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資訊理論與編碼(第3版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核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傅祖芸|責編:韓同平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51874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2
人民幣:RMB 6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地論述資訊理論與糾錯編碼的基本理論。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信息的定義和度量,離散信源和連續信源的信息熵,通道和通道容量,平均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數,三個香農資訊理論的基本定理,若干種常見實用的無失真信源壓縮編碼的方法,以及通道糾錯編碼的基本內容和分析方法。
    本書深入淺出、概念清晰、系統性和可讀性強,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科研院所從事信息科學理論、技術、方法研究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傅祖芸|責編:韓同平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信息的概念
  1.2  資訊理論研究的對象、目的和內容
  *1.3  資訊理論發展簡史與信息科學
第2章  離散信源及其信息測度
  2.1  信源的數學模型及分類
  2.2  離散信源的信息熵
    2.2.1  自信息
    2.2.2  信息熵
  2.3  信息熵的基本性質
  2.4  離散無記憶的擴展信源
  2.5  離散平穩信源
    2.5.1  離散平穩信源的數學定義
    2.5.2  離散二維平穩信源及其信息熵
    2.5.3  離散平穩信源的極限熵
  2.6  馬爾可夫信源
    2.6.1  馬爾可夫信源的定義和馬爾可夫信源的信息熵
    2.6.2  m階馬爾可夫信源的定義及其信息熵
  2.7  信源冗余度與自然語言的熵
  小結
  習題
第3章  離散通道及其通道容量
  3.1  通道的數學模型及分類
    3.1.1  通道的分類
    3.1.2  離散通道的數學模型
    3.1.3  單符號離散通道的數學模型
  3.2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條件互信息
    3.2.1  通道疑義度
    3.2.2  平均互信息
    3.2.3  平均條件互信息
  3.3  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3.4  通道容量及其一般計算方法
    3.4.1  離散無噪通道的通道容量
    3.4.2  對稱離散通道的通道容量
    3.4.3  准對稱通道的通道容量
    3.4.4  一般離散通道的通道容量
  3.5  離散無記憶擴展通道及其通道容量
  3.6  獨立並聯通道及其通道容量
  3.7  串聯通道的互信息和數據處理定理
  3.8  信源與通道的匹配
  小結
  習題
第4章  波形信源和波形通道
  4.1  連續信源和波形信源的信息測度
    4.1.1  連續信源的差熵
    4.1.2  連續平穩信源和波形信源的差熵
    4.1.3  兩種特殊連續信源的差熵
  4.2  連續信源熵的性質及最大差熵定理
    4.2.1  差熵的性質
    4.2.2  具有最大差熵的連續信源

  4.3  熵功率
  4.4  連續通道和波形通道的信息傳輸率
    4.4.1  連續通道和波形通道的分類
    4.4.2  連續通道和波形通道的信息傳輸率
    4.4.3  連續通道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4.5  高斯加性波形通道的通道容量
    4.5.1  單符號高斯加性通道
    4.5.2  限帶高斯白雜訊加性波形通道
    4.5.3  香農公式的重要實際指導意義
  小結
  習題
第5章  無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5.1  編碼器
  5.2  等長碼
  *5.3  漸近等分割性和ε典型序列
  5.4  等長信源編碼定理
  5.5  變長碼
    5.5.1  唯一可譯變長碼與即時碼
    5.5.2  即時碼的樹圖構造法
    5.5.3  克拉夫特(Kraft)不等式
    5.5.4  唯一可譯變長碼的判斷法
  5.6  變長信源編碼定理
  小結
  習題
第6章  有噪通道編碼定理
  6.1  錯誤概率和解碼規則
  6.2  錯誤概率與編碼方法
  6.3  有噪通道編碼定理
  6.4  聯合信源通道編碼定理
  小結
  習題
第7章  保真度準則下的信源編碼
  7.1  失真度和平均失真度
    7.1.1  失真度
    7.1.2  平均失真度
    7.1.3  保真度準則
  7.2  信息率失真函數及其性質
    7.2.1  信息率失真函數
    7.2.2  信息率失真函數的性質
  *7.3  信息率失真函數的參量表述及其計算
  7.4  二元對稱信源和離散對稱信源的R(D)函數
    7.4.1  二元對稱信源的R(D)函數
    7.4.2  離散對稱信源的R(D)函數
  7.5  連續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數
    7.5.1  連續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數
    7.5.2  高斯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數
  7.6  保真度準則下的信源編碼定理
  7.7  聯合有失真信源通道編碼定理
  7.8  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的實用意義
  小結

  習題
第8章  無失真的信源編碼
  8.1  霍夫曼(Huffman)碼
    8.1.1  二元霍夫曼碼
    8.1.2  r元霍夫曼碼
    8.1.3  霍夫曼碼的最佳性
  8.2  費諾(Fano)碼
  8.3  香農—費諾—埃利斯碼
  8.4  游程編碼和MH編碼
    8.4.1  游程編碼
    8.4.2  MH編碼
  8.5  算術編碼
  8.6  字典碼
    8.6.1  LZ-77編碼演算法
    8.6.2  LZ-78編碼演算法
    8.6.3  LZW編碼演算法
    8.6.4  LZ複雜度和LZ碼性能分析
  小結
  習題
第9章  通道的糾錯編碼
  9.1  差錯控制的基本形式
  9.2  糾錯編碼分類及基本概念
    9.2.1  糾錯編碼分類
    9.2.2  糾錯編碼的基本概念及其糾錯能力
  9.3  線性分組碼
    9.3.1  一致校驗矩陣和生成矩陣
    9.3.2  伴隨式及標準陣列解碼
    9.3.3  漢明碼
  9.4  循環碼
    9.4.1  循環碼結構及其多項式描述
    9.4.2  循環碼的生成多項式和生成矩陣
    9.4.3  循環碼的校驗多項式和伴隨式
    9.4.4  循環碼的編、解碼器
  9.5  卷積碼
    9.5.1  卷積碼的解析表示
    9.5.2  卷積碼的圖解表示
    9.5.3  卷積碼的維特比解碼
  小結
  習題
附錄A  凸函數和詹森不等式
附錄B  馬爾可夫鏈
  B.1  馬爾可夫鏈的定義
  B.2  轉移概率和轉移矩陣
  B.3  各態歷經定理
附錄C  熵函數的函數表
參考書目及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