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地理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指導--金麗衢篇

  • 作者:馬仁鋒//周國強//丁清燕|責編:趙武
  • 出版社:海洋
  • ISBN:9787521012200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冊作者在研究和編撰過程中廣泛搜集和整理已有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包百余本地方志、地方文化研究著作和各級政府發布的相關規劃文件,以及浙西南三市知名中小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學校研學活動推文及其經驗總結髮表在中國知網的文獻,並使用縣情與文脈演替的寫法,系統梳理了各縣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間分佈、特徵及其相互關係,以便充分表達地理研學的地理國情基礎;同時,將歷史文化與地理空間融合形成具有空間表達性強且縣域特色明顯的研學內容。由此,《地理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指導——金麗衢篇》由表徵地方性的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構成各縣研學旅行設計邏輯。
    全書內容由理論探討(第一至三章)和三市案例(第四至七章)組成,其中第一至三章主要闡述了地方、研學、地方野外調查的基本概念、浙西南的地方性,以及本書的敘事主線與基本框架;隨後在第四至七章中依次介紹了浙江省金華市、麗水市、衢州市各縣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自然地理環境特徵、人文地理環境特徵、研學旅行線路設計重點,並總體設計了浙西南三市串成一片的研學主題線路及其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本性把握方向。

作者介紹
馬仁鋒//周國強//丁清燕|責編:趙武

目錄
第一章  地方與研學
  第一節  研學忽視了地方?
    一、地方感的內涵
    二、地方感與地理研學的關係
    三、地方感具體化地理研學設計的方法與途徑
  第二節  地方感與地理核心素養的關係
    一、地方感與人地協調觀
    二、地方感與地理實踐力
    三、地方感與綜合思維
    四、地方感與區域認知
  第三節  尋找日常生活的地方
    一、關注日常通勤
    二、聚焦家庭周末遊憩
    三、注重家庭成員跨省旅遊行為
    四、農村家庭發揮就近研學優勢
第二章  研學視角地方野外考察
  第一節  地方(家鄉)是日常生活建構的起點
    一、地方(家鄉)與日常生活研學關係
    二、作為研學場景的地方與家國認同
    三、勞動教育與家鄉常見農作物與農業生產過程研學
  第二節  合作認知地方,野外中培養地理實踐能力
    一、野外實踐中培養地理實踐力
    二、社會調查中培養地理實踐力
  第三節  在合作中實現小區域調查素養提升
    一、固定範圍內小組合作
    二、不同團體實踐指導
    三、指導后素養提升進展
第三章  浙西南的地方性
  第一節  山水林草田表徵的第一自然
    一、地貌類型結構與人類活動利用方式
    二、低山丘陵主導的浙西南地區亟待保育山地生態系統與錢江源
    三、國家與浙江規劃中的浙西南生態系統保護與利用趨勢
  第二節  七山二水一分田反映的第二自然
    一、浙西南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
    二、山地主導的農業生態系統
    三、多元化農業與工商業並重
  第三節  地方精神與文化認同耦合生成第三自然
    一、浙西南地區考古中的流域文明與地方考古
    二、歷史時期浙西南治轄隸屬與行政變化
    三、低山丘陵與盆地主導的人地關係趨勢
第四章  金華市地理研學設計
  第一節  吳越古城,薈萃婺城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二節  探秘文人故里魅力金東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三節  溫泉之城,螢石之鄉——武義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四節  中國水晶之都——浦江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五節  群山之祖,諸水之源——磐安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六節  走進蘭溪,見證「錢塘第一商埠」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七節  「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八節  東陽:工匠之鄉,建築聖地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九節  走進永康,走進「五金之都」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五章  麗水市地理研學設計
  第一節  解古堰之謎,尋畫鄉之美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二節  觀田園風光,訪縉雲仙都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三節  感景寧民俗之美,品?族風情之麗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四節  探訪洞宮福地,感受童話雲和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五節  認知龍泉地理,領略劍瓷文化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六節  尋金礦竹炭,訪遂昌地理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七節  品古今石雕,探水秀青田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八節  探香菇之城,訪廊橋慶元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九節  探紅色松陽,品茗茶文化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六章  衢州市地理研學設計
  第一節  爛柯仙地,南孔聖地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二節  古韻承千年,衢江秀天下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三節  承姑蔑文明,探龍游之謎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四節  秀麗江山,魅力仙霞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五節  柚都石城,水墨常山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六節  錢江源頭,養生開化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二、自然地理環境
    三、人文地理環境
    四、研學旅行
第七章  研學浙西南的主題線路
  第一節  探秘第一自然
    一、以江郎山—雙龍洞—仙都地質公園為主體的浙西南第一自然
    二、浙西南三處典型選址第一自然研學設計
    三、浙西南其他地區開展第一自然研學的建議與思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