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歷史地理學叢稿(增訂版)

  • 作者:韓光輝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5098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7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歷史地理學作為邊緣學科是在地理學和歷史學的銜接處形成的。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它曾與民族志學、地名學、農業史及一系列其他的科學門類緊密關聯。歷史地理學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因處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地位而具有一定的難度。問題在於歷史學家、自然地理學家和人文地理學家們均把它視為「自己的」學科,並以相應的方式規定了它的對象、任務和發展前景。
    本書稿共收錄了歷史地理學論文25篇,其中「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1篇、「農學家」1篇、「歷史地理學史」5篇、「歷史地圖」5篇、「歷史地理學研究方法」3篇,1篇譯稿作為附錄收入,充分體現了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的思想脈絡。

作者介紹
韓光輝
    韓光輝,1947年生,山東泗水人。1982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數學系。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理系,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北京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人口地理、歷史城市地理,著有《北京歷史人口地理》、《歷史地理學叢稿》、《從幽燕都會到中華國都——北京城市嬗變》、《宋遼金元建制城市研究》、《應用歷史地理研究》等書。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地理學報》、《地理研究》、《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目錄
第一編  地理學與地理學家
  一、17世紀的中國地理學
    1.探討地理規律,向近代地理學轉化
    2.提出經世致用說和人地相關論
    3.大興地理考察之風
    4.近代歷史地理學思想的萌芽
  二、梁份與《秦邊紀略》
    1.梁份的生平
    2.梁份的學術思想
    3.三次實地考察
    4.《秦邊紀略》的內容
  三、孫蘭的地理學貢獻
    1.懷才隱居,布衣而終
    2.倡導革新輿地著作的傳統內容
    3.探討人地關係,提出萬物協和的新思想
    4.堅持經世致用學風,提出綜合治理河淮水患的方略
    5.摒棄天圓地方觀念,宣揚地圓學說
  四、徐旭曾的人生與學術
    1.徐旭曾的人生
    2.徐旭曾的演講——《豐湖雜記》
    3.徐旭曾《梅花閣吟》詩文創作歷程
  五、魏源與《海國圖志》
    1.魏源生平及其主要學術活動
    2.《海國圖志》成書及內容簡介
    3.《海國圖志》的學術成就及其影響
  六、張其昀及其歷史地理學貢獻
    1.張其昀的生平及其地理學貢獻
    2.張其昀的歷史地理學學術思想
    3.歷史地理研究學術成就
  七、侯仁之及其歷史地理學貢獻
    1.侯仁之傳略
    2.侯仁之的歷史地理學思想
    3.侯仁之的治學精神
  八、開拓者的足跡——侯仁之的沙漠歷史地理考察與環境變遷研究
    1.新中國改造沙漠迫在眉睫
    2.1960—1964年侯仁之的沙漠歷史地理考察與研究
    3.1966—1976年侯仁之的沙漠歷史地理研究
    4.從沙漠歷史地理考察到人地關係研究的轉變
  九、徐兆奎先生的生平及其歷史地理學貢獻
    1.生平履歷
    2.徐兆奎的教書育人
    3.徐兆奎的學術貢獻
  十、仇為之先生學術思想及其經濟地理學貢獻
    1.生平履歷
    2.仇為之是新中國經濟地理學科的創建者
    3.仇為之經濟地理學科的治學思想
    4.仇為之的教學與科研貢獻
    5.仇為之公而忘私樂於助人的高貴品德
  十一、王北辰及其歷史地理貢獻
    1.王北辰的教書育人

    2.王北辰的歷史地理研究
    3.王北辰的其他學術貢獻
  十二、徐光啟與《農政全書》
    1.徐光啟及其主要學術成就
    2.《農政全書》的內容與特色
    3.徐光啟的農業科技實驗及《農政全書》的價值
第二編  歷史地理學史
  十三、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特點及其貢獻
    1.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特點
    2.中國學者對歷史地理學的貢獻
    3.歷史地理學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
  十四、國際中國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新收穫
    1.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
    2.歷史自然地理與環境變遷研究
    3.歷史人文地理
    4.沿革地理與地名考證
    5.歷史地圖編製探討
    6.古代地理文獻研究
    7.歷史地理與可持續發展
    8.歷史地理學發展趨勢與存在問題
  十五、歷史地理學發展之中西比較
    1.中國歷史地理學思想的萌芽及歷史地理學的發展
    2.西方歷史地理學理論的發展與傳播
    3.俄羅斯(前蘇聯)歷史地理學思想的產生與理論發展
    4.中西歷史地理學發展之比較
  十六、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70年發展歷程
    1.篳路藍縷:侯仁之為早期歷史地理學發展付出的努力
    2.「撥亂反正」:從教研室、研究室到研究中心的發展
    3.專業建設方向與反思
  十七、中國地名學的發展歷程
    1.古代地名淵源和地名沿革的研究
    2.近代地名學研究階段
    3.現代地名科學的興起和發展
第三編  歷史地圖
  十八、歷史地圖集編製理論問題
    1.歷史地圖集編製內容和性質
    2.歷史地圖集編製理論基礎
    3.歷史地圖集與讀史地圖集
  十九、《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編製理論與實踐
    1.編製「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緣起和過程
    2.編製《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理論基礎與指導思想
    3.《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總體設計及技術處理
  二十、北京史前人地關係的地圖再現——《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編審設計
    1.史前人地關係研究及其地圖表現
    2.《北京歷史地圖集》(第二卷)的內容
    3.圖集的表現形式和技術設計
  二十一、歷史地圖集的社會實踐價值——以《北京歷史地圖集》為例
    1.編製《北京歷史地圖集》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的迫切需要
    2.《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社會評價
  二十二、《北京歷史地圖集》的編繪過程——協助侯仁之先生編製圖集的日子

    1.早期侯仁之對北京歷史地圖的設想
    2.《北京歷史地圖集》(第一卷)取得成功
    3.《北京歷史地圖集》(三卷本)的完成
    第四編歷史地理學研究方法
  二十三、中國古代都城戶口規模研究的方法與實踐
    1.確定都城戶口的隸屬關係
    2.都城戶籍制度和戶籍類型
    3.都城行政管理體制和城市居民管理體系
    4.研究古代都城社會治安組織
    5.都城戶口規模演變過程的背景分析
  二十四、區域歷史地理進展與研究方法
    1.區域歷史地理學研究
    2.區域歷史地理的進展
    3.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方法
  二十五、可持續發展的歷史地理學思考
    1.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透視
    2.歷史地理學及其在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的地位
    3.可持續發展歷史地理學思考的理論基礎
    4.歷史地理學有關個案研究舉例
附錄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認識的發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