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校紅色文化課堂的信息化變革

  • 作者:朱景林|責編:楊曉芳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60537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7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手段與研究路徑,不僅解決了傳統紅色文化教學中資源單一、形式枯燥等問題,更通過多模態感知方式,強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內化。因此,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紅色文化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究顯得尤為必要。需要明確的是,現代信息技術並非教育現代化的簡單標籤,在賦能紅色文化傳播過程中,其邏輯起點與價值邊界應嚴格限定於紅色文化價值內核的傳承與弘揚,不能因技術應用而消解教育本真性,或弱化意識形態的主體性。實踐中,現代信息技術在提升教學方法和手段現代化的同時,還間接推動了教學內容、師生關係以及教學過程的結構重建。構建起信息技術與紅色文化教學深度融合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既葆有技術創新的活力,又恪守紅色文化教育的本質要求。

作者介紹
朱景林|責編:楊曉芳
    朱景林,江西都昌人,博士、教授。現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專委會理事、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思想道德與法治」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以及省部級項目2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先後在《人民日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30多篇。曾獲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獎項。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由及研究價值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基礎
  第四節  研究目標、創新點及方法
第二章  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概述
  第一節  紅色文化資源的概念、特徵和類別
  第二節  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與相關概念的區別聯繫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媒體
  第四節  現代信息技術在紅色文化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實踐形式
第三章  現代信息技術給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節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
  第二節  現代信息技術給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帶來的機遇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給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帶來的挑戰
第四章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
  第一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模式變革的必然性
  第二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模式變革的核心因素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高校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模式變革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  現代信息技術「激活」模式:活化教學內容
  第一節  「活化教學內容」的含義及基本方法
  第二節  現代信息技術活化紅色文化教學內容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活化紅色文化教學內容的直接路徑
  第四節  現代信息技術活化紅色文化教學內容對教學結構的間接變革
  第五節  現代信息技術活化教學內容的主要形式:多媒體教學
第六章  現代信息技術「激情」模式:推進紅色文化的情感認同
  第一節  情感及紅色文化的情感認同
  第二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情感認同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情感認同的直接路徑
  第四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情感認同對教學結構的間接變革
  第五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情感認同的主要形式:「虛擬紅色文化現場教學」和「微課、MOOC」
第七章  現代信息技術「激動」模式:互動教學過程
  第一節  紅色文化互動教學的基本形式及意義
  第二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互動教學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互動教學的直接路徑
  第四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紅色文化互動教學對教學結構的間接變革
  第五節  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紅色文化互動式教學的主要形式:「紅色文化虛擬體驗」和「雨課堂」
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