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字航圖(數字化轉型百問第2輯)(精)/數字化轉型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點亮智庫中信聯數字化轉型百問聯合工作組|責編:柴燕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47884
  • 出版日期:2023/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6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當今世界正處於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加速轉型的大變革時代,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新時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答題。本書創新性地以問答的形式,圍繞數字化轉型「為什麼」「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干」等方面,以100個轉型的共性問題為牽引,通過共創的方式形成集「問題+關鍵知識點+典型案例+解決方案」為一體的知識體系,服務於企業、服務機構、科研院所、行業組織、政府部門等,以形成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廣泛共識,促進形成轉型工作合力。
    本書由點及面,深入淺出,既可作為廣大讀者全面認知數字化轉型的知識讀本,也可作為社會各界系統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常備工具書。

作者介紹
編者:點亮智庫中信聯數字化轉型百問聯合工作組|責編:柴燕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總體認識——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內涵是什麼?
  Q1:數字化發展的概念主要經歷了哪些演變?
  Q2:數字化轉型是什麼?
  Q3:數字化轉型與工業4.0、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的關係是什麼?
  Q4:數字化轉型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的根本性變化是什麼?
  Q5:為什麼說數字化轉型是產業變革,而不僅是技術變革?
  Q6:數字化轉型驅動產業體系結構演變的趨勢是什麼?
  Q7: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關係是什麼?
  Q8: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什麼?與傳統的企業信息化有什麼區別?
  Q9:是什麼驅動了企業數字化轉型?
  Q10:數字化轉型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價值效益?
  Q11:我國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難點痛點是什麼?
  Q12: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主要誤區有哪些?如何避免?
  Q13:系統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與路徑是什麼?
  Q14:如何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需要把握的價值導向、能力主線、數據驅動三大系統性變革?
  Q15:數字化轉型的主要任務是什麼?需要轉什麼?
  Q16:數字化轉型的階段特徵是什麼?成功標誌是什麼?
  Q17: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處於什麼水平?
  Q18: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趨勢有哪些?
  Q19:能夠系統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落地舉措有哪些?
第二章  戰略布局——如何更好地制定並執行數字化轉型戰略?
  Q20:數字化轉型為何應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
  Q21: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麼?
  Q22: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否一定涉及商業模式的變革?
  Q23: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戰略怎麼轉?
  Q24:在戰略方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壓力來自哪些方面?動因是什麼?如何選擇相應的優先順序?
  Q25:數字化轉型是否應該「摸著石頭過河」?
  Q26: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與企業戰略規劃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合理互動?
  Q27: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應該怎麼做?
  Q28: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數字化轉型戰略?
  Q29:數字場景是什麼?不同行業在打造數字場景方面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Q30: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Q31: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的集團總部應該如何推進數字化轉型?
  Q32:大型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有哪些主要原則?
  Q33:數字化轉型實現業務與技術融合發展的方法是什麼?
第三章  能力建設——如何構建數字時代能力體系?
  Q34:數字能力是什麼?為什麼數字化轉型應以數字能力建設和應用為主線?
  Q35:數字能力賦能價值獲取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Q36:數字經濟時代企業需要構建哪些數字能力?
  Q37: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構建哪些基礎共性數字能力?企業應如何考慮基礎共性數字能力構建的優先順序?
  Q38:如何才能建好用好數字能力?
  Q39:如何識別和策劃數字能力?如何實現其與企業業務和目標的精準匹配?
  Q40:在建設數字能力時,如何進一步分解形成可執行的任務?
  Q41:不同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數字能力建設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Q42:在數字能力建設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實現PDCA循環,迭代、動態地打造數字能力?
  Q43:在數字能力建設過程中,數據、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該如何保障與協同?
  Q44:在數字能力建設過程中,如何在數字化治理體系、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各方面開展適應性調整?
  Q45:在數字能力建設過程中,信息技術部門、業務部門、戰略部門如何協作,各自的職責是什麼?
  Q46:數字能力的發展水平分為哪些等級?如何評估?

第四章  技術應用——如何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
  Q47:在數字化轉型中,技術怎麼轉?
  Q48:如何理解、建設「中台」?
  Q49:企業上雲上平台的階段性重點分別是什麼?
  Q50:什麼是數字孿生?在工業領域有哪些典型應用場景和關鍵點?
  Q51:5G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及關鍵點有哪些?
  Q52:區塊鏈創新應用的典型場景及技術發展重點是什麼?
  Q53:物聯網技術有哪些特徵,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有哪些應用價值?
  Q54:北斗如何助力數字化轉型?
  Q55:在「雙碳」目標的牽引下,能源行業的數字場景及技術應用的重點是什麼?
第五章  管理變革——如何構建新型數字化治理體系?
  Q56: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管理怎麼轉?
  Q57:數字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如何構建?
  Q58:如何看待企業數字化轉型中「一把手」的作用?
  Q59: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同步推進管理變革?
  Q60:如何培養數字人才,以適應企業數字能力建設?
  Q61:如何構建複合型、創新型數字人才隊伍?
  Q62: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相關部門的工作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Q63: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
  Q64:在從事相同業務的所屬單位管理(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如何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
  Q65:如何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評級工作?
  Q66: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制定標準?需要注意些什麼?
  Q67:數字化轉型一定要長期推進才能見效嗎?
  Q68:是否應等萬事俱備才開展數字化轉型?
  Q69:如何評價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效益?
第六章  業務轉型——如何加快數字時代的業務模式創新?
  Q70: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業務怎麼轉?
  Q71:大型企業如何平衡數字化轉型培育的新業務與傳統主營業務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
  Q72:生產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有哪些?關鍵因素是什麼?
  Q73:如何選擇生產端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切入點?基於切入點的轉型目標如何確定?
  Q74:如何確保生產過程中與產業鏈上下游的數字化協同?
  Q75:什麼是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Q76:數字化的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有哪些核心內容?
  Q77:企業的智慧採購包含哪些場景?國企的招標數字化有哪些創新應用?
  Q78:如何提升各業務條線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水平?在管理生產要素的各業務條線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能否開展生產端數字化轉型工作?
  Q79:生產管理者應如何綜合考慮供應鏈、進度要求、生產設備狀態及物流運輸等因素,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生產過程,實現生產製程排程的平衡性和協同性?
  Q80:石油石化行業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業務提質降本增效?
  Q81:電力運營企業應從哪些方面入手開展數字化轉型,以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
第七章  數據要素——如何有效激發數據創新驅動的潛能?
  Q82:為什麼說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是數據?
  Q83:數據要素在數字化轉型中主要發揮哪些方面的作用?
  Q84: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數字化轉型戰略全局?
  Q85:什麼是數據戰略?所有企業都要制定數據戰略嗎?
  Q86:數據中台、數據平台、數據湖三者之間的關係和區別是什麼?
  Q87: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數據管理?
  Q88:如何搭建企業數據治理的組織體系?
  Q89:如何有效推動數據要素流動共享和資產化運營?
  Q90:如何建設數據資產管理體系?
  Q91:如何界定數據知識產權?
  Q92:如何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數據體系,為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產品質量追溯提供數據支撐?

第八章  安全可靠——如何提升數字化轉型的安全保障水平?
  Q93:數字化轉型安全體系建設的關鍵點有哪些?
  Q94: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如何做好數據安全建設?
  Q95: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如何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
  Q96: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如何設計數據安全保護體系?
  Q97: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做好聯網設備的安全防護?
  Q98: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建立工業信息安全防護體系?
  Q99: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網路安全防護要求與關保、等保的關係是什麼?
  Q100: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建立安全可靠工作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