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武漢大學2024年教與學的革命珞珈論壇優秀論文集)/教與學的革命珞珈論壇

  • 作者:編者:吳丹|責編:陳紅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251434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84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武漢大學第五屆「教與學革命」珞珈論壇教學研究成果,共彙集來自全校36個學院和單位的80多篇優秀論文。論文圍繞「人才培養質量保障」主題,內容涉及培養方案與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質量評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實踐教學模式、課程思政改革等,學科專業覆蓋文科、理科、工科、信息學科、醫科,探討武漢大學各學科專業在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可以為全國高校及相關研究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吳丹|責編:陳紅

目錄
教師編
  高校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困境和優化路徑探究
  「新醫科」背景下情景模擬一貫制 OSCE 考核在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考核中的應用評價
  臨床診斷學實驗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基於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兒科學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基於CiteSpace的國內外醫學教育混合式教學研究對比分析
  課賽深度融合: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與本科教學的銜接——以培養目標、考核模式為視角
  面向一年級本科生的「自然科學經典導引」小班研討
  基層教學組織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研究——基於大類平台課的實踐探索
  建設一流拔尖創新數學人才培養高地
  AI輔助語言教學中的教師角色行動研究:以英文短篇小說閱讀與創意寫作為例
  基於TPACK理論構建比較文學智慧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優化方案——以武漢大學為例
  醫學生對臨床研究課程的學習需求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基於OBE的混合式教學在麻醉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的應用
  完善中國全球健康本科教育:來自本科生團隊合作與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教改證據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OSPHE 探索與實踐
  OBE理念下數智賦能的來華留學生地域文化課建設研究與實踐
  基於「文化共情」理念的國際中文人才創新培養路徑研究
  虛擬臨床模擬教學對一年級護生臨床思維和自我效能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研究
  人工智慧本科人才培養探索與研究
  PRI  E教學法在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外科學實踐課程中的應用
  基於 KANO 模型的口腔影像課程思政學生需求剖析——以晨課教學為例
  新質生產力理論融入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
  新質生產力理論融入課程思政的價值元素和實踐路徑——基於對20個學科課程思政建設案例的分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實踐路徑
  辛亥首義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審思——基於對武漢大學建設經驗的考察
  課程思政融入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以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為例
  拔尖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探索——以武漢大學中法數學拔尖班為研究對象
  卓越醫生背景下「PBL + 課程思政」融入基礎醫學討論課教學改革探究——以人體結構學教學為例
  國際化實訓助力醫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綜合性大學基於STEAM教育理念的創新人才培養改革探討
  提升英語競賽培訓的創新方法:基於產出導向法、GRR 教學模式和體驗式學習理論的整合研究
  面向主流 培養高手:武漢大學「珈影工作坊」的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科學探索與課程質量雙向驅動的遙感創新人才培養探索
  測繪導航學科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建設探究
  「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知識、能力、思維三進階教學創新
  「三位一體」模式助力培養本科生創新意識和能力
  數字化背景下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技能線上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探究
  有針對性地培訓臨床老師教學能力
  立德樹人視域下腫瘤學通識課程融入思政教育應用探索
  「電路」「信號與系統」課程內容融合與實踐
  如何在感測器課程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數理思維
  微波技術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論我國涉海法治人才培養的路徑
  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網路法學教育的時代型構
  混合式教學在毒理學課程改革中的實踐與探索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公共衛生「新職人」培養路徑探析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高等辭彙教學的四個維度

  基於社會認知職業理論的教學創新對護理專業新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護理生涯規劃社會實踐課程對護理本科新生生涯自信和學業投入的影響
  以情景化操作考試提升學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水平和技能
  數字經濟時代下金融學科人才培養質量思考
  可視化超聲技術在先天性唇齶裂教學中的應用
  數智化口腔虛擬模擬教學在培養一流人才中的應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社會認知方法初探
  理論教學如何化難為易?——以西方社會學理論(現代部分)課程三種教學法為例
  基於知識圖譜的水利工程測量學數字化重構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免疫學教學創新與實踐
  醫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對職業發展的深遠影響
  「新工科」背景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類教學改革
  微電子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學科競賽體系探索
  信息可視化教學創新及成效——基於「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案例研究
  「一基地   三計劃」助推遙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於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髮展支持的特色實踐
  武漢大學藥學類專業創新試驗班初探
  用AI繪圖功能促進「國優計劃」生概念學習的探究——以青少年心理髮展與教育為例
學生編
  思政育人背景下醫學生共情能力的多因素研究
  隱性教育對加強醫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
  人工智慧時代下醫學人才培養的轉型和創新
  基於信息化平台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促進教學反饋的高效利用
  基於「雙導師制」對臨床醫學八年制人才培養的思考
  構建新時代高校法治人才培養機制
  優化小班教學的建議——探討小班教學在四大導引課中的應用及效果
  基於研習營的主題式教學模式新探索——以「全球視野下的舊石器技術學高級研習營」為例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醫養結合多層次人才培養新探索
  依托第二課堂探索新時代醫學強基人才的培養模式創新
  力學學科青年學生培養模式探索
  工科試驗班模式下的新工科人才培養——以武漢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為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