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慧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精)

  • 作者:(美)馬文·明斯基|譯者:任楠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551034
  • 出版日期:2016/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39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物理學家用幾條定律就解釋了全世界甚至全宇宙,但對人類的思維來說行不通。
    人類思維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為什麼人類下雨不想被淋濕,卻願意在衛生間沐浴」這種3歲小孩都知道的問題,電腦就會感到費解。
    人類思維的本質,正是研究人工智慧、塑造最高級的「心智社會」的關鍵所在。
    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認為「大腦不過是肉做的機器」,大腦中不具備思維的微小單元可以組成各種思維——意識、精神活動、常識、思維、智能、自我,最終形成「統一的智慧」。這種智能組合就是「心智社會」。
    人工智慧是有史以來能最大限度增強人類能力的東西,人類並不是進化的終點。
    由馬文·明斯基所著的《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慧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將會為你解讀心之社會的發展。

作者介紹
(美)馬文·明斯基|譯者:任楠

目錄
讚譽
第1章  引言
  1.1  思維智能體
  1.2  思維與腦
  1.3  心智社會
  1.4  積木的世界
  1.5  常識
  1.6  智能體和智能組
第2章  整體和部分
  2.1  組件和聯結
  2.2  創新者與簡化者
  2.3  部分與整體
  2.4  整體論與部分
  2.5  容易和困難的事
  2.6  人類是機器嗎
第3章  衝突與妥協
  3.1  衝突
  3.2  無法妥協
  3.3  等級
  3.4  異層級結構
  3.5  破壞
  3.6  疼痛和愉悅帶來的簡化
第4章  自我
  4.1  自我
  4.2  一個自我還是很多個自我?
  4.3  靈魂
  4.4  保守的自我
  4.5  利用
  4.6  自我控制
  4.7  長期計劃
  4.8  理想
第5章  個體性
  5.1  循環因果
  5.2  無法回答的問題
  5.3  自我遙控
  5.4  個人身份
  5.5  潮流與風格
  5.6  性格特徵
  5.7  永久身份
第6章  洞察與內省
  6.1  意識
  6.2  信號與跡象
  6.3  思維實驗
  6.4  B-腦
  6.5  被凍結的反思
  6.6  短暫的思維時間
  6.7  隨意的現在
  6.8  不用想的思考
  6.9  雲霧中的頭腦
  6.10  沒有思維的世界

  6.11  洞察
  6.12  內部溝通
  6.13  自我知識很危險
  6.14  困惑
第7章  問題與目標
  7.1  智能
  7.2  不平常的知識
  7.3  猜謎原則
  7.4  問題解決
  7.5  學習與記憶
  7.6  強化與獎勵
  7.7  本地責任
  7.8  差異發動機
  7.9  意圖
  7.10  天才
第8章  記憶理論
  8.1  K線:一種記憶理論
  8.2  記住
  8.3  思維狀態與傾向
  8.4  局部思維狀態
  8.5  水平帶
  8.6  水平
  8.7  邊緣
  8.8  記憶社會
  8.9  知識樹
  8.10  水平與分類
  8.11  社會的層次
第9章  總結
  9.1  想要和喜歡
  9.2  重新劃分選區
  9.3  從失敗中學習
  9.4  享受不舒服
第10章  派珀特原則
  10.1  皮亞傑的實驗
  10.2  關於數量的推理
  10.3  優先選擇
  10.4  派珀特原則
  10.5  更社會
  10.6  關於皮亞傑的實驗
  10.7  概念的概念
  10.8  教育和發展
  10.9  學習一種等級制度
第11章  空間的形狀
  11.1  看見紅色
  11.2  空間的形狀
  11.3  鄰近
  11.4  天生的地形
  11.5  感知相似性
  11.6  居中的自我
  11.7  註定的學習

  11.8  半腦
  11.9  啞鈴理論
第12章  學習意義
  12.1  一個積木拱門場景
  12.2  學習意義
  12.3  統一框架
  12.4  結構與功能
  12.5  結構的功能
  12.6  積累
  12.7  積累策略
  12.8  不統一的問題
  12.9  例外原則
  12.10  塔的工作原理
  12.11  原因如何起作用
  12.12  意義與定義
  12.13  橋樑定義
第13章  看見與相信
  13.1  重新構想
  13.2  邊界
  13.3  看見與相信
  13.4  兒童的繪畫框架
  13.5  學習腳本
  13.6  邊界效應
  13.7  副本
第14章  重新構想
  14.1  運用重新構想
  14.2  主體-支撐概念
  14.3  方法和目的
  14.4  看見正方形
  14.5  頭腦風暴
  14.6  投資原則
  14.7  組件與整體論
  14.8  消極思維的力量
  14.9  相互作用-正方形
第15章  意識與記憶
  15.1  記憶思維狀態
  15.2  自我檢查
  15.3  記憶
  15.4  關於記憶的記憶
  15.5  固有幻覺
  15.6  多種記憶
  15.7  記憶重新排列
  15.8  記憶的解剖結構
  15.9  干擾與恢復
  15.10  失去條理
  15.11  遞歸原則
第16章  情感
  16.1  情感
  16.2  思維發展
  16.3  思維原型專家

  16.4  交互排斥
  16.5  雪崩效應
  16.6  動機
  16.7  利用
  16.8  刺激與朿激
  16.9  嬰兒情感
  16.10  成人情感
第17章  發展
  17.1  自我教育的順序
  17.2  依戀學習
  17.3  依戀簡化
  17.4  功能性自治
  17.5  發展階段
  17.6  發展的先決條件
  17.7  遺傳時間表
  17.8  依戀影像
  17.9  不同的記憶跨度
  17.10  智能創傷
  17.11  智能理想
第18章  推理
  18.1  機器一定要有邏輯嗎
  18.2  推理的鏈條
  18.3  鏈接
  18.4  邏輯鏈條
  18.5  強有力的論證
  18.6  從多少到大小
  18.7  數字是什麼
  18.8  數學變得更難了
  18.9  強韌與恢復
第19章  辭彙和理念
  19.1  意圖的根源
  19.2  語言智能組
  19.3  辭彙與理念
  19.4  客體與屬性
  19.5  多憶體
  19.6  識別器
  19.7  權衡證據
  19.8  泛化
  19.9  識別思維
  19.10  封閉圓環
第20章  背景與意義不明確
  20.1  意義模糊
  20.2  處理意義模糊
  20.3  視覺上的意義模糊
  20.4  鎖定與清除
  20.5  微憶體
  20.6  憶體的螺旋
  20.7  聯結
  20.8  聯結線
  20.9  分散式記憶

第21章  Trans-框架
  21.1  思維的代詞
  21.2  代原體
  21.3  Trans-框架
  21.4  智能體之間的溝通
  21.5  自動性
  21.6  Trans-框架代原體
  21.7  用代原體泛化
  21.8  注意力
第22章  表達
  22.1  代原體和多憶體
  22.2  獨原體
  22.3  去專門化
  22.4  學習與教學
  22.5  推理
  22.6  表達
  22.7  原因與從句
  22.8  干擾
  22.9  代詞和指代
  22.10  語言表達
  22.11  創造性表達
第23章  對比
  23.1  差異的世界
  23.2  差異與副本
  23.3  時間閃爍
  23.4  「更」的意義
  23.5  外國口音
第24章  框架
  24.1  思維的速度
  24.2  思維框架
  24.3  Trans-框架的工作原理
  24.4  默認假設
  24.5  非言語推理
  24.6  方向憶體
  24.7  圖片-框架
  24.8  圖片-框架的工作原理
  24.9  識別與記憶
第25章  框架編隊
  25.1  一次一個框架?
  25.2  框架編隊
  25.3  靜止的世界
  25.4  連續感
  25.5  預期
  25.6  框架理念
第26章  語言框架
  26.1  理解語言
  26.2  理解故事
  26.3  句子-框架
  26.4  聚會-框架
  26.5  故事-框架

  26.6  真正的句子與胡話
  26.7  名詞的框架
  26.8  動詞的框架
  26.9  語言與視覺
  26.10  學習語言
  26.11  語法
  26.12  出言有序
第27章  審查員和玩笑
  27.1  惡魔
  27.2  抑制器
  27.3  審查員
  27.4  邏輯中的例外
  27.5  笑話
  27.6  幽默和審查制度
  27.7  笑
  27.8  好心情
第28章  思維和世界
  28.1  心理能量的謬誤
  28.2  量與市場
  28.3  數量和屬性
  28.4  精神高於物質
  28.5  思維和世界
  28.6  思維和機器
  28.7  個體身份
  28.8  重疊的思維
第29章  思維的領域
  29.1  思維的領域
  29.2  同時運行的多重思維
  29.3  並行代原體
  29.4  跨領域通信
  29.5  統一的弊端
  29.6  孤獨症兒童
  29.7  相似和類比
  29.8  比喻
第30章  思維模式
  30.1  知道
  30.2  知道和相信
  30.3  心理模型
  30.4  世界模型
  30.5  認識自我
  30.6  意志的自由
  30.7  第三選項的謬誤
  30.8  智能與智謀
附錄
  A.遺傳與環境
  B.思維領域的起源
  C.姿勢與軌跡
  D.腦的聯結
  E.生存本能
  F.進化與目的

  G.隔離與相互作用
  H.人類思維的發展
後記與致謝
辭彙與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