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史串文,以文鑄魂。按照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精選歷代經典古文。所選古文既包括課本中已經講授過的篇目,又有課本以外的拓展篇目。以「民本思想」「士人風骨」等人文精神為線索,串起史傳、論辯等各種文體;從大禹治水的堅韌到王陽明心學的智慧,讓李斯、蘇軾等歷史人物在具體的時代語境中復活。在歷史與文言的互釋中,不僅破除了讀者對文言的畏懼,又讓大家看見了文字背後的人格光芒。于浮躁的時代構築心靈的定力,實為打通曆史認知、文言學習與人文啟蒙的匠心之作。是幫助學生突破古詩文閱讀難關、提升文史素養、贏得中高考語文的得力助手,也是一般文史愛好者親近經典、感受中華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徑。
作者介紹
王海興|責編:李藝璇
王海興,北京景山學校教師。高級教師,北京市骨幹教師,兼任中華吟誦學會理事,北京教育學會吟誦教育研究分會秘書長,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特聘碩士導師,湖南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詩詞教育顧問、中華書局經典教育推廣中心研究員等。
個人專著有《舊體詩吟詠及創作教學淺論》,主編或參編有《中華經典素讀本》《詩詞吟誦》《經典誦讀》《景山版初中語文實驗教程》《淺吟低唱,楮墨流香一三百干》《青氈集》等多部書籍,錄製發行《古詩詞文言文教學創新》等音像作品。
曾先後赴山東、廣東、湖南、貴州、雲南、江蘇、甘肅、青海等地,在中華書局、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人民大學等出版機構、高校以及全國多所中小學校、電視台、廣播電台開展過吟誦、對聯、詩詞創作、國學教育課程開發、古代私塾教育等相關講座數百場。
目錄
上冊
第一卷 神話傳說與信史時代
第一章 一場洪水三代人
——禹受帝命/《山海經·海內經》
三過家門而不入/司馬遷《史記·夏本紀》
第二章 五個兄弟的怨憤
——五子之歌/《尚書·虞夏書》
第三章 廚子里走出的帝王師
——商湯見伊尹/司馬遷《史記·殷本紀》
第四章 國君要能接受批評
——《無逸》(節選)
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周語》
第二卷 禮崩樂壞話春秋
第一章 一箭射落一個朝代
——周桓王伐鄭/《左傳·桓公五年》
第二章 兒童預言家
——王孫滿觀秦師/《國語·周語》
第三章 這個世界需要我
——長沮桀溺耦而耕/《論語·微子》
第四章 別把人命不當回事
——結草報恩/《左傳·宣公十五年》
第三卷 戰國的烽煙與智慧
第一章 能力不夠,自信來湊
——智伯覆亡/《戰國策》
第二章 誰不把百姓當人
——西門豹治鄴/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商君書·說民》(節選)
第三章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出爾反爾/《孟子》
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
第四章 且做人間逍遙客
——《莊子·逍遙游》(節選)
第四卷 兩漢的士人風骨
第一章 得天下與治天下
——陸賈《新語·無為》(節選)
第二章 一代不如一代
——轅固論湯武受命/班固《漢書·儒林傳》
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節選)
第三章 你要度過這樣的一生
——司馬談《命子遷》
司馬遷《報任安書》(節選)
第四章 我和皇帝是哥們兒
——范曄《後漢書·嚴光傳》
第五卷 浪花淘盡三國史
第一章 逮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曹操《舉賢勿拘品行令》
第二章 我和羅貫中沒完
——周瑜《疾困與吳主箋》
第三章 古今差異說諸葛
——諸葛亮《出師表》
第四章 做朋友,別做兄弟
——曹丕《與吳質書》
第六卷 名士風流南北朝
第一章 帶好鐵鍬跟著我
——劉伶嗜酒/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劉伶《酒德頌》
第二章 年少都如夢一場
——劉琨《答盧諶書》
第三章 蘭亭那些名士
——王羲之《蘭亭集序》
第四章 亂世隱為名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下冊
第七卷 恢宏壯闊的隋唐
第一章 且向青山邀一觥
——王績《醉鄉記》
第二章 青衣白馬傲王侯
——李白《與韓荊州書》
第三章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捕蛇者說》
第四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
——李商隱《李賀小傳》
第八卷 文化造極的兩宋
第一章 戲子與皇帝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第二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赤壁賦》
第三章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岳飛《五嶽祠盟記》《良馬對》
第四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
——羅大經《能言鸚鵡》
文天祥《正氣歌序》
第九卷 文人坎坷說元明
第一章 幾曲宮商大用心
——鍾嗣成《錄鬼簿序》
第二章 與狼共舞
——劉基《賣柑者言》《巫鬼》
宋濂《商於子駕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