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技術(第2版)

  • 作者:王聰//王海鵬//董雲龍//熊偉|責編:曲昕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51362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8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關於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技術的專著,是著者對國內外近30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和自身研究成果的總結。全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編隊目標航跡起始演算法、複雜環境下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部分可辨條件下的穩態編隊跟蹤演算法、部分可辨條件下的機動編隊跟蹤演算法、集中式多感測器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系統誤差下的編隊目標航跡關聯演算法、結論及展望。
    本書可供信息工程、C3I系統、雷達工程、電子對抗、紅外、聲吶、軍事指揮等專業的科技人員閱讀和參考,還可作為上述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同時可供激光、機器人、遙感、遙測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王聰//王海鵬//董雲龍//熊偉|責編:曲昕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航跡起始
    1.2.2  航跡維持
    1.2.3  機動跟蹤
    1.2.4  多源航跡融合
  1.3  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技術中有待解決的一些關鍵問題
    1.3.1  複雜環境下的編隊目標航跡起始技術
    1.3.2  複雜環境下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技術
    1.3.3  集中式多感測器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技術
    1.3.4  系統誤差下的編隊目標航跡關聯技術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及安排
第2章  編隊目標航跡起始演算法
  2.1  引言
  2.2  基於相對位置矢量的編隊目標灰色航跡起始演算法
    2.2.1  基於循環閾值模型的編隊預分割
    2.2.2  基於編隊中心點的預互聯
    2.2.3  基於相對位置矢量的灰色關聯模型
    2.2.4  編隊內目標航跡的確認
    2.2.5  編隊目標狀態矩陣的建立
    2.2.6  模擬比較與分析
    2.2.7  討論
  2.3  基於相位相關的部分可辨編隊航跡起始演算法
    2.3.1  問題描述
    2.3.2  基於編隊中心點的預互聯
    2.3.3  編隊成員數據空間描述
    2.3.4  編隊結構對準-旋轉角估計
    2.3.5  編隊結構對準-平移量估計
    2.3.6  改進的最近鄰精細關聯
    2.3.7  精細關聯演算法流程
    2.3.8  模擬比較與分析
  2.4  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灰色航跡起始演算法
    2.4.1  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航跡起始框架
    2.4.2  多感測器預互聯編隊內雜波的剔除
    2.4.3  多感測器編隊內量測合併模型
    2.4.4  航跡得分模型的建立
  2.5  基於運動狀態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航跡起始演算法
    2.5.1  同狀態航跡子編隊獲取模型
    2.5.2  多感測器同狀態編隊互聯模型
    2.5.3  編隊內航跡精確關聯合併模型
  2.6  模擬比較與分析
    2.6.1  模擬環境
    2.6.2  模擬結果與分析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複雜環境下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
  3.1  引言
  3.2  系統描述
  3.3  雲雨雜波剔除模型和帶狀干擾剔除模型
    3.3.1  雲雨雜波剔除模型

    3.3.2  帶狀干擾剔除模型
    3.3.3  驗證分析
  3.4  基於模板匹配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
    3.4.1  基於編隊整體的預互聯
    3.4.2  模板匹配模型的建立
    3.4.3  編隊內航跡的狀態更新
    3.4.4  討論
  3.5  基於形狀方位描述符的集中式多感測器編隊目標粒子濾波演算法
    3.5.1  編隊目標形狀矢量的建立
    3.5.2  相似度模型的建立
    3.5.3  冗余圖像的剔除
    3.5.4  基於粒子濾波的狀態更新
  3.6  模擬比較與分析
    3.6.1  模擬環境
    3.6.2  模擬結果與分析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部分可辨條件下的穩態編隊跟蹤演算法
  4.1  引言
  4.2  基於序貫航跡擬合的穩態編隊精細跟蹤演算法
    4.2.1  問題描述
    4.2.2  最小二乘法簡述及外推方法
    4.2.3  狀態更新與協方差更新
    4.2.4  加權係數的確定
    4.2.5  演算法流程框架
    4.2.6  時間複雜度分析
  4.3  基於ICP的穩態部分可辨編隊精細跟蹤演算法
    4.3.1  ICP的基本思想
    4.3.2  點航映射關聯
    4.3.3  旋轉與平移參數估計
    4.3.4  關聯演算法流程
    4.3.5  漏關聯量測填補
    4.3.6  基於多模型的濾波更新
  4.4  模擬比較與分析
    4.4.1  模擬環境
    4.4.2  模擬結果與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部分可辨條件下的機動編隊跟蹤演算法
  5.1  引言
  5.2  基於複數域拓撲描述的編隊分裂機動跟蹤演算法
    5.2.1  編隊分裂機動模式分析
    5.2.2  編隊分裂機動建模與主要步驟
    5.2.3  單目標離群的判決滑窗內航跡重建
    5.2.4  編隊整體分裂判決的滑窗內航跡重建
    5.2.5  模擬比較與分析
  5.3  基於拓撲模糊對準的編隊合併機動跟蹤演算法
    5.3.1  編隊合併機動模式分析
    5.3.2  編隊合併機動建模與主要步驟
    5.3.3  模糊因素集的建立
    5.3.4  權重的分配
    5.3.5  對準關聯準則

    5.3.6  多義性處理
    5.3.7  模擬比較與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集中式多感測器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
  6.1  引言
  6.2  典型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模型的建立
    6.2.1  編隊整體機動跟蹤模型的建立
    6.2.2  編隊分裂跟蹤模型的建立
    6.2.3  編隊合併跟蹤模型的建立
    6.2.4  編隊分散跟蹤模型的建立
  6.3  變結構JPDA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
    6.3.1  事件的定義
    6.3.2  編隊確認矩陣的建立
    6.3.3  編隊互聯矩陣的建立
    6.3.4  編隊確認矩陣的拆分
    6.3.5  概率的計算
    6.3.6  編隊內航跡的狀態更新
  6.4  擴展廣義S-D分配機動編隊目標跟蹤演算法
    6.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6.4.2  編隊量測的劃分
    6.4.3  S-D分配問題的構造
    6.4.4  廣義S-D分配問題的構造
    6.4.5  編隊內航跡的狀態更新
  6.5  模擬比較與分析
    6.5.1  模擬環境
    6.5.2  模擬結果
    6.5.3  模擬分析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系統誤差下的編隊目標航跡關聯演算法
  7.1  引言
  7.2  系統誤差下基於雙重模糊拓撲的編隊目標航跡關聯演算法
    7.2.1  基於循環閾值模型的編隊航跡識別
    7.2.2  第一重模糊拓撲關聯模型
    7.2.3  第二重模糊拓撲關聯模型
  7.3  系統誤差下基於誤差補償的編隊目標航跡關聯演算法
    7.3.1  編隊航跡狀態識別模型
    7.3.2  編隊航跡系統誤差估計模型
    7.3.3  誤差補償和編隊內航跡的精確關聯
    7.3.4  討論
  7.4  基於多源信息互補的編隊航跡關聯演算法
    7.4.1  部分可辨條件下的編隊航跡關聯問題分析
    7.4.2  時間對準
    7.4.3  航跡數據空間的描述
    7.4.4  基於Fourier變換的旋轉角及平移量估計
    7.4.5  編隊航跡關聯
    7.4.6  基於編隊整體運動模型的斷續航跡關聯
  7.5  模擬比較與分析
    7.5.1  模擬環境
    7.5.2  模擬結果與分析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及展望
  8.1  研究結論
  8.2  研究展望
附錄A  式(2-17)中閾值參數ε的推導
附錄B  式(7-19)的推導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