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華為MPLS技術學習指南/ICT認證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王達|責編:李靜//王建軍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456489
  • 出版日期:2017/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0
人民幣:RMB 11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授權編寫並出版,是一本系統、深入介紹華為設備MPLS隧道技術的工具圖書。本書內容主要包括MPLS隧道基礎知識、靜態LSP、動態LDP LSP、MPLS TE和MPLS DS-TE隧道建立,以及MPLS QoS等方面,同時本書也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指定的ICT認證培訓教材。
    全書共9章,第1章介紹了MPLS技術的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術原理;第2章介紹了靜態LSP建立的配置與管理方法;第3?4章介紹了動態LDP LSP建立的相關技術原理,以及LDP LSP基本功能和各種擴展功能的配置與管理方法;第5?7章介紹了MPLS TE隧道相關技術原理及各項功能配置與管理方法;第8章介紹了華為S系列交換機中的MPLS QoS功能技術原理及配置與管理方法;第9章介紹了華為AR G3系列中的MPLS DS-TE隧道相關技術原理及配置與管理方法。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書中拓展介紹了許多相關的電腦網路通信原理分析,並且各章均有大量的典型配置案例,並對一些典型故障排除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另外,本書經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多位專家指導和審核,無論在專業性方面,還是在經驗性和實用性方面均有很好的保障,是相關人員自學或者教學華為設備MPLS配置與管理的必選教材。

作者介紹
編者:王達|責編:李靜//王建軍

目錄
第1章  MPLS基礎
  1.1  MPLS基礎
    1.1.1  MPLS的起源
    1.1.2  MPLS網路結構
    1.1.3  MPLS標籤
    1.1.4  MPLS體系結構
    1.1.5  LSP簡介
    1.1.6  MPLS的主要應用
  1.2  MPLS基本工作原理
    1.2.1  MPLS標籤動作
    1.2.2  MPLS報文轉發涉及的基本概念
    1.2.3  MPLS報文轉發流程
    1.2.4  MPLS對TTL的處理
  1.3  LSP連通性檢測
    1.3.1  MPLS Ping/MPLS Tracert簡介
    1.3.2  MPLS Ping工作原理
    1.3.3  MPLS Tracert工作原理
第2章  靜態LSP配置與管理
  2.1  靜態LSP配置與管理
    2.1.1  創建靜態LSP
    2.1.2  配置靜態BFD檢測靜態LSP
    2.1.3  檢測靜態LSP的連通性
    2.1.4  靜態LSP及BFD檢測維護與管理
    2.1.5  AR路由器靜態LSP配置示例
    2.1.6  S交換機靜態LSP配置示例
    2.1.7  靜態BFD檢測靜態LSP配置示例
  2.2  靜態LSP建立不成功故障排除
第3章  MPLS LDP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
  3.1  LDP基礎及工作原理
    3.1.1  LDP基本概念
    3.1.2  LDP會話消息和兩個階段
    3.1.3  LDP會話的建立流程
    3.1.4  LDP的標籤發布和管理
    3.1.5  LDP LSP的建立過程
  3.2  LDP必選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
    3.2.1  配置LDP必選基本功能
    3.2.2  LDP維護和管理命令
    3.2.3  LDP本地會話配置示例
    3.2.4  遠端LDP會話配置示例
  3.3  配置LDP可選基本功能
    3.3.1  配置LDP傳輸地址和PHP特性
    3.3.2  配置LDP會話的定時器
    3.3.3  配置標籤發布和分配控制方式
    3.3.4  配置LDP自動觸發DoD請求功能
    3.3.5  LDP自動觸發DoD請求功能配置示例
    3.3.6  配置LDP標籤策略
    3.3.7  LDP Inbound策略配置示例
    3.3.8  LDP Outbound策略配置示例
    3.3.9  配置LDP LSP建立的觸發策略
    3.3.10  LSP建立的lsp-trigger觸發策略配置示例

    3.3.11  Transit LSP建立的觸發策略配置示例
    3.3.12  其他LDP可選基本功能配置
    3.3.13  禁止向遠端對等體分配標籤配置示例
  3.4  LDP LSP建立典型故障排除
第4章  MPLS LDP擴展功能配置與管理
  4.1  配置LDP跨域擴展
  4.2  LDP LSP的BFD檢測
    4.2.1  BFD for LDP LSP
    4.2.2  配置靜態BFD檢測LDP LSP
    4.2.3  配置動態BFD檢測LDP LSP
    4.2.4  BFD檢測LDP LSP維護和管理命令
    4.2.5  靜態BFD檢測LDP LSP配置示例
    4.2.6  動態BFD檢測LDP LSP配置示例
  4.3  LDP與路由聯動配置與管理
    4.3.1  配置LDP與靜態路由聯動
    4.3.2  LDP和靜態路由聯動配置示例
    4.3.3  配置LDP與IGP聯動
    4.3.4  LDP與IGP聯動管理命令
    4.3.5  LDP與OSPF聯動配置示例
  4.4  LDP FRR配置與管理
    4.4.1  LDP FRR的兩種實現方式
    4.4.2  LDP FRR的實現原理
    4.4.3  配置LDP FRR
    4.4.4  Manual LDP FRR配置示例
    4.4.5  LDP Auto FRR配置示例
  4.5  LDP GR配置與管理
    4.5.1  LDP GR工作原理
    4.5.2  配置LDP GR
    4.5.3  LDP GR配置示例
  4.6  LDP安全機制配置與管理
    4.6.1  LDP安全機制簡介
    4.6.2  配置LDP MD5認證
    4.6.3  配置LDP Keychain認證
    4.6.4  配置LDP GTSM
    4.6.5  LDP GTSM配置示例
第5章  MPLS TE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
  5.1  MPLS TE基礎
    5.1.1  MPLS TE簡介
    5.1.2  RSVP-TE簡介
    5.1.3  RSVP-TE消息類型
    5.1.4  RSVP-TE的對象類型
    5.1.5  RSVP-TE消息格式
    5.1.6  MPLTS TE隧道
    5.1.7  MPLS TE鏈路屬性
    5.1.8  MPLS TE隧道屬性
    5.1.9  MPLS TE框架
  5.2  MPLS TE信息發布原理
    5.2.1  MPLS TE信息內容
    5.2.2  OS
    5.2.3  IS-

    5.2.4  MPLS TE信息發布
  5.3  CR-LSP路徑計算
  5.4  CR-LSP路徑的建立與切換
    5.4.1  CR-LSP的路徑建立原理
    5.4.2  CR-LSP路徑切換的Make-Before-Break機制
  5.5  MPLS TE流量轉發
  5.6  靜態MPLS TE隧道配置與管理
    5.6.1  使能MP
    5.6.2  配置MPLS TE隧道介面
    5.6.3  配置鏈路的帶寬
    5.6.4  配置靜態CR-LSP
    5.6.5  靜態CR-LSP配置管理
    5.6.6  靜態MPLS TE隧道配置示例
  5.7  動態MPLS TE隧道配置與管理
    5.7.1  使能MPLS TE和RSVP-TE
    5.7.2  配置MPLS TE隧道介面
    5.7.3  配置TE信息發布
    5.7.4  配置MPLS TE隧道的約束條件
    5.7.5  配置MPLS TE路徑計算
    5.7.6  動態MPLS TE隧道配置管理
    5.7.7  動態MPLS TE隧道配置示例
  5.8  配置流量引入MPLS TE隧道
    5.8.1  自動路由配置與管理
    5.8.2  通過轉發捷徑將流量引入TE隧道的配置示例
    5.8.3  通過轉發鄰接將流量引入TE隧道的配置示例
  5.9  MPLS TE隧道維護
第6章  MPLS TE參數調整配置與管理
  6.1  調整RSVP-TE信令參數
    6.1.1  配置RSVP資源預留風格
    6.1.2  配置RSVP-TE預留確認
    6.1.3  配置RSVP的狀態定時器
    6.1.4  使能RSVP-TE摘要刷新功能
    6.1.5  配置RSVP的Hello擴展
    6.1.6  配置RSVP消息格式
    6.1.7  配置RSVP認證
    6.1.8  RSVP-TE參數調整管理
    6.1.9  RSVP認證配置示例
  6.2  調整CR-LSP的路徑選擇
    6.2.1  配置CSPF的仲裁方法
    6.2.2  配置選路使用的度量
    6.2.3  配置CR-LSP的跳數限制值
    6.2.4  配置路由鎖定
    6.2.5  配置管理組與親和屬性
    6.2.6  配置CR-LSP和Overload聯動功能
    6.2.7  配置失效鏈路定時器
    6.2.8  配置帶寬的泛洪閾值
    6.2.9  調整CR-LSP路徑選擇的配置管理
    6.2.10  MPLS TE隧道屬性配置示例
  6.3  調整MPLS TE隧道的建立
    6.3.1  配置環路檢測

    6.3.2  配置記錄路由和標籤
    6.3.3  配置CR-LSP重優化
    6.3.4  配置隧道重建
    6.3.5  配置RSVP信令延遲觸發功能和隧道優先順序
第7章  MPLS TE可靠性功能配置與管理
  7.1  CR-LSP備份配置與管理
    7.1.1  CR-LSP備份實現原理
    7.1.2  CR-LSP備份配置任務
    7.1.3  創建備份CR-LSP
    7.1.4  配置流量強制切換
    7.1.5  配置熱備份CR-LSP動態帶寬保護功能
    7.1.6  配置逃生路徑
    7.1.7  CR-LSP備份配置管理
    7.1.8  CR-LSP熱備份配置示例
  7.2  BFD for MPLS TE配置與管理
    7.2.1  BFD for MPLS TE簡介
    7.2.2  靜態BFD for CR-LSP配置與管理
    7.2.3  配置動態BFD for CR-LSP
    7.2.4  調整入節點BFD檢測參數
    7.2.5  BFD for CR-LSP配置管理
    7.2.6  靜態BFD for CR-LSP配置示例
    7.2.7  動態BFD for CR-LSP配置示例
第8章  MPLS QoS配置與管理
  8.1  MPLS QoS基礎
    8.1.1  MPLS DiffServ簡介
    8.1.2  Diffserv域
    8.1.3  MPLS DiffServ的工作模式
    8.1.4  MPLS QoS在VPN業務中的應用
  8.2  MPLS QoS配置與管理
    8.2.1  配置MPLS公網隧道標籤優先順序映射
    8.2.2  配置MPLS私網支持的DiffServ模式
    8.2.3  L3VPN MPLS QoS配置示例
第9章  MPLS DS-TE配置與管理
  9.1  DS-TE基礎及工作原理
    9.1.1  MPLS DS-TE的產生背景
    9.1.2  MPLS DS-TE基本概念
    9.1.3  LSP搶佔和TE-Class映射
    9.1.4  DS-TE中的帶寬類型
    9.1.5  DS-TE帶寬約束模型
    9.1.6  DS-TE差分服務方案
    9.1.7  DS-TE模式及切換
    9.1.8  DS-TE CR-LSP建立和業務調度
  9.2  靜態DS-TE隧道配置與管理
    9.2.1  靜態DS-TE的配置任務
    9.2.2  配置DS-TE模式和帶寬約束模型
    9.2.3  配置TE-Class映射表和鏈路帶寬
    9.2.4  配置靜態CR-LSP並指定帶寬
    9.2.5  配置介面信任的報文優先順序
    9.2.6  配置CT與業務類型的映射關係以及調度方式
    9.2.7  DS-TE隧道配置管理

    9.2.8  Non-IETF模式的MAM模型靜態DS-TE配置示例
  9.3  動態DS-TE隧道配置與管理
    9.3.1  配置動態DS-TE隧道的約束條件
    9.3.2  RDM模型IETF模式的動態DS-TE配置示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