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江河流淌看中國(精)

  • 作者:葛劍雄|責編:儲德天
  • 出版社:上海教育
  • ISBN:9787572034589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1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江河湖海為脈絡,系統梳理了水與中華文明發展的深刻聯繫。從黃河的根魂塑造、長江的文脈傳承,到運河的千年智慧、江南的水鄉繁華,再到湖泊的生態價值、海洋的開放胸懷,全書以歷史地理為視角,結合人文思考與當代關切,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中華水文明圖景」。
    這是一部關於水的史詩,揭示水如何深刻影響中國的歷史進程;更是一部啟迪未來的文明備忘錄——唯有讀懂水與中華文明的血脈聯繫,才能在水資源保護、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中,守護好我們的生命之源,延續中華文明的輝煌。

作者介紹
葛劍雄|責編:儲德天
    葛劍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首批文科博士。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等職。     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國移民史》、《往事與近事》、《泱泱漢風》、《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悠悠長水:譚其驤傳》、《葛劍雄自選集》、《行路集》、《碎石集》、《長城的價值》等專著數十部及論文百余篇。

目錄
導言:江河孕育了人類文明,人類應該延續江河的生命
黃河: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中華文明中的黃河幾字彎
  黃河記憶
  黃河之水天上來
  大禹的後人
  黃河之水何處來
  黃河文明的興衰與未來
  對黃河下游灘區治理的三點看法
長江:千年文脈貫古今
  共同迎接長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黃河長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永葆青春
  讓世界感知一條可敬、可親的長江
  記錄長江
  三峽記憶
  告別夔門
  三峽移民: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
  天塹何曾限南北
  從歷史地理看崇明未來開發的兩個問題
  更愛三江源的明天
  江河源頭,青藏文化
運河: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中國歷史地理中的運河
  大運河的興盛導致對航海的輕視嗎?
  遺產應保護,"恢復"須慎重
  大運河歷史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芻議
  運河與江蘇文化
江南:以水為源,因水而興
  「蘇常熟,天下足」與「湖廣熟,天下足」
  以水為源,因水而興——上海:從水鄉、水鎮、水縣到水都
  從吳淞江到蘇州河
  上海與長三角的歷史淵源
  江南文化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作用
  從「蘇松常太」到「滬蘇錫常」
  從運河到高速公路
  南潯的魅力
  通古今之變的南潯
  徽商與長三角
  婁水東注:何處江南
湖泊:「綠水青山」的重要構件
  湖泊與人類文明
  黃河下游湖泊的變遷
  神山和聖湖
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藍色聯結者
  煙波浩渺信難求——古代中國與海洋
  海洋與中國之路
  海洋文化與未來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利益共同體
  海洋與上海

  泉州:海洋與世界
  讓中華民族在開放中保持和擴大活力
  從歷史地理認識鄭和航海的意義
  寶船遠航——鄭和究竟為何下西洋
  評《1421:中國發現世界》——兼論真實史料的重要性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