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中壓配電網規劃--實用模型方法軟體和應用(下)(精)

  • 作者:王主丁|責編:劉寶莉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60626
  • 出版日期:2020/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2
人民幣:RMB 1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對高中壓配電網規劃的實用模型、方法軟體和應用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介紹。全書共11章,涉及高壓配電網網格化規劃、變電站無功配置、常規網路計算分析、分散式電源接入最大承載力計算和供電能力計算,以及基於電價和電量分攤的經濟評價、項目排序、投資分配模型策略、輔助決策系統和一流配電網建設策略。本書內容具「系統、簡單、優化、實用」的特點。
    本書可供從事配電網規劃及應用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生和相關軟體研發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王主丁|責編:劉寶莉
      王主丁,2000年獲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高級會員,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曾任美國著名電力系統模擬程序開發商的高級工程師,后創辦重慶星能電氣有限公司。基於豐富的國內外學術研究和工作經歷,提出配電網規劃和計算分析的多種原創性模型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配電網規劃和評估的理論,在國際範圍特別是在中國和美國的大量電力工程應用中逐步改進,其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較好地解決了實際工作中難以兼顧「落地」和「優化」的問題,並通過大量項目咨詢應用於實際工程,在提升電網品質的同時,累計節省直接投資上百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10%。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配電網規劃方法
    1.2.1  配電網規劃方法發展階段
    1.2.2  優化方法概述
    1.2.3  應用軟體概述
    1.2.4  方法及軟體要求
  1.3  本書特點和內容
  參考文獻
第2章  高壓配電網網格化規劃
  2.1  引言
  2.2  總體思路
    2.2.1  「強」「簡」「弱」網架選擇
    2.2.2  網格化規劃流程
  2.3  候選通道組網
  2.4  供電分區優化模型
    2.4.1  供電分區的目的和原則
    2.4.2  供電分區的分類
    2.4.3  網格化規劃模型和線路費用占比
  2.5  供電分區的分解模型和劃分方法
    2.5.1  供電分區劃分思路
    2.5.2  供電網格劃分
    2.5.3  站間供電單元
    2.5.4  自環供電單元
    2.5.5  輻射供電單元
    2.5.6  分區局部調整
  2.6  目標網架接線方案優選
    2.6.1  初始接線方案選擇
    2.6.2  最終接線方案優選
  2.7  網架過渡策略
  2.8  電力通道規劃
    2.8.1  建設標準
    2.8.2  基本思路
    2.8.3  基本步驟
  2.9  高壓網架規劃算例
      2.9.1 算例2.1:典型接線選擇
      2.9.2 算例2.2:網狀型網架
      2.9.3 算例2.3:輻射型網架
  2.10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高壓配電網無功配置
  3.1  引言
  3.2  技術原則和標準
  3.3  優化模型
  3.4  模型求解
    3.4.1  方法基礎
    3.4.2  單節點補償容量連續值

    3.4.3  單節點補償容量離散值
    3.4.4  三階段啟髮式優化方法
    3.4.5  其他問題處理
  3.5  變電站容性無功補償近似計算
    3.5.1  變電站容性無功補償容量估算
    3.5.2  單組容量限值的估算
  3.6  高壓網架無功配置算例
      3.6.1 算例3.1:城市高壓配電網
      3.6.2 算例3.2:農村高壓配電網
  3.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常規網路計算分析
  4.1  引言
  4.2  潮流計算
  4.3  短路計算
  4.4  線損計算
  4.5  供電安全水平分析
  4.6  供電可靠性評估
  4.7  穩定計算
  4.8  計算分析算例
      4.8.1 算例4.1:多電壓等級配電網線損估算
      4.8.2 算例4.2:算例4.4:典型接線可靠性評估
      4.8.3 算例4.5:電纜共溝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4.9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分散式電源接入配電網最大承載力評估
  5.1  引言
  5.2  方法基礎
    5.2.1  線路分區
    5.2.2  運行方式選擇
    5.2.3  承載力定義
  5.3  承載力優化模型
    5.3.1  目標函數
    5.3.2  約束條件
  5.4  模型求解方法
    5.4.1  模型求解思路
    5.4.2  靈敏度簡化計算
    5.4.3  單約束求解法
    5.4.4  多約束協調法
  5.5  最大承載力評估算例
    5.5.1  算例簡介
      5.5.2 算例5.1:單約束最大承載力計算分析
      5.5.3 算例5.2:多約束最大承載力計算分析
      5.5.4 算例5.3:計算精度和效率分析
  5.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於分區分壓的配電網供電能力計算
  6.1  引言
  6.2  計算邊界和策略
    6.2.1  兩種供電能力的定義

    6.2.2  實際配電網的簡化條件
    6.2.3  負荷分佈和發展趨勢約束
    6.2.4  基於分區的供電能力計算
    6.2.5  基於分壓的供電能力計算
  6.3  電壓損耗轉換為容量約束
    6.3.1  電壓約束的簡化處理思路
    6.3.2  中壓線路的近似計算公式
    6.3.3  高壓線路的近似計算公式
  6.4  低壓配電網供電能力計算
    6.4.1  配電台區
    6.4.2  低壓配電網
  6.5  中壓配電網供電能力計算
    6.5.1  中壓接線組
    6.5.2  中壓配電網
  6.6  高壓配電網供電能力計算
    6.6.1  變電站饋線計算單元
    6.6.2  高中壓接線組
    6.6.3  高壓配電網
  6.7  配電網供電能力分析和提升
    6.7.1  配電網薄弱環節分析
    6.7.2  配電網供電能力提升措施
    6.7.3  方案優選
  6.8  供電能力評估算例
      6.8.1 算例6.1:變電站饋線計算單元供電能力
      6.8.2 算例6.2:多電壓等級配電網供電能力
      6.8.3 算例6.3:主變間聯絡結構優化措施
  6.9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電價和電量分攤的項目經濟評價
  7.1  引言
  7.2  經濟評價基礎
  7.3  基於項目位置的電網分類
  7.4  項目收益計算的總體思路和方法
    7.4.1  項目的總收益
    7.4.2  增供電量的收益
    7.4.3  線損降低節省的收益
    7.4.4  停電損失減少的收益
  7.5  基於資產價值的電價分攤
    7.5.1  已知購售電價
    7.5.2  已知輸配電價
  7.6  基於供電能力的電量分攤和增供電量
    7.6.1  配電網供電能力的計算
    7.6.2  基於供電能力的電量分攤
    7.6.3  基於電量分攤的增供電量
  7.7  經濟評價的簡化方法
  7.8  應用算例
      7.8.1 算例7.1:基於現金流的項目經濟評價
      7.8.2 算例7.2:簡化方法的項目經濟評價
  7.9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配電網項目混合排序方法
  8.1  引言
  8.2  中壓項目三次優化排序方法
    8.2.1  三次優化排序思路
    8.2.2  基於屬性優先順序的項目排序得分值
    8.2.3  基於評估體系的項目排序得分值
    8.2.4  項目時間順序和資源限制約束
  8.3  高壓項目基於凈現值率的排序方法
  8.4  應用算例
      8.4.1 算例8.1:中壓項目排序
      8.4.2 算例8.2:高壓項目排序
  8.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配電網投資估算模型和分配方法
  9.1  引言
  9.2  投資分類
  9.3  基本投資估算模型
    9.3.1  基本投資分類
    9.3.2  新建投資估算
    9.3.3  改造投資估算
    9.3.4  基本投資匯總
  9.4  經濟投資估算模型
    9.4.1  經濟流量模型
    9.4.2  計算步驟和公式
  9.5  投資分配模型策略
    9.5.1  按投資上下限占比分配
    9.5.2  按基本投資占比分配
    9.5.3  按等收益率分配
    9.5.4  按電量需求占比分配
    9.5.5  基於加權的綜合分配
  9.6  模型演算法流程
  9.7  應用算例
  9.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配電網規劃輔助決策系統
  10.1  引言
  10.2  配電網規劃大數據
  10.3  「三統一」設計思路
  10.4  基於大數據和「三統一」的系統架構
  10.5  規劃相關功能
  10.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一流配電網建設策略和展望
  11.1  引言
  11.2  總體思路
  11.3  配電網智能化的發展歷程
  11.4  「5個協調」建設策略
    11.4.1  變電站布點和中壓線路長度協調
    11.4.2  不同電壓等級網架結構協調
    11.4.3  相同電壓等級配電網供電分區協調

    11.4.4  主變間聯絡結構協調
    11.4.5  饋線一二次協調
  11.5  「1個核心」建設任務
  11.6  主動配電網應用展望
    11.6.1  主動配電網優化調度
    11.6.2  物聯網、高速通信和儲能
  11.7  一流配電網可靠性目標
    11.7.1  可靠性目標優化基礎
    11.7.2  目標分類及其優化方法
  11.8  算例:可靠性目標設置
  11.9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