
    3.4.4  離散PID控制器的特點
    3.4.5  採樣周期T,的選擇
  3.5  PID控制的幾種改進形式

    3.5.1  對積分控制的改進
    3.5.2  對微分作用的改進
    3.5.3  設定值濾波
    3.5.4  帶不靈敏區的PID控制
    3.5.5  間歇式PID控制
第4章  簡單控制系統
  4.1  簡單控制系統的組成
  4.2  被控量與控制量的選擇
    4.2.1  被控量的選擇
    4.2.2  控制量的選擇
  4.3  檢測儀錶及其選擇
    4.3.1  檢測儀錶的基本技術指標
    4.3.2  常用檢測儀錶
    4.3.3  感測器和變送器的選擇
  4.4  執行器及其選擇
    4.4.1  概述
    4.4.2  調節閥的氣開、氣關形式
    4.4.3  調節閥的流通能力
    4.4.4  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4.4.5  調節閥的選型
    4.4.6  電/氣轉換器與閥門定位器
  4.5  控制器的選擇
    4.5.1  控制規律的選擇
    4.5.2  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選擇
    4.5.3  簡單控制系統參數的工程整定法
  4.6  簡單控制系統設計實例
第5章  複雜控制系統
  5.1  串級控制系統
    5.1.1  串級控制系統的由來、結構和工作過程
    5.1.2  串級控制系統的理論分析及特點
    5.1.3  串級控制系統的設計及參數整定
  5.2  前饋控制系統
    5.2.1  前饋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
    5.2.2  前饋控制系統的常用結構
    5.2.3  前饋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
  5.3  大滯後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5.3.1  大滯後過程
    5.3.2  採樣控制
    5.3.3  Smith預估補償控制
    5.3.4  Smith預估補償控制律的實現方法
    5.3.5  Smith預估補償控制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
  5.4  解耦控制系統
    5.4.1  被控過程的耦合問題
    5.4.2  解耦控制方法
  5.5  比值控制系統
    5.5.1  比值控制系統及常用類型
    5.5.2  比例係數的計算
    5.5.3  比值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
  5.6  選擇性控制系統
    5.6.1  選擇性控制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5.6.2  選擇性控制系統的類型
    5.6.3  選擇性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
  5.7  均勻控制系統
    5.7.1  均勻控制方案的提出及特點
    5.7.2  常用的均勻控制設計方案
    5.7.3  均勻控制系統的設計要點
  5.8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
    5.8.1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基本概念
    5.8.2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中調節閥的動作特性
    5.8.3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工程應用
    5.8.4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的設計及實施
第6章  火力發電廠典型控制系統
  6.1  火力發電廠單元機組的自動控制
    6.1.1  概述
    6.1.2  鍋爐汽包水位控制系統
    6.1.3  鍋爐蒸汽溫度控制系統
    6.1.4  單元機組負荷控制系統
    6.1.5  鍋爐燃燒控制系統
  6.2  火力發電廠單元機組控制系統案例
    6.2.1  給水控制實例
    6.2.2  主蒸汽溫度控制實例
    6.2.3  機組負荷控制實例
    6.2.4  燃燒控制實例
第7章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設計實訓
  7.1  明確實訓目的及任務
  7.2  了解實訓平台構成
    7.2.1  三容四參數實驗裝置
    7.2.2  自動化集成裝置的架構
  7.3  雙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7.3.1  系統組態
    7.3.2  控制組態
    7.3.3  畫面組態
附錄
  附錄A  管道及儀錶流程圖
    A.1  文字元號
    A.2  常用圖形符號
    A.3  管道及儀錶流程圖示例
  附錄B  控制系統SAMA圖
    B.1  SAMA圖的圖例外形分類
    B.2  常用SAMA圖的圖例符號
    B.3  SAMA圖繪製實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