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教師能力體系建構論

  • 作者:王飛//倪蓓蓓//楊洪萍|責編:張彩芸
  • 出版社:山東大學
  • ISBN:9787560786520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4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從能力視角來關照教師如何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著作,從能力體系建構的立場來給教師們一些提示,闡述教師怎樣培養自身多元化的能力,以及怎樣才能可持續性的提升能力,構建了教師能力在各個相關視角發展的理論與現實的真實圖景。本書旨在重點考察教師能力與提升的底層邏輯,以及揭示這些底層邏輯所涉及的主要視角,主要從教師要「明目的、曉政治、續傳統、知差異、晰進程、能研究、做學問、懂育人、會方法、糾偏誤、善轉化、用哲學、會上課、學理論、擅聯合」十五種能力建構起教師的能力體系,來回答教師如何「成師」的問題,即如何成為經師、成為人師、成為導師。

作者介紹
王飛//倪蓓蓓//楊洪萍|責編:張彩芸
    王飛,博士,教授,山東女子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山東師範大學、臨沂大學碩士生導師,濟南市領軍人才。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理事,山東省學前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並擔任山東省高校優勢學科「幼兒教師教育」人才團隊帶頭人,在教師教育、教育理論與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具有深厚造詣。學術成果豐碩,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一般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3項,出版《教師本體論》等學術著作10部,發表論文130余篇。榮獲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先後獲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市級一等獎2項,以及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目的論:明目的——新時代教育培養什麼人
  一、中國人「貴族精神」蛻變的四個階段
  二、新時代教育培養什麼人的規制中要考量的維度
  三、新時代培養「貴族精神」的人面臨的挑戰
  四、以貴族精神引領人才培養的未來展望
第二章  政治論:曉政治——教師的政治角色面相
  一、學校政治行為的辨別者
  二、班級政治的理解者
  三、影響教育之政治因素的洞悉者
第三章  傳統論:續傳統——中國傳統教師職業的職能成熟
  一、中國教師職業從一開始就彰顯了職能成熟
  二、中國教師職業從一開始就彰顯了師德的成熟
  三、中國教師職業從一開始就富有真正知識分子的內涵
第四章  差異論:知差異——中西方教師發展過程的差異性比較分析
  一、中西方教師身份與地位的不同,決定了文化在社會上被重視的程度和文明發展的進程
  二、中西方教師的職責不同,決定了教師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作用方向與體現水平存在差異
  三、中西方教師的群體素養以及教學方式的先進性,決定了教師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生命力
第五章  進程論:析進程——中西方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差異性分析及其啟示
  一、中西方學校教育發展的差異,影響各自社會的現代化程度
  二、中西方學校教育內容的側重點,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
  三、中西方學校教育目標、教育培養對象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影響著各自社會現代文明發展的總體進程
  四、啟示:繼承本民族學校教育遺產的現代性和先進性決定著教育現代化和現代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現代性
第六章  研究論:能研究——研究的本質是創造知識增量
  一、創造知識增量要立足於「真問題」
  二、創造知識增量要立足於「好問題」
  三、創造知識增量要基於問題進行有效論證
  四、創造知識增量要結合科學的批判性思維
第七章  學問論:做學問——教師做學問應當有什麼樣的追求
  一、「問題導向」而不是「熱點導向」
  二、「具體論證」而不是「抽象論證」
  三、「自我表達」而不是「迎合大眾」
第八章  育人論:懂育人——培養人的竅門:教育實踐中普適性學習原理的建構
  一、學習的必然性:使人去除懶惰的天性
  二、學習的本質:知識鏈和記憶結構
  三、學習的核心技能:潛在習慣優勢的培養
  四、學習的基礎:知識的滾雪球效應
  五、學習的效率:找到匹配自己的心智模型
  六、學習的風格:適合自己的才是風格
  七、學習的秘訣:持續努力與保持成長心態
第九章  方法論:會方法——教師教學能力成長階梯式方法論
  一、行為主義理論與馴獸方法論:教師作為馴獸師的教學能力
  二、認知主義理論與砌牆方法論:教師作為工程師的教學能力
  三、建構主義理論與澆花方法論:教師作為園藝師的教學能力
  四、教師教學能力取決於三種階梯式成長方法論的綜合與集成
第十章  診斷論:糾偏誤——教師的「教學偏誤」診斷及解決策略
  一、教學偏誤緣于教師未能區分事實與觀點進行教學
  二、教學偏誤緣于教師只獨白而不對話
  三、教學偏誤緣于師生缺乏親社會行為
  四、教學偏誤緣于教師犯了不相干的謬誤
  五、教學偏誤緣于教師未能設計好任務型問題

  六、教學偏誤緣于教師不能即刻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機
  七、教學偏誤緣于教師教學精準目標闕如
  八、教學偏誤緣于教師好為人師的毛病
  九、教學偏誤緣于教師沒有掌握教學傳播的輕規則
  十、教學偏誤緣于教師沒有正確理解並傳播主流知識
第十一章  人格論:善轉化——教師的知識人格及其課堂成就感
  一、問題提出
  二、理解教師的知識人格(IP)
  三、教師知識人格(IP)的課堂成就感
  四、結論
第十二章  發展論:用哲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教育哲學基礎
  一、要素主義
  二、永恆主義
  三、進步主義
  四、改造主義
  五、存在主義
  六、建構主義
  七、行為主義
第十三章  講課論:會上課——教師講課力:道·學·技
  一、道:講課力之魂
  二、學:講課力之本
  三、技:講課力之術
第十四章  優秀論:學理論——三個社會學理論的視角
  一、「角色轉換」理論視野下的優秀教師
  二、「鏡中自我」理論視野下的優秀教師
  三、「印象管理」理論視野下的優秀教師
第十五章  轉型論:擅聯合——教師學術生活方式的轉型
  一、教師學術生活方式轉型的判斷依據
  二、學術共同體應遵循的法則及對教師學術發展的影響
  三、學術聯合體應遵循的法則與對學術共同體弊端的破解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