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部分 預備知識
第1章 十六進位計數法
1.1 二進位計數法回顧
1.1.1 關於二進位計數法
1.1.2 二進位到十進位的轉換
1.1.3 十進位到二進位的轉換
1.2 十六進位計數法
1.2.1 十六進位計數法的原理
1.2.2 十六進位到十進位的轉換
1.2.3 十進位到十六進位的轉換
1.2.4 為什麼需要十六進位
1.3 使用Windows計算器方便你的學習過程
本章習題
第2章 電腦和彙編語言
2.1 用電錶示數字
2.2 二進位加法機
2.3 具有記憶功能的器件——寄存器
2.4 帶寄存器的加法機
2.5 能做四則運算的機器
2.6 機器指令
2.7 內存
2.8 自動計算
2.9 處理器
2.10 彙編語言的誕生
本章習題
第3章 分段機制和邏輯地址
3.1 寄存器和字長
3.2 內存訪問和位元組序
3.3 古老的INTEL 8086處理器
3.3.1 8086的通用寄存器
3.3.2 程序的重定位難題
3.3.3 邏輯地址
3.3.4 8086的內存分段機制
本章習題
第4章 彙編語言和彙編軟體
4.1 彙編語言程序
4.2 NASM編譯器
4.2.1 NASM的下載和安裝
4.2.2 代碼的書寫和編譯過程
4.2.3 用HexView觀察編譯后的機器代碼
4.3 配書文件包的下載和使用
本章習題
第2部分 實模式
第5章 虛擬機的安裝和使用
5.1 電腦的啟動過程
5.1.1 如何將編譯好的程序提交給處理器
5.1.2 電腦的加電和複位
5.1.3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5.1.4 硬碟及其工作原理
5.1.5 一切從主引導扇區開始
5.2 創建和使用虛擬機
5.2.1 別害怕,虛擬機是軟體
5.2.2 下載和安裝Oracle VM VirtualBox
5.2.3 虛擬硬碟簡介
5.2.4 練習使用FixVhdWr工具向虛擬硬碟寫數據
第6章 編寫主引導扇區代碼
6.1 本章代碼清單
6.2 歡迎來到主引導扇區
6.3 註釋
6.4 在屏幕上顯示文字
6.4.1 顯卡和顯存
5.4.2 初始化段寄存器
6.4.3 顯存的訪問和ASCII代碼
6.4.4 顯示字元
6.4.5 mov指令的格式
6.5 顯示標號的彙編地址
6.5.1 標號
……
第7章 相同的功能,不同的代碼
第8章 比高斯更快的計算
第9章 硬碟和顯卡的訪問與控制
第3部分 保護模式
第10章 中斷和動態時鐘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