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阿斯頓體態評估(人體結構與體態模式的系統性認知)

  • 作者:(美)朱迪思·阿斯頓|責編:付改蘭|譯者:黃美瑩
  • 出版社:北京科技
  • ISBN:9787571443658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0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朱迪思·阿斯頓(Judith Aston)在運動科學與人體動力學領域是國際公認的先驅。她創造性地提出了阿斯頓動力學(Aston Kinetics)體系,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人體運動、人體姿勢和人體工程學的理解。阿斯頓動力學是一套融合運動訓練、手法治療、健身及人體工程學的完整體系,其核心理念是將每個人的身體視為獨特的存在,教學與治療不是為了強迫身體達到物理學中的對稱,而是為了識別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然不對稱性,並指導人們有效運用這些特質,幫助身體獲得整合。
    本書為阿斯頓動力學體系的奠基之作,系統闡述了該體系的核心——顛覆傳統的人體測量與評估技法,該技法旨在幫助人們培養系統的觀察身體(包括靜態的和動態的)的能力,深入理解身體各部位之間的相互影響。例如,腳踝旋前的發生絕不會脫離於膝關節或骨盆。又如,任何過度屈曲脊柱的動作都會對腿部的位置和緊張程度產生影響。
    本書提供了循序漸進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你逐步掌握相關技能。書中配有300多幅插圖,方便你臨摹人體輪廓圖,以強化體態評估的學習效果。60多年來,阿斯頓持續向全球專業人士傳授其體態評估與管理方法,本書便是她智慧的結晶。本書既能讓無法參加阿斯頓課程的人們獲益,也可作為工作坊學員的珍貴參考資料與知識更新來源。

作者介紹
(美)朱迪思·阿斯頓|責編:付改蘭|譯者:黃美瑩
    朱迪思·阿斯頓(Judith Aston)一直對人體的結構和運動方式有著濃厚的興趣,她對舞蹈、心理學和身體療法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了文學學士和藝術碩士學位,並取得了舞蹈和體育兩個學科的終身教師資格證。阿斯頓在美國長灘社區學院和人體潛能工作坊設計、教授運動課程的經歷引起了艾達·羅爾夫博士的注意。羅爾夫博士是結構整合法(Structural Integration)的創始人和發展者。結構整合法也稱羅爾芬健身法(Rolfing),是一種身體康復綜合訓練法。1968年4月,在加利福尼亞州大蘇爾,羅爾夫博士第一次見到阿斯頓時,就請她為結構整合法設計一套動作訓練課程,以幫助患者通過自我認知和動作重塑來維持身體療法的效果。     在接下來的9年裡,阿斯頓一步步開發出一套名為羅爾夫-阿斯頓結構作圖系列(Rolf-Aston Structural Patterning)的動作訓練課程,並將其傳授給所有學習結構整合法的理療師和運動教練等。阿斯頓在這套課程中展示了多種體態模式,並且堅持不懈地探索身體在重力場中最佳的排列和運動模式。當理療師和運動教練等通過羅爾夫-阿斯頓結構作圖系列學會了更協調、省力地控制身體活動后,阿斯頓發現,他們的身體排列模式似乎與標準的鉛垂線排列模式和羅爾夫線模式都不同。     1977年,阿斯頓意識到,為了在不破壞結構整合法完整性的前提下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她需要創立自己的體系。在做出這個決定后,她逐步發展出了阿斯頓範式(Aston Paradigm)。她憑借出色的洞察力,基於阿斯頓範式的統一理論設計了阿斯頓筋膜整合(Aston Fascial Integration)專項訓練課程,其中包括關於3種肌筋膜練習法——分別是阿斯頓推拿法(Aston massage)、關節運動法(Arthro-Kinetics)和肌肉運動法(Myo-Kinetics)——的課程,6種阿斯頓健身(Aston Fitness)課程,以及與瑜伽、普拉提、面部鍛煉、跑步、自行車、游泳等項目有關的專項訓練課程。

目錄
第1章 緒論
  開端和影響
  觀察力測試
  體態觀察
  評估語示例
  本書的作用
  如何使用本書?
  學習前測
第2章 排列和幾何形狀
  概述
  常見的身體排列模式
  3種基本平面
  觀察圖形
  判斷幾何中心
  位置
  總結
第3章 從側視圖看排列移位
  人體的9個部位
  人體側面的體表標誌
  畫出身體各部位
  在球體組合圖上做標記
  觀察身體各部位的位置關係
  將標記從照片轉移到人體圖
  人體側面的鉛垂線
  將各種標記組合起來
  直接在人體圖上做標記
第4章 從正視圖看排列移位
  各部位的中心及位置關係
  冠狀面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標記
  在正視圖中用鉛垂線將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
  身體中線
  足部的承重標記
第5章 從4種視角觀察排列和傾斜
  人體正面的體表標誌
  在正視圖中用線連接體表標誌以觀察身體的傾斜度
  人體背面的體表標誌
  在后視圖中用線連接體表標誌以觀察身體的傾斜度
  將傾斜度、偏移和承重的標記組合起來
  在側視圖中標出傾斜情況
  在側視圖中標出骨盆的傾斜和偏移情況
  骨盆傾斜度的標記方法
  利用鉛垂線標記骨盆的位置和傾斜度
  不同的傾斜度和位置
  觀察兩側骨盆的傾斜度
第6章 觀察身體的旋轉
  旋轉的標記方法1
  冠狀面上的旋轉
  標記下肢的旋轉
  反向旋轉
  旋轉的標記方法2

  描述雙腿的位置和旋轉
  手臂的排列模式
  組合排列模式的標記方法
  四肢的排列模式
第7章 身體軌跡的組合
  標記方法
  觀察、選擇視覺評估信息並按重要性排序
  選擇主要身體軌跡
  標記上肢的排列模式
  標記的組合
  階段性測試
第8章 阿斯頓理論和概念:第一部分
  概述
  原理1:阿斯頓使用鉛垂線的方式
  原理2:阿斯頓中立原則
  原理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