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地理教育行思錄(學術探究與教學實踐的雙向建構)

  • 作者:孫英偉|責編:梁凡
  • 出版社:中國財富
  • ISBN:9787504784537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結合作者三十余載的教育經驗,對地理教育進行了深入地探討,講述了作者從對地理學科興趣的萌芽,到大學的專業學習與實踐,再到投身教育事業后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教學實踐方面,作者分享了多年的教學經歷,包括應對教學資源不足、創新教學方法、班級管理經驗等;專業發展方面,作者分享了參加教學競賽、進行學術研究與著述、指導學生等方面的成果與心得。最後,作者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對自己的新生涯進行了規劃。本書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地理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同時希望能為地理教育同人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借鑒。

作者介紹
孫英偉|責編:梁凡
    孫英偉,法學博士,石家莊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知識產權法、民商法。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批知識產權專家、國家第四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河北省首批26名知識產權(專利)高層次人才之一,河北省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石家莊市法學會副會長、石家莊知識產權協會會長、中國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理事、河北省法學會理事、河北省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理事、河北省知識產權維權保護中心專家。

目錄
序章  破繭之路:地理專業開啟成長新篇章
    1.地理認知的奠基:中學階段學科思維形成路徑
    2.高考志願抉擇:家庭期許與個人志趣的碰撞
    3.命運轉折:從志願落空到地理專業的意外啟航
第一部分  大學階段:地理學科的理論奠基與實踐探索
  第一章  學科啟蒙:大學地理課程的理論建構與認知轉型
  第二章  田野方法論:地理認知的具身性實踐研究
    2.1  地質地貌的實證研究:登封野外實習的認知突破
    2.2  生物地理的範式轉換:連雲港生態系統的多維解析
    2.3  人文地理的空間重構:西安城市規劃的現代性解讀
  第三章  知行合一:地理教學實習中的知識轉化與課堂實踐
    3.1  從學生到教師:角色的初步轉變
    3.2  教學實習中的挑戰與成長
第二部分  教師生涯:教學實踐與專業成長
  第四章  專業社會化: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教師發展軌跡
    4.1  教學身份的形塑:洛陽,教學生涯的敘事起點
    4.2  教學範式的迭代:經驗累積與模式創新的動態平衡
    4.3  教育管理的複雜性:班級生態系統的多維管理
  第五章  多維突破:教學競賽、學術著述與學生指導的協同發展
    5.1  教學競賽的進階:從教學技能比拼到專業影響力構建
    5.2  學術生產的軌跡:從教學反思到理論建構的文本實踐
    5.3  學術傳承的機制:研究型學習指導的範式創新
第三部分  教研領航:專業引領與教育創新
  第六章  專業巔峰:教學學術共同體的卓越呈現
    6.1  省級優質課評選活動:教學藝術的系統化展演
    6.2  學科本質的追問:課程核心素養的解構與重構
    6.3  技術融合創新: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情境創設
    6.4  集體智慧的結晶:教研共同體協同創新模式
    6.5  專業韌性培養:高壓情境下的心理調適策略
    6.6  成果轉化:教學品牌建構的實證研究
  第七章  教研領導力:區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專業貢獻
    7.1  教育測量學實踐:標準化命題的學術規範
    7.2  診斷性評價研究:基於大數據的試卷分析範式
    7.3  專業傳播機制:教育理念擴散的學術講座設計
    7.4  教學評價哲學:優質課評審的元認知反思
第四部分  教育生涯的反思與展望
  第八章  專業遺產:教育生涯周期的反思性實踐
    8.1  批判性反思:地理教育實踐的知識理論局限
    8.2  課程改革應對:專業發展慣性的突破路徑
    8.3  代際傳承機制:青年教師培養的導師制實踐
    8.4  新生涯規劃:教育學術共同體的持續參與
結語  教育者的身份自覺——學術生涯的價值重構與精神傳承
附錄  學術傳承的見證:學生及家長致謝信選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