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肉就是排骨(舌尖上的個人敘事)

  • 作者:袁念琪|責編:朱志凌|繪畫:潘方爾
  • 出版社:上海辭書
  • ISBN:978753266331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3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是老百姓常掛嘴邊的一句俚語,典齣電影《滿意不滿意》。《肉就是排骨——舌尖上的個人敘事》與其他描寫飲食生活的圖書不同,為舌尖別樣的風味敘事,打開都市人吃的一扇新窗。通過獨辟蹊徑、系統細緻的梳理與深耕,全景和廣角式記錄都市飲食生活。從日常的家常飯到葷素菜,從中式的大餅油條到西點,從節慶、民俗的吃到那些與人們關係密切的吃的往事和細節。這一舌尖對食物的多角度多側面全新觀察及多重品味,體現全書8章里:家常飯點、葷小菜、素小菜、吃里吃外、煙酒茶、逢年過節、開洋葷、老底子等。本書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描寫中注重歷史背景,著力食物的老底子與當下的勾連,並置於歷史變遷發展歷程中。二是展現舌尖背後的歷史、文化、哲理,打撈起湮沒時間長河的上海往事與細節。三是融合自身及家庭獨有的生活經驗,豐富味蕾,講科學重營養,補充修正誤讀。四是寫作構思別緻,文字生動,形成篇與篇間的互動與輝映,也是一種閱讀的調節。

作者介紹
袁念琪|責編:朱志凌|繪畫:潘方爾

目錄
序  感受城市細部的奇異情趣  程小瑩
家常飯點
  飯的四花樣
  大米·洋秈米
  我的定糧41斤
  粥是養人的
  陽春麵是一碗什麼面
  「四大金剛」:味蕾深處的煙火印記
  烘山芋
  吃點心
  淮海路上的點心店
  我心中的上海點心
葷小菜
  雞鴨的記憶
  沒有活雞的日子
  一紅一白吃羊肉
  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
  紅燒肉的渴望
  男人就是要吃肉
  C位過的豬油
  最愛「豬三寶」
  一鴿抵九雞
  河魚三傑:鯽、?、?
  江魚四大名旦:刀、?、鰣、鱭
  海魚四大名旦: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
  甲魚圓菜
  九十團尖膏滿筐
  能上能下的黃鱔菜
  櫻桃紅了河蝦來
  生吃·吃生
  糟得狠,好得很
  熟小菜
  雞蛋一枝花
  請儂吃皮蛋
素小菜
  上檯面的茄子菜
  當家綠葉菜
  郎笑藕絲長
  豆腐百味
  豆腐衣與烤麩
  豆製品是一種營養
  「苔條」花生的滋味
  菜園子簡史
吃里吃外
  盤菜·本幫菜
  小鍋菜·大鍋菜
  公開的私房菜
  姆媽燒的小菜
  燒湯三原則:按季按材按節
  愛濃油赤醬也愛川菜

  杭州菜蔬
  是什麼撐起寧波菜
  「三要三不要」
煙酒茶
  煙酒不分家 雪茄最「老茄」
  白酒是個狠角色
  溫的黃酒
  啤酒:喜歡城市的理由
  堂吃酒,有吃頭
  過年的酒
  叫你「干邑」有點俗
  茶葉茶的味道
  孵茶館
逢年過節
  除夕:備年貨
  來自家鄉的年味
  1988:最佳年夜飯
  春節:新年就要爆米花
  元宵:吃湯糰
  立春:不可食無筍
  端午:左手青粽子.右手白和蛋
  立夏:鹹蛋
  疰夏
  立秋:咬瓜
  中秋:月餅堆盤月樣圓
  重陽:秋高氣爽有「三吃」
  冬至:大如年
  進補不為打老虎
  火鍋,冬至的一道調料
  國慶:抬頭觀燈,低頭吃菜
開洋葷
  蛋撻吃葡式
  香榭麗舍的馬卡龍
  我的拿破崙
  栗子蛋糕紅
  華夫三胞胎
  是慕斯,不是摩絲
  你愛哪一派
  寄往前線的瑪德琳
  歐培拉,以歌劇院之名
  1909年的布丁
  羊角可頌我最愛
  法棍當飯吃
  你是我的提拉米蘇
  泡芙數法國
  酥是酥得來
  此餃非那餃
  牛利不是梨
  「小方」乎,「大方」乎
  西點與名人

老底子
  「吃貨」懷念淮海路
  食品二店:老底子的萬興
  老大昌的記憶碎片
  我的西餐「半徑」和「直徑」
  思甜
  買小菜
  小時候的瓜
  那些年的冷飲
  零食零食我愛你
  淡去的零食
  紅舞台紅零食
後記  起于熒屏《小菜場》袁念琪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