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印度的教育語言及社會/印度系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社會發展叢書

  • 作者:(美)謝茲·拉杜薩|責編:牟小林|總主編:曹錦清|譯者:張之燕
  •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
  • ISBN:9787562871446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8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基於對印度的多次實地考察和調研,本書作者突破學科壁壘,聚焦于學校課堂授課語言媒介的差異,對印度北部城市瓦拉納西的語言鴻溝進行了研究,並基於此揭示出印度英語授課和印地語授課差異之下的階層差異和意識形態差異。印度政治經濟轉型時期,學校教育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本書以「媒介」為關鍵詞,帶領讀者進入印度的學校辦公室、教室,乃至家裡,以對印度學校教育體制進行全方位的調研和剖析。印度人對母語的矛盾「情結」、母語概念對語言群體分化的影響、語言和學校廣告之間的關係、英語授課中的「安全交流」,以及極少數人對授課語言差異帶來的鴻溝進行的質疑也是本書的重點。

作者介紹
(美)謝茲·拉杜薩|責編:牟小林|總主編:曹錦清|譯者:張之燕

目錄
導論
  當代印度教育的政治經濟背景
  學校教育、語言和階層再生產
  英語在印度教育中的多維意義
  語言意識形態、教育機構和授課語言
  田野調查背景
  全書規劃
第一章 論母語和其他語言:語言意識形態、不平等和矛盾性
  印度社會語言學中的母語:存在於人口普查,缺位於學校
  母語與授課語言教學
  印地語和英語授課教育交匯時的「情結」
  關於學校教育中「情結」的兩點思考
  結語
第二章 天壤之別的市場:國內語言授課教學的參差迴響
  三種語言:全國教育模式
  瓦拉納西的三種語言模式缺乏共鳴
  瓦拉納西的印地語和英語授課:拉杜和太妃糖
  學費、教育委員會和語言政治
  從英語教學到一種英語
  不同的市場
  單語意識形態及其資本
  結語
第三章 邊緣地區的廣告:傳播方式與學校價值的生成
  語言授課學校的中心—邊緣屬性與全球—地方維度
  口頭話語與廣告中的中心與邊緣
  學校廣告的符號建構:語言和文字
  補習機構的廣告:另一種教育機構的語言授課區分
  為地方打廣告,為國家打廣告:報紙上的學校
  結語
第四章 另一種聲音:質疑授課語言差異的必然性
  離心力的話語證據:授課語言的可塑性
  採訪節選一:「嘿,這些無用武之地」
  採訪節選二:「那它真的是很棒」
  結語
第五章 課堂內外:聚焦英語
  走進課堂:不同授課語言下的課堂互動
  印地語授課學校的英語課:以安全對話為例
  對印地語授課學校里英語課程的看法
  對語言授課學校反思的缺位
  結語
總結
  三種結論性反思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內容提要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