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點亮學校質量

  • 作者:潘曉莉|責編:張羿
  • 出版社:企業管理
  • ISBN:978751643286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5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21年9月16日,在中國質量(杭州)大會上,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青島超銀中學憑借「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一舉奪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成為全國5.29萬所初中學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這個「全國唯一」的背後,是眾多有教育情懷的民辦教育辦學者經歷的縮影,也蘊含了一部當代民辦教育從苦到甜、從弱到強的奮鬥史。
    超銀成功的經驗不只適用於民辦學校,也適用於公辦學校,不僅適用於優質學校,也適用於普通學校,所以,希望更多的學校能夠從學校質量發展的角度,跳出教育做教育;從生命成長質量的角度,讓更多的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每一天都生活得更有質量。

作者介紹
潘曉莉|責編:張羿
    潘曉莉,高級教師,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拔尖人才,企業首席質量官,現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教育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青島市質量發展促進會教育質量專業委員會主任,主持並參與了多個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在辦學過程中,她堅持質量立校,引領學校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形成「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使超銀學校走上發展的快車道;主持並參與了超銀中學質量獎創獎工作,帶領學校先後榮獲第六屆青島市市長質量獎(卓越獎)和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目錄
第一章  一個標本,從無到有的歷程
  第一節  那份厚重的教育情懷
    一、背負囑托的艱難起步
    二、星火,從職業高中點燃
    三、基礎教育才是心儀的應許
    四、貫通小初高,跨越漫漫征途
    五、3.0時代,跨越在二次蛻變線上
  第二節  鐘乳石的折射,精神基因、文化根脈
    一、人文胚胎,落定課堂琅琅讀書聲
    二、活力之源,體制、用人與文化
    三、學校特色,追求與實際的契合
    四、師生們的星空,超銀精神的鏡像
  第三節  學校質量和模式質量
    一、模式探索,辦學方式多樣
    二、解讀超銀高中崛起之路
    三、卓越,山巔之光的照耀
  第四節  鑰匙——「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
    一、探因:源與流
    二、「和衡」模式
    三、模式的力量:做法與結果
    四、「和衡」的移植成活了
    五、牆外香,流韻國內外的足跡
    六、質量之路,方向對就不怕路遠
第二章  市場浪濤中,學校教育之錨
  第一節  錨定在人性基因上的德育
    一、德育,從生物模仿到人文體系
    二、幾千年的德育森林
    三、德育品牌化,融入日常細無聲
  第二節  對思想進行校正,德育最耀眼也最不起眼的事
    一、為師之范數千年
    二、超銀德育觀念的體系與落地
    三、機製成長,從1.0到3.0
    四、規矩、標桿、燈塔,是做出來的
    五、四個源頭上流暢
  第三節  結果可視,贏得心動在觸動
    一、美德少年火全網
    二、殊榮,「群生現象」冰山下的根系
    三、超銀,公眾「槽點」里的「一把火」
第三章  百年教育改革的投射
  第一節  辦學思想,原點決定終點
    一、學校質量誰領航
    二、教改:對象、內容、方法
    三、教學成果:短在一次考試,長在後半生
  第二節  學校活力的「三量」:含金量、含氧量、含光量
    一、每堂課都是生命中的一片綠葉
    二、「六維和衡」課程體系
    三、破困局,布新局
    四、一校一品,棵棵大樹皆不同
    五、辦學品質「活生生」,每位師生每節課堆起來的樣本
  第三節  作業,「學而時習」與「變現」的信息工具

    一、標準化:疑惑—困惑—不惑
    二、打通迷宮之牆釋放天性
    三、生出教育數字化的翅膀
    四、作業改革,讓學校家長各歸其位
  第四節  多維評價,牽動動力源
    一、「五育」融合的多維評價體系
    二、如何考評?成長之重與操作之輕
    三、大數據,千人樣本的綜合素質報告
第四章  學校,民命所系、社會所期
  第一節  學生心靈故鄉里永遠的「金牌門童」
    一、「金牌門童」故事里的理念
    二、點滴漣漪擴無際
    三、滲透進家庭,撥動家長需求
  第二節  學校不是學校的私家領地
    一、家長滿意,促進社會教育的邊際關係
    二、家校關係,通力合作見真章
    三、學生的心靈由我們一起守護
    四、學校,眾望所依之地
  第三節  學校質量,培育未來的母腹
    一、教育系未來
    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