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行為安全管理技術與應用(網路空間安全學科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趙宇輝//侯昀|責編:張民//戰曉雷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82571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2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全面介紹網路行為安全管理技術。全書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行為安全管理基礎知識、上網行為管理設備及其部署方式、用戶管理、行為安全管理技術和策略、流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日誌管理、分析和系統維護。
    本書適合作為高校網路空間安全、信息安全等相關專業本科生行為安全管理技術與應用課程教材,也可供網路空間安全研究人員作為參考讀物。

作者介紹
編者:趙宇輝//侯昀|責編:張民//戰曉雷

目錄
第1章  行為安全管理的基礎知識
  1.1  行為安全管理技術的產生背景
    1.1.1  安全事件頻頻發生
    1.1.2  工作效率低下
    1.1.3  敏感信息泄露
    1.1.4  帶寬資源浪費
    1.1.5  導致法律風險
  1.2  行為安全管理的定義
    1.2.1  行為安全管理產品的前世今生
    1.2.2  行為安全管理產品的歸類
  1.3  行為安全管理的意義與價值
    1.3.1  網路資源的科學管理
    1.3.2  內部威脅及業務風險的發現與防範
    1.3.3  法律風險的有效規避
  1.4  行為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1.4.1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1.4.2  《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
    1.4.3  《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
    1.4.4  公共場所無線上網安全管理要求
  1.5  行為安全管理的隱私保護問題
    1.5.1  隱私保護的管理實踐
    1.5.2  隱私保護的技術實踐
  1.6  行為安全管理的一般思路
    1.6.1  網路行為的要素
    1.6.2  行為安全管理的主體和客體
    1.6.3  行為安全管理「三部曲」
  1.7  小結
  1.8  實踐與思考
第2章  安裝部署行為安全管理產品
  2.1  行為安全管理產品和防火牆的差異
    2.1.1  功能定位的差異
    2.1.2  底層架構的差異
  2.2  國外主流行為安全管理產品
    2.2.1  ProxySG
    2.2.2  Zscaler
    2.2.3  Forcepoint
  2.3  行為安全管理設備
    2.3.1  設備面板
    2.3.2  登錄系統
    2.3.3  主要菜單介紹
    2.3.4  工具欄說明
    2.3.5  設備安全
  2.4  行為安全管理設備的部署
    2.4.1  網關模式
    2.4.2  網橋模式
    2.4.3  鏡像模式
    2.4.4  雙機模式
  2.5  小結
  2.6  實踐與思考
第3章  用戶管理

  3.1  用戶識別的技術原理
    3.1.1  用戶識別的目的
    3.1.2  用戶識別方法
    3.1.3  用戶在線狀態的維護
  3.2  用戶組的管理
    3.2.1  用戶組的分類
    3.2.2  LDAP簡介
    3.2.3  組映射
  3.3  組織結構的管理
    3.3.1  相關名詞解釋
    3.3.2  身份信息維護
    3.3.3  身份集合來源
    3.3.4  身份識別方法應用
  3.4  小結
  3.5  實踐與思考
第4章  行為安全管理
  4.1  應用識別技術
    4.1.1  為什麼要進行應用識別
    4.1.2  深度包檢測技術
    4.1.3  深度流檢測技術
    4.1.4  應用協議庫
  4.2  內容識別技術
    4.2.1  URL識別
    4.2.2  其他內容識別
  4.3  行為阻斷技術
    4.3.1  丟包阻斷
    4.3.2  連接重置阻斷
  4.4  旁路干擾技術
    4.4.1  行為安全管理設備的常見部署模式
    4.4.2  旁路干擾技術的基本原理
    4.4.3  旁路干擾技術的常用實踐
  4.5  策略控制邏輯
    4.5.1  管控策略構建
    4.5.2  策略順序匹配邏輯
    4.5.3  默認放行邏輯
  4.6  其他管控策略
    4.6.1  客戶端管理
    4.6.2  共享接入管理
    4.6.3  特權管理
    4.6.4  安全防護
  4.7  小結
  4.8  實踐與思考
第5章  流量管理策略
  5.1  QoS基礎知識
    5.1.1  端到端的QoS
    5.1.2  QoS的必要性
    5.1.3  QoS服務模型
    5.1.4  QoS工具集
    5.1.5  優先順序標記
  5.2  流量管制和流量整形技術

    5.2.1  漏桶與令牌桶演算法
    5.2.2  單速率(雙桶)三色標記演算法
    5.2.3  雙速率(雙桶)三色標記演算法
  5.3  流量管理方法
    5.3.1  基於通道的流量管理
    5.3.2  基於用戶的流量管理
    5.3.3  其他流量管理手段
  5.4  小結
  5.5  實踐與思考
第6章  行為安全分析
  6.1  本地日誌管理
    6.1.1  用戶行為日誌
    6.1.2  系統報警日誌
    6.1.3  系統操作日誌
  6.2  日誌中心管理
    6.2.1  日誌中心應用場景
    6.2.2  日誌中心結構
    6.2.3  日誌中心配置
  6.3  基於大數據技術的行為日誌分析
    6.3.1  大數據概述
    6.3.2  大數據價值
    6.3.3  傳統日誌管理及分析
    6.3.4  使用大數據架構存儲行為日誌
    6.3.5  用戶畫像
  6.4  小結
  6.5  實踐與思考
第7章  行為安全管理設備系統維護
  7.1  系統配置
    7.1.1  服務授權
    7.1.2  日期和時間配置
    7.1.3  界面配置
    7.1.4  許可權管理
    7.1.5  郵件伺服器
  7.2  集中管理
    7.2.1  應用場景
    7.2.2  工作原理
    7.2.3  核心概念
    7.2.4  集中管理結構
    7.2.5  配置集中管理
  7.3  系統維護
    7.3.1  配置備份
    7.3.2  系統恢復
    7.3.3  診斷工具
    7.3.4  網管工具
  7.4  小結
  7.5  實踐與思考
英文縮略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