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普通高中課程思政探索(通識)/課程思政的理論耕耘與實踐轉化

  • 作者:編者:朱晴怡|責編:彭呈軍|總主編:朱晴怡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59656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6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實現「理論—歷史—實踐」三重對話。理論層面突破傳統思政教育邊界,整合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全人發展理論等思想支柱,對課程思政的基本概念、理論基礎、政策演變以及國家課程方案中的相關研究進行剖析,從歷史維度繪製2012—2022年國家課程思政政策演進脈絡。同時,書中指出了當前普通高中階段課程思政研究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未來研究的展望。此外,本書以無錫市第一中學的實踐經驗為例,深入剖析了學校的頂層設計,揭示了學校如何通過整合課程資源、構建完善課程體系、轉變學習方式等舉措,有力推動課程思政實施的探索歷程。

作者介紹
編者:朱晴怡|責編:彭呈軍|總主編:朱晴怡
    朱晴怡,無錫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首批「蘇教名家」培養對象,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無錫市勞動模範。主持江蘇省內涵建設項目和相關課題多項,主編《文脈涵養:堅定文化自信的融合育人創新與實踐》一書,曾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第一章 課程思政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一、課程思政研究的背景
    (一)新時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需要
    (二)多元化、網路化環境給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困境
    (三)學校教育中存在「智德分離」「重智輕德」的現象
    (四)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價值觀培養的重視
    (五)高等學校的實踐探索帶動基礎教育領域深入落實
  二、課程思政研究的價值
    (一)指向以德為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指向同向而行,構建「大思政」課程體系
    (三)指向核心素養,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
    (四)指向考試評價,促進日常課堂教學改革
第二章 課程思政研究進展、現實問題及研究展望
  一、課程思政研究進展與主題概覽
    (一)課程思政研究數據分析與趨勢解讀
    (二)課程思政研究主題的系統化梳理
  二、課程思政研究的現存問題
    (一)課程思政理論研究尚不完備
    (二)思政與學科教學的結合浮於表層
    (三)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亟待提升
    (四)跨學科課程思政實踐經驗薄弱
    (五)課程思政「教學評一致性」難以實現
  三、研究展望
    (一)凝練內涵要素:夯實課程思政理論研究
    (二)開展多維實踐:促進課程思政教學深度融合
    (三)建立系統研修課程: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素養
    (四)跨界融合:探索基礎教育各學科協同育人路徑
    (五)攻堅克難:開展課程思政評價實踐研究
第三章 課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一、課程思政的相關概念辨析
    (一)課程、思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定義
    (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關係
  二、課程思政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
    (二)理論根脈:中國傳統育人思想
    (三)理論借鑒: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第四章 課程思政政策的孕育與演進
  一、課程思政政策的分期考察
    (一)第一階段:課程思政政策醞釀期
    (二)第二階段:課程思政政策深化期
    (三)第三階段:課程思政政策發展期
  二、國家層面課程思政政策文件分析
    (一)「課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從思政課程到各學科協同育人的有機統一
    (二)「課程思政」政策的演進:從高校到大中小學的一體化建設
  三、省市層面課程思政政策的持續跟進
第五章 國家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中的課程思政研究
  一、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一)提供育人價值導引
    (二)明確課程思政育人任務
    (三)落實課程思政育人資源

    (四)展現課程思政育人路徑
    (五)提供課程思政育人動力
  二、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
    (一)學科課程性質彰顯課程思政價值
    (二)學科課程知識凝練課程思政內容
    (三)學科課程教學落實課程思政育人
    (四)學科課程評價凸顯課程思政效果
第六章 普通高中融合式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之路
  一、普通高中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一)明晰育人目標:凝練確定課程思政範疇
    (二)注重學科協同:構建課程思政融通課程
    (三)項目課題融匯:打造課程思政研究平台
    (四)多元師資融合: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五)堅持物型育人:打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二、普通高中課程思政實踐的典型案例——以「文化自信」範疇落實為例
    (一)課程資源整合
    (二)課程體系建構
    (三)學習方式轉變
    (四)互動模式拓展
    (五)教師融合教研
    (六)主題場館建設
  三、成果轉化:從課程思政實踐到《課程思政指導手冊》
    (一)落實落細國家教育政策的需要
    (二)提升新時代課程思政工作實效的需要
    (三)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的需要
第七章 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思政範疇的凝練表達與內容詮釋
  一、人文類學科
    (一)高中語文學科
    (二)高中英語學科
    (三)高中歷史學科
    (四)高中地理學科
  二、體藝類學科
    (一)高中體育學科
    (二)高中音樂學科
    (三)高中美術學科
  三、數理類學科
    (一)高中數學學科
    (二)高中物理學科
    (三)高中化學學科
    (四)高中生物學科
  四、技術類學科
    (一)高中信息技術學科
    (二)高中通用技術學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