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什麼是教育

  • 作者:(德)卡爾·雅斯貝爾斯|責編:王越|譯者:李莎莎
  • 出版社:萬卷
  • ISBN:9787547067512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什麼是教育》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畢生教育思想精粹的彙編,涉及了教育的本質、類型、任務、方式、可能性與邊界、大學教育的理念和任務等。書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有個人經歷的現身說法;既有針對國家的教育改革反思,又有針對老師、家長的教學建議;他主張蘇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強調師生間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提倡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獨立自由的個人意志以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並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字字珠璣,鞭辟入裡,是一部值得每一位教育從業者一讀再讀的教育寶典。

作者介紹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責編:王越|譯者:李莎莎

目錄
第一部分 反思教育
  一、教育作為不可避免的基本關係
  二、教育作為特殊的行為
  三、教育的基本形式:經院式教育、師徒式教育、蘇格拉底式教育
  四、直接與間接傳授
  五、教育作為能被有限規劃的現象
  六、處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張力之中的教育
  七、教育依存于無所不包的整全
  八、教育的實質
  九、教育的危機
  十、教育的意義與任務
  十一、教育的可能性與局限
  十二、教育的必要性與意義
  十三、愛作為教育的根本力量
  十四、作為真實教育之源的真正權威
  十五、教育與語言
  十六、經驗教育
  十七、生活秩序教育
  十八、藝術教育
  十九、宗教教育
第二部分 關於塑造的冥想
  一、作為過程的塑造
  二、此在與精神世界
  三、塑造作為生活方式
  四、塑造與古典時期
  五、作為塑造的科學性
  六、對成人塑造的需求
  七、均質化對塑造的危害
  八、大眾塑造
  九、對塑造的批判
  十、塑造與實存
第三部分 教育與家庭
  一、人性作為家庭的福祉
  二、對人、氛圍與世界的初始印象
  三、父母一體保障了安全感
  四、父親的形象
  五、母親的形象
  六、父母喚起疾病之中的勇氣
  七、祖父母
  八、與兄弟姐妹聯結中的恐懼與歡樂
  九、原生家庭教育
  十、遊戲的神奇與變換
  十一、形式與慶典的意義與局限
  十二、現代家庭面臨的危害
  十三、對個體的挑戰
第四部分 教育與學校
  一、學校的多樣性與教師對教育內容的責任
  二、回憶教師時的感激與憎恨
  三、學前班的痛苦與幸福
  四、高級文理中學的缺陷

  五、作為要求與幫助的信任
  六、數學與詭辯的萌芽
  七、學校與富有意義的閑暇時光
  八、教師的肖像畫廊
  九、令人悲傷的結論
  十、教師的教育與自我教育
  十一、作為政治民主教育的學生共責
第五部分 教育與友情
  一、渴望那份自己的生活
  二、朋友是有意義生活的保障
  三、朋友——存在的擔保人
第六部分 教育與大學
  一、大學作為獨具一格的學校
  二、危害與革新
  三、大學改革的任務
  四、高校教師的尊嚴與面臨的誘惑
  五、大學生的自由與責任
  六、大學的使命
  七、職業能力與知識自身的統攝
  八、理論與實踐的關聯
第七部分 教育與傳承
  一、歷史作為研究領域以及對實存的要求
  二、歷史習得的要素
  三、回憶的形式
  四、審視與實存
  五、理解的層次
  六、闡釋的方式
  七、習得的不同面向
  八、借助直觀偉人獲得教育
  九、偉人與成為自己
第八部分 教育與國家
  一、政治的不同面向
  二、政治與超越政治的現實
  三、政治的兩種基本理念
  四、人民與民主
  五、理性與民主
  六、人民直接參与政治
  七、真理、自由與和平
  八、政治家——人民的代表與教育家
  九、聯邦共和國的缺點與可能性
  十、國家、人民以及教育事業
  十一、國家與教育
  十二、民主是教育
  十三、民主教育
  十四、作為借助自我教育實現轉變的再教育
  十五、慶典與德國的自由之歷史
  十六、政治的自我教育
第九部分 個別問題
  一、大學改革的雙重面向
  二、關於哲學學習

  三、攀升與機會平等
  四、權威與自由
  五、集體與個人
  六、醫學與教育學中的類似問題
  七、自我確證與自我教育
文獻縮寫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