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區塊鏈(構建信任和價值的新型基礎設施)

  • 作者:編者:馬超//羅松//楊璧竹//魏翼飛|責編:曾珊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31071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33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為構建信任和價值的新型基礎設施,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區塊鏈的技術領域主要包括區塊鏈的體系結構、安全與隱私保護、共識協議、智能合約、性能優化與跨鏈互操作等。
    本書首先梳理了區塊鏈的發展歷史與現狀,詳細闡述了區塊鏈的分類、結構以及運行機制。之後對區塊鏈涉及的相關技術(如密碼學、共識演算法、智能合約等)進行了分析;密碼學方面主要分析了哈希演算法、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與國密演算法等,共識演算法方面分析了多種經典演算法(如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委託權益證明)以及Paxos與Raft演算法等,還列舉了一些近幾年國內外研究的新型共識演算法。此外,本書介紹了現有的區塊鏈平台,如國外的以太坊、超級賬本等,以及國內的「星火·鏈網」平台,分析了目前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列舉了基於區塊鏈基礎設施的一些應用、區塊鏈如何賦能傳統行業以及基於區塊鏈的新型應用案例。全書最後介紹了區塊鏈發展的未來——Web 3.0與元宇宙,闡述了相關概念、發展歷史以及兩者的關係。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學習區塊鏈技術的參考書,還可供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馬超//羅松//楊璧竹//魏翼飛|責編:曾珊

目錄
第1章  區塊鏈簡介
  1.1  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1.1.1  區塊鏈1.0
    1.1.2  區塊鏈2.0
    1.1.3  區塊鏈3.0
  1.2  區塊鏈的類型
    1.2.1  公有鏈
    1.2.2  私有鏈
    1.2.3  聯盟鏈
  1.3  區塊鏈體系結構
    1.3.1  區塊結構
    1.3.2  區塊鏈分層體系結構
  1.4  區塊鏈運行機制
    1.4.1  比特幣運行機制
    1.4.2  以太坊運行機制
    1.4.3  Fabric運行機制
  本章小結
第2章  區塊鏈相關密碼學概述
  2.1  哈希演算法
    2.1.1  哈希函數
    2.1.2  哈希演算法的應用
  2.2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2.2.1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2.2.2  非對稱加密在區塊鏈中的應用
  2.3  同態加密與零知識證明
    2.3.1  區塊鏈隱私保護需求
    2.3.2  同態加密原理
    2.3.3  零知識證明原理
  2.4  國密演算法
    2.4.1  國密演算法發展背景
    2.4.2  國密演算法分類
    2.4.3  國密演算法在區塊鏈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3章  區塊鏈共識技術
  3.1  一致性與共識機制
  3.2  拜占庭將軍問題
  3.3  共識演算法
    3.3.1  工作量證明
    3.3.2  權益證明
    3.3.3  委託權益證明
    3.3.4  Paxos與Raft演算法
  3.4  其他新型共識演算法
    3.4.1  其他競爭類共識演算法
    3.4.2  其他選舉類共識演算法
    3.4.3  基於DAG共識演算法
  本章小結
第4章  智能合約
  4.1  智能合約發展歷史
  4.2  智能合約運行機制
    4.2.1  智能合約的構建

    4.2.2  智能合約的部署
    4.2.3  智能合約的運行
  4.3  智能合約應用案例
    4.3.1  智能合約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4.3.2  智能合約在金融中的應用
    4.3.3  智能合約在醫療中的應用
  4.4  智能合約應用中面臨的挑戰
    4.4.1  安全問題
    4.4.2  性能問題
    4.4.3  法律問題
  本章小結
第5章  區塊鏈平台
  5.1  區塊鏈平台的特點與性能指標
  5.2  公有鏈平台
    5.2.1  以太坊簡介
    5.2.2  EOS簡介
  5.3  聯盟鏈平台——超級賬本
    5.3.1  Hyperledger
    5.3.2  Hyperledger Fabric
  5.4  國內區塊鏈平台——「星火·鏈網」
    5.4.1  「星火·鏈網」概述
    5.4.2  「星火·鏈網」體系架構
    5.4.3  超級節點與骨幹節點
    5.4.4  「星火·鏈網」建設進展與成效
  本章小結
第6章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
  6.1  區塊鏈基礎設施概述
    6.1.1  區塊鏈基礎設施屬性
    6.1.2  區塊鏈基礎設施特點
    6.1.3  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信任管理
  6.2  區塊鏈基礎設施組成要素
    6.2.1  垂直維度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要素
    6.2.2  水平維度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要素
  6.3  區塊鏈基礎設施中的跨鏈技術
    6.3.1  公證人機制
    6.3.2  側鏈/中繼鏈
    6.3.3  哈希時間鎖定
  6.4  區塊鏈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
    6.4.1  建設挑戰
    6.4.2  技術挑戰
    6.4.3  應用挑戰
    6.4.4  監管挑戰
  本章小結
第7章  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趨勢
  7.1  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7.1.1  國外建設
    7.1.2  國內建設
  7.2  區塊鏈賦能傳統行業
    7.2.1  金融
    7.2.2  醫療

    7.2.3  能源
    7.2.4  農業
    7.2.5  物流
    7.2.6  政務
  7.3  區塊鏈創新應用案例
    7.3.1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7.3.2  去中心化應用
  本章小結
第8章  區塊鏈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8.1  擴容問題
    8.1.1  區塊鏈系統中的性能問題
    8.1.2  鏈上擴容方案
    8.1.3  鏈下擴容方案
  8.2  匿名性與隱私性
    8.2.1  區塊鏈系統中的隱私問題
    8.2.2  環簽名
    8.2.3  屬性加密
    8.2.4  安全多方計算
  8.3  安全問題
    8.3.1  51%攻擊
    8.3.2  日食攻擊
    8.3.3  DDoS攻擊
  8.4  法律監管問題
    8.4.1  區塊鏈技術標準與規範
    8.4.2  區塊鏈相關政策
  本章小結
第9章  區塊鏈的未來——Web 3.0與元宇宙
  9.1  Web 3.0
    9.1.1  Web 3.0的演進
    9.1.2  Web 3.0與區塊鏈
  9.2  Web 3.0基礎設施
    9.2.1  去中心化身份
    9.2.2  分散式存儲
    9.2.3  隱私計算
  9.3  Web 3.0的價值流通
    9.3.1  NFT:Web 3.0用戶價值的重要載體
    9.3.2  DeFi:幫助Web 3.0價值流通的金融系統
  9.4  元宇宙
    9.4.1  元宇宙的概念
    9.4.2  元宇宙發展階段
    9.4.3  Web 3.0與元宇宙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