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政課教師教學導引

  • 作者:郝雙才|責編:石偉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51119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7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思政課教師教學導引》一書旨在幫助思政課教師系統掌握教學理論,尤其是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本書緊緊圍繞思政課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的核心需求,通過分析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學情、陳述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流程、構思精美板書和進行教學反思等重要內容的學習,引導教師正確認識目前思政課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培養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打造「思政金課」,切實提升思政課的育人實效。
    本書不僅適用於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和教研員,而且適用於高校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還適用於學科教學(思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同時能夠滿足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學習需求。

作者介紹
郝雙才|責編:石偉
    郝雙才,山西省襄汾縣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連續多年任北京大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開發及教學主持專家、山西省高校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培訓專家。曾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項,獲得省級以上科研獎勵5項,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人文教育教學論》等專著3部。

目錄
第一章  選擇怡當的講課題目
  第一節  自定講課題目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自定講課題目時存在的問題
    二、自定講課題目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
  第二節  學會選擇恰當的講課題目
    一、選擇講課題目要難易適度
    二、選擇講課題目要容量適當
    三、選擇講課題目要有創新性
  第三節  限定講課題目的應對策略
    一、重新確定講課題目的範圍
    二、明確講課題目的教學主題
    三、理順教學內容的基本框架
  思考與探究
第二章  深入分析教學內容
  第一節  分析教學內容的內涵和意義
    一、分析教學內容的內涵
    二、分析教學內容的意義
  第二節  分析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缺乏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分析
    二、知識點存在遺漏或重複現象
    三、缺少實踐性教學內容
    四、分析教學內容時出現錯位
  第三節  教學內容結構化的主要形式
    一、教學內容結構化的一般形式
    二、教學內容結構化的特殊形式
  第四節  教學內容結構化的關鍵在於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學科素養
    一、拓寬思政課教師的學科知識面
    二、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技能
    三、加強思政課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建立思政課教師發展支持體系
  思考與探究
第三章  全面了解學生學情
  第一節  學生學情的內涵及其教學論意義
    一、學生學情的內涵
    二、學生學情的教學論意義
  第二節  學情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簡單套用一些理論或觀點
    二、表述比較籠統模糊
    三、忽視學生的差異性
    四、數據分析不準確和不完整
  第三節  學情分析要體現學生立場
    一、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二、努力尋找學生話題
    三、準確表達學生話題
  思考與探究
第四章  貼切陳述教學目標
  第一節  認識教學目標的兩個指向
    一、教學目標的宏觀方向
    二、教學目標的微觀刻畫
  第二節  設定教學目標時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過於寬泛
    二、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
    三、教學目標主體行為不明
    四、教學目標缺乏層次性
    五、教學目標缺乏動態調整
  第三節  教學目標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對教學目標的深刻認識
    二、不能很好地把教學目標融入學習過程
    三、難以把教學目標與課程育人目標相匹配
  第四節  教學目標的細化與描述
    一、具體細化教學目標
    二、怡當描述教學目標
  思考與探究
第五章  善於優化教學策略
  第一節  教學策略的組成要素和分類
    一、以教為主的教學策略
    二、以學為主的教學策略
    三、協作式教學策略
  第二節  與教學策略相關的概念辨析
    一、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
    二、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
  第三節  教學策略的優化
    一、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二、整合與優化教學資源
    三、採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四、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思考與探究
第六章  妙設完美的教學流程
  第一節  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概述
  第二節  教學導入要引人入勝
    一、教學導入的主要類型
    二、教學導入遵循的重要原則
    三、教學導入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教學主體要美不勝收
    一、教學主題統領教學流程
    二、教學過程凸顯立體性
  第四節  教學結尾要回味無窮
    一、教學結尾的主要類型
    二、教學結尾遵循的重要原則
    三、教學結尾的基本要求
  思考與探究
第七章  創造性地使用統編教材
  第一節  創造性地使用統編教材的含義和意義
    一、創造性地使用統編教材的含義
    二、創造性地使用統編教材的意義
  第二節  統編教材蘊含重要的思想價值
    一、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四、蘊含學科育人功能
    五、充溢前瞻性和國際視野
  第三節  創造性地使用統編教材的基本策略
    一、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二、實現過程與結果的有機結合
    三、實現整體與部分的有效結合
  思考與探究
第八章  教學明線與暗線交相輝映
  第一節  教學明線與暗線的含義及其特點
    一、教學明線及其特點
    二、教學暗線及其特點
    三、教學明線與暗線的內在聯繫
  第二節  使用教學明線與暗線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教材與教學條線不協調
    二、教學明線與暗線脫節
    三、教學暗線過於隱晦
    四、評價體系不完善
  第三節  實現教學明線與暗線的交相輝映
    一、明確教學目標,整合明線與暗線
    二、設計教學活動,融合明線與暗線
    三、選用特定方法,交織明線與暗線
  思考與探究
第九章  設計妥帖的教學議題
  第一節  教學議題的含義及其特徵
    一、教學議題的本質屬性是價值性
    二、教學議題的存在樣態是境域性
    三、教學議題的實踐邏輯是非形式推理
    四、教學議題的實踐途徑是嘗試性
  第二節  教學議題的意義和價值
    一、教學議題是傳播基本觀點的重要載體
    二、教學議題是人本交往的思維範本
    三、教學議題是經驗走向科學的橋樑
    四、教學議題是個體社會化的助推器
  第三節  教學議題體現的重要元素
    一、教學議題應體現主題性和層次性
    二、教學議題應體現衝突性和挑戰性
    三、教學議題應體現開放性和適切性
  第四節  教學議題的運用策略
    一、巧設議題,教學體現探究性
    二、優化情境,教學彰顯生活性
    三、活動導航,教學體現實踐性
    四、任務驅動,教學體現層次性
  思考與探究
第十章  構思精美的教學板書
  第一節  教學板書的含義和特點
    一、教學板書具有直觀性
    二、教學板書具有啟發性
    三、教學板書具有趣味性
    四、教學板書具有示範性
    五、教學板書具有審美性

  第二節  教學板書的主要類型
    一、提綱式板書
    二、圖示式板書
    三、語詞式板書
    四、結構式板書
    五、表格式板書
  第三節  教學板書的設計原則
    一、教學板書的學科性原則
    二、教學板書的規範性原則
    三、教學板書的藝術性原則
  第四節  教學板書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板書要善於彰顯主題
    二、主副板書要注意布局合理
    三、教學板書要長於虛實相生
    四、教學板書要示現適時與講解
  思考與探究
第十一章  自覺進行教學反思
  第一節  教學反思的內涵及其功能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二、教學反思的功能
  第二節  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問題
    二、教學反思中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
  第三節  教學反思的基本步驟與主要方法
    一、教學反思的基本步驟
    二、教學反思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  提高教師教學反思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不斷深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二、掌握教學反思的方法論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表達方式
  思考與探究
第十二章  轉向主題性說課
  第一節  說課的含義及其價值
    一、說課的含義
    二、說課的價值
  第二節  說課的類型
    一、按照目的維度劃分
    二、按照內容維度劃分
    三、按照形式維度劃分
    四、按照其他維度劃分
  第三節  程序性說課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
    一、程序性說課的內容
    二、程序性說課存在的問題
    三、程序性說課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
  第四節  主題性說課的基本內容
    一、確定教學主題
    二、展示教學思路
    三、注重目標達成
  思考與探究
附錄:思想政治課學習方式一體化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