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預測演算法(具身智能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精)

  • 作者:(英)安迪·克拉克|責編:堅喜斌//劉林澍|譯者:劉林澍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48130
  • 出版日期:2020/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69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物質如何產生感知、思維、夢境和創造力?我們的大腦如何理解思想、理論和概念?所有這些非物質的精神狀態,包括意識本身到底植根於何處?在神經科學、心理學、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等各學科繁忙的交匯處,這些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問題的答案正慢慢浮出水面。
    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哲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安迪·克拉克(Andy C1ark)從幾個領域人手,揭示了大腦作為預測引擎這一現實——高級生物已經演化成為善於預測傳人感知刺激流的複雜裝置,這些預測會引發行動,構建我們的世界,並改變我們需要參與和預測之物。克拉克帶領我們踏上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發現之旅,描繪了預測加工的循環因果流程和有機體一環境的自組織結構,展示了一種大膽的、全新的、最前沿的視角。

作者介紹
(英)安迪·克拉克|責編:堅喜斌//劉林澍|譯者:劉林澍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1957-),曾在華盛頓大學和薩塞克斯大學任教,並擔任印第安納大學認知科學計劃的負責人,現任愛丁堡大學的哲學教授、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方面的專家。克拉克是當代認知理論的重要大師,被公認是心靈延展方面的首席科學家。其研究領域廣泛,在心靈哲學、語言哲學、邏輯學、形而上學等領域都有深厚造詣和重大影響。其代表作有《聯想引擎:聯結主義、概念和代表變動》(1993)、《此在》(1997)、《心智構件:認知科學的哲學概論》(2001)、《天生電子人》(2003)等。     研究方向含人工智慧、具身認知、機器入學和預測心智。主要作品包括:     《此在:重整大腦、身體和世界》(Being There: Putting Brain, Body and World Together Again)(1997)     《心智構件:認知科學的哲學概論》(Mindwa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2001)     《天生的賽博格:心智、技術與人類智能的未來》(Natural-Born Cyborgs:Minds, Technologies,and the Fu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2003)     《拓展心智:具身、行動與認知的延伸》(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m,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2008)

目錄
前言 會預測的肉
致謝
引言 猜謎遊戲
第1部分  預測的力量
  1 預測機器
    1.1  覺知一杯咖啡的兩種方式
    1.2  採用動物的視角
    1.3  自舉式學習
    1.4  多層架構的學習
    1.5  數字解碼
    1.6  結構處理
    1.7  預測加工
    1.8  標示新異刺激
    1.9  預測自然場景
    1.10  雙目競爭
    1.11  抑制與選擇性增強
    1.12  編碼、推理和貝葉斯大腦
    1.13  把握主旨
    1.14  大腦中的預測加工
    1.15  沉默是金?
    1.16  期望看見一張臉
    1.17  被預測引入歧途
    1.18  心智的倒置
  2 調節音量:噪音、信號和注意
    2.1  信號識別
    2.2  白色聖誕節
    2.3  雙向信息的精妙博弈
    2.4  注意、偏向競爭和信號增強
    2.5  整合與耦合
    2.6  品味行動
    2.7  注視分配機制:何謂順其自然
    2.8  知覺-注意-行動環路的循環因果架構
    2.9  相互確證的誤解
    2.10  關於精度的疑慮
    2.11  令人始料未及的大象
    2.12  當精度變得反常
    2.13  在焦點以外
  3 幻象之城
    3.1  建構的邏輯
    3.2  簡單的「看見」
    3.3  跨模態和多模態效應
    3.4  元模態效應
    3.5  知覺到缺失
    3.6  期望和有意識的知覺
    3.7  從知覺到想象
    3.8  對想象與知覺的「讀腦術」
    3.9  夢工廠
    3.10  PIMMS與過往經歷
    3.11  開啟心智的時間之旅
    3.12  認知安裝包

第2部分  具身的預測
  4  預測—行動機器
    4.1  預熱
    4.2  關於胳肢
    4.3  正向模型:對時間的巧妙處理
    4.4  最優反饋控制
    4.5  積極推理
    4.6  簡化控制機制
    4.7  超越輸出副本
    4.8  無需成本函數
    4.9  行動導向的預測
    4.10  基於預測的機器人學
    4.11  知覺—認知—行動引擎
  5  「精度」工程:信息流的塑造
    5.1  雙重角色
    5.2  最大化情境敏感度
    5.3  再觀層級結構
    5.4  塑造有效連接
    5.5  瞬態集群
    5.6  理解行動
    5.7  創造鏡像神經元
    5.8  「誰乾的?」
    5.9  機器人的未來
    5.10  無止無休、反應敏捷的大腦
    5.11  為短暫性歡呼
  6  超越幻想
    6.1  對世界的預期
    6.2  受控的幻覺和虛擬現實
    6.3  結構化概率學習的驚人範圍
    6.4  準備行動
    6.5  可供性競爭的實現
    6.6  基於交互的「自然的關節」
    6.7  證據的邊界與含混的推理
    6.8  無懼惡魔
    6.9  你好,世界1
    6.10  幻覺:非受控的知覺
    6.11  最優的錯覺
    6.12  更安全的滲透
    6.13  評估模型受誰評估?
    6.14  扣人心弦的故事
  7  預測自我:悄然靠近意識
    7.1  人類經驗空間
    7.2  溫度指示燈
    7.3  推理和經驗的螺旋
    7.4  精神分裂症與平穩追蹤任務中的眼動
    7.5  模擬平穩追蹤
    7.6  干擾平穩追蹤
    7.7  再談胳肢
    7.8  少些感知,多點行動?
    7.9  干擾感知抑制

    7.10  「心因性障礙」與安慰劑效應
    7.11  干擾心因效應
    7.12  自閉症、信號和噪音
    7.13  有意識的存在
    7.14  情緒
    7.15  黑暗中的恐懼
    7.16  一窺「困難問題」
第3部分  搭建預測支架
  8  懶惰的預測機器
    8.1  表面張力
    8.2  有效而懶惰
    8.3  生態平衡與棒球
    8.4  具身加工流
    8.5  樸素的、行動導向的預測機器
    8.6  策略的選擇:競爭與混合
    8.7  準確性與複雜性的平衡
    8.8  再談棒球
    8.9  延伸的預測之心
    8.10  逃離暗室
    8.11  遊戲、創新和自組織不穩定性
    8.12  又快又賤又靈活
  9  人之所以為人
    9.1  預測所處的位置
    9.2  重述:圍繞預測誤差的自組織
    9.3  效率和「上帝先驗」
    9.4  混沌,以及自發皮質活動
    9.5  設計者環境和文化實踐
    9.6  白線
    9.7  為創新而創新
    9.8  詞語:操縱精度的工具
    9.9  預測他人
    9.10  生成我們的世界
    9.11  表徵:誤入歧途?
    9.12  與世界相遇
  1O  結論:預測的未來
    10.1  具身預測機器
    10.2  問題、困惑和陷阱
附錄1  淺談貝葉斯推理
附錄2  關於自由能的構想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