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基於共性技術擴散與吸收的創新網路同步的建模與模擬研究

  • 作者:盛永祥//畢克//吳潔//陳敏艷|責編:柳艷
  • 出版社:江蘇大學
  • ISBN:9787568412391
  • 出版日期:2019/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4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運用相關理論對創新網路結點與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關係進行分析,找出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特點,在SIR模型、煙霧過濾模型和閾值計算的數學模型的基礎上構建共性技術擴散模型和共性技術吸收模型,從而得出影響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主要因素,並進一步分析創新網路結點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基於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創新網路同步模型。

作者介紹
盛永祥//畢克//吳潔//陳敏艷|責編:柳艷

目錄
第1章  緒  論
  1.1  研究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共性技術的研究現狀
    1.2.2  共性技術擴散模型的研究現狀
    1.2.3  共性技術吸收模型的研究現狀
    1.2.4  創新網路的研究現狀
    1.2.5  網路同步的研究現狀
    1.2.6  社會網路聯結強度的研究現狀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實踐意義
第2章  預備知識
  2.1  共性技術的概念和特性
    2.1.1  共性技術的概念
    2.1.2  共性技術的特性
  2.2  共性技術擴散的概念、特徵及過程
    2.2.1  共性技術擴散的概念
    2.2.2  共性技術擴散的特徵
    2.2.3  共性技術擴散的過程
  2.3  共性技術吸收的概念、特徵及過程
    2.3.1  共性技術吸收的概念
    2.3.2  共性技術吸收的特徵
    2.3.3  共性技術吸收的過程
  2.4  模型的預備知識
    2.4.1  SIR模型
    2.4.2  煙霧過濾模型
    2.4.3  閾值計算的數學模型
第3章  創新網路節點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1  科研機構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1.1  科研機構科研能力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1.2  科研機構空間位置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2  企業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2.1  企業技術人員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2.2  企業技術勢能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3  中介機構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3.4  政府機構對共性技術擴散和吸收的作用分析
第4章  創新網路同步模型與創新網路節點的關係
  4.1  以企業需求為中心的創新網路
  4.2  共性技術擴散模型的構建
    4.2.1  共性技術擴散與創新網路同步的關係
    4.2.2  共性技術擴散SIR模型的原理分析
    4.2.3  共性技術擴散模型假設和建立
  4.3  共性技術擴散模型與創新網路節點的關係
  4.4  共性技術吸收模型的構建
    4.4.1  共性技術吸收與創新網路同步的關係
    4.4.2  共性技術吸收的煙霧過濾模型原理
    4.4.3  共性技術吸收模型的假設和建立
  4.5  共性技術吸收模型與創新網路節點的關係
第5章  共性技術合作中群體成員學習、關係網路及創新競爭

  5.1  不同水平類型共性技術合作群體交流學習均衡和社會福利分析
    5.1.1  交流學習模型的構建
    5.1.2  交流學習的均衡性質分析
    5.1.3  不同類型創新群體成員交流學習均衡的社會福利和市場失靈分析
    5.1.4  結果分析
  5.2  共性技術合作人員關係網路對創新的影響分析
    5.2.1  共性技術合作人員關係網路分析
    5.2.2  共性技術合作人員關係網路對創新影響的度量指標
    5.2.3  共性技術合作人員利用關係的創新過程描述及對創新影響程度分析
    5.2.4  研究人員利用關係對創新過程影響程度分析
    5.2.5  不同情況討論和結果分析
  5.3  基於資源、競爭和環境漲落的產學研創新研究
    5.3.1  資源限制下產學研創新人數的一維邏輯斯蒂增長模型
    5.3.2  資源重疊、動態均衡和二維競爭模型
    5.3.3  面臨新技術和新市場時的不同風險偏好的產業方創新
    5.3.4  創新競爭、風險偏好和共性技術合作創新的穩定性問題
第6章  共性技術R&D團隊溝通網路的變數選擇與模型建立
  6.1  社會網路分析的變數選擇
    6.1.1  社會中心網路角度
    6.1.2  自我中心網路角度
  6.2  溝通網路主要測量指標的分析與改進
    6.2.1  基於技術信息的咨詢網路
    6.2.2  基於社交的非正式溝通網路
    6.2.3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徵
    6.2.4  網路密度指標及其改進
  6.3  網路結構洞指標分析及其改進
    6.3.1  網路結構洞指標分析
    6.3.2  網路中心性指標及其改進
  6.4  共性技術R&D團隊溝通網路建模的方法與步驟
    6.4.1  溝通網路成員節點的確定
    6.4.2  溝通網路中成員關係及強度的確定
    6.4.3  溝通關係資料的收集和處理
    6.4.4  溝通網路模型的建立
第7章  實證研究
  7.1  數據來源及處理
    7.1.1  研究對象及其網路邊界
    7.1.2  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7.1.3  數據處理及溝通網路的建立
  7.2  整體網路分析
    7.2.1  整體網路密度
    7.2.2  整體網路中心勢
  7.3  個體網路分析
    7.3.1  點中心度分析
    7.3.2  結構洞分析
    7.3.3  中介中心度分析
    7.3.4  接近中心度分析
  7.4  凝聚子群分析
    7.4.1  溝通網路的派系分析
    7.4.2  溝通網路的K一叢分析
    7.4.3  溝通網路的N一宗派分析

    7.4.4  溝通網路的成分分析
  7.5  基於社交的非正式溝通網路分析
  7.6  提高共性技術R&D團隊溝通網路效率的策略
    7.6.1  搭建信息橋,避免結構洞
    7.6.2  充分利用非正式溝通網路的作用
    7.6.3  識別並控制關鍵節點
    7.6.4  適時調整組織機構
    7.6.5  聯結孤立點
    7.6.6  培養「靈活人物」
第8章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的案例研究
  8.1  江蘇省電子信息技術擴散和吸收的狀況分析
    8.1.1  江蘇省電子信息技術擴散和吸收的現狀
    8.1.2  江蘇省電子信息技術擴散和吸收的優勢
  8.2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的創新網路結構
    8.2.1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創新網路節點
    8.2.2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創新網路鏈接
  8.3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的創新網路結構
    8.3.1  江蘇省電子信息科研機構促進創新網路同步
    8.3.2  江蘇省電子信息企業促進創新網路同步
    8.3.3  江蘇省中介機構促進電子信息創新網路同步
    8.3.4  江蘇省政府機構促進電子信息創新網路同步
  8.4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創新網路的問題和發展對策
    8.4.1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創新網路存在的問題
    8.4.2  江蘇省電子信息行業創新網路的發展對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