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小孩子調皮,似乎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玩鬧要有分寸,如果失去分寸,就會冒犯和傷害他人,還會給父母帶來麻煩。這把衡量人際交往行為的「尺子」,就是禮儀。禮儀教養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寶寶知禮、懂禮、守禮,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既然學習禮儀如此重要,那麼應該如何教會孩子禮儀規矩呢?本書根據兒童的日常生活場景,匯總了儀容儀態禮儀、餐桌禮儀、社交禮儀、做客禮儀、學校禮儀、民俗禮儀等方面的內容,採用場景式學習的模式,用生動直觀的圖片配合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幫助孩子理解禮儀細節。同時,本書還選取了中國古代的經典禮儀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的興趣,普及傳統禮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介紹
編者:彭霞玲|責編:劉玉鋒//黃翠香
彭霞玲
山西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
山西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彭霞玲老師曾參與山西工商學院「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館」的文字策劃編輯,參與山西工商學院《經典誦讀》選本的策劃與編輯,擔任山西工商學院人文知識競賽出題人和評委。輔導學生參加山西省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獲得優秀獎,輔導學生製作非遺文化短片《走進孝義皮影》獲得全國大學生電腦設計大賽省級三等獎。
彭霞玲老師的彙編作品在2016年、2017年「智匯杯·CNKI大成編客全國電子書編創大賽」均獲三等獎。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科研課題研究7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篇。
目錄
第一章 禮儀,使孩子由內而外變得優雅
不學禮,無以立
禮儀文化自古有之
禮儀內容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知禮懂禮,給他人留下良好印象
禮儀是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
學習禮儀重在實踐
有教養的孩子更受歡迎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學習禮儀有助於養成好習慣
學習禮儀,滿足秩序敏感期的爆發需求
孩子要懂的六大禮儀
儀容儀態禮儀
餐桌禮儀
民俗禮儀
學校禮儀
做客禮儀
社交禮儀
不說教,讓孩子懂禮貌、有教養
講故事
玩遊戲
立規矩
背兒歌
做榜樣
了解古代禮儀
第二章 儀容儀態禮儀
穿著要得體
衣服要穿戴整齊
穿戴要符合身份和場合
儀容要整潔
儀態要端莊
動作慢一些,看起來更穩重
第三章 餐桌禮儀
餐前禮儀
赴宴要準時
飯前要洗手
不要吃太多零食
幫忙做餐前準備
規範餐前行為
請長輩先入座
進餐禮儀
吃飯時要養成的好習慣
中餐禮儀
西餐禮儀
餐后禮儀
等待他人
飯後個人清潔
使用牙籤時遮住口部
「光碟行動」,杜絕浪費
飯後收拾碗筷
了解古代餐桌禮儀
第四章 做客禮儀
去別人家做客
拜訪前先預約
準時赴約
進門前叩門按鈴
登門拜訪攜帶禮物
見面施禮問候
做客要遵守的禮儀
別人來家裡做客
提前邀約
客人來,歡迎他
請坐下,請喝茶
待客要避免冷場
待客要遵守的禮儀
了解古代拜訪禮儀
第五章 學校禮儀
尊師禮儀
對老師的稱呼要敬重
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
受到老師批評時要虛心接受
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敲門
逢年過節時問候老師
師生相處要遵守的禮儀
同學禮儀
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不亂打「小報告
記住同學的名字
積极參与集體活動
同學間和睦相處
同學間相處要遵守的禮儀
課堂禮儀
上課不遲到、不早退
課前問好、課後再見
做好課前準備
上課要專心聽講
上課坐姿要端正
課堂上要遵守的禮儀
校內禮儀
注意個人儀態
認真對待升旗儀式
保持環境整潔
宿舍文明禮儀
愛護公物
晚回家要提前告訴父母
校園內要遵守的禮儀
傳統禮儀故事:古代尊師禮儀
曾子避席
程門立雪
第六章 社交禮儀
問候禮儀
主動打招呼
擁抱禮
作揖禮
鞠躬禮
握手禮
介紹禮儀
自我介紹
介紹他人
拒絕禮儀
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要明確拒絕
拒絕要委婉
拒絕要有理由
拒絕時可以給出新的提議
不必為拒絕他人感到愧疚
道歉禮儀
道歉要誠懇
感謝禮儀
及時表達感謝
用恰當的語氣和辭彙
禮貌地回應感謝
說明感謝的原因
表達敬意和讚美
用實際行動回報
交談禮儀
說話要留有餘地
交談中的小細節
交談中的語氣
電話禮儀
打電話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打電話時自報家門
打電話時注意時長
接電話后要主動問好
馬路上不打電話
打錯電話要道歉
代接電話要記好信息
網路社交禮儀
群聊社交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
圖書館
劇場
商場
公園
醫院
探病禮儀
電梯
出行
家庭禮儀
孝順父母和長輩
手足和睦相處
父母呼喚要有回應
出入家門要問候家人
不能頂撞父母
不鋪張浪費
居民禮儀
鄰里見面相互問候
寬以待人,學會禮讓
互幫互助,相互體諒
不佔用樓道
不深夜擾民
文明養犬
不高空拋物
傳統文化故事:六尺巷
第七章 民俗禮儀
節日禮儀
元旦
春節
清明節
重陽節
民間禮儀
誕生禮
成年禮
婚禮
省親禮
壽禮
喪禮
餞行與接風
附錄:常用禮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