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立足中國教育實踐,構建本土化、項目化學習理論框架,提出閉環策略體系、六維實施路徑;突破學科壁壘,設計跨學科整合工具;開發分層實踐模型(案例模板、教師指南、校本課程),以及「數字腳手架」「雙師協同」等技術賦能路徑,重構師生角色與評價體系,形成可複製的教育方案,推動教育從知識傳授轉向素養培育,助力學校、教師、學生實現系統性轉型。本書適合基礎教育一線教師、教育研究者及學校管理者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李耀文|責編:王萍
李耀文,淮陽外國語實驗小學理事長、總校長、黨總支書記。先後被評為全國首屆專家型校長、全國百名優秀小學校長、河南省勞動模範、改革開放40年河南民辦教育行業功勛人物,周口市首屆「十大名優校長」。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小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培訓學院特聘教育專家、北京科技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兼職導師,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第二屆副理事長。發表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PBL-六環節高效課堂研究》《和融班級文化建設》《和融課程·跨學科課程群的設計與架構》等教育論著10余部。
目錄
第一章 問題驅動 促進學習動力
一、問題設計的原則
(一)問題的真實性
(二)問題的層次性
(三)問題的開放性
(四)問題的挑戰性
二、問題驅動的實施流程
(一)情境導入
(二)問題提出
(三)自主探究
(四)反饋調整
三、問題驅動的實施策略
(一)學習動力觀察
(二)問題解決能力評估
(三)反思總結
(四)持續優化
【案例分享】
創編童話故事
風向袋的製作
時間規劃師——我的時間我做主
手機利弊面面觀
為學校標本室獻標本
第二章 學習工具 助力學生學習
一、學習工具的分類與功能
(一)數字化學習工具與作用
(二)傳統學習工具與作用
(三)混合學習工具與作用
二、學習工具的選擇原則
(一)主題性原則
(二)適應性原則
(三)便捷性原則
(四)創新性原則
三、學習工具的有效運用
(一)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學習工具,提高學習效率
(二)鼓勵學生探索學習工具的新功能,培養創新思維
(三)整合多種學習工具,構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案例分享】
舊物重生記
環保袋妙手生花
品傳統文化 繪國風扇影
我是小小防災專家
智慧循環 廢紙新旅
第三章 自主參與 發揮主體意識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目標設定
(二)時間管理
(三)資源探索
(四)自我監控
二、激發自主參與動機的策略
(一)成功體驗
(二)興趣引導
(三)體會幸福
(四)搭建平台
三、自主參與與團隊協作的平衡
(一)自主參與與團隊協作的關係
(二)在團隊協作中保持個人自主性的方法
(三)通過團隊協作促進自主參與的提升
【案例分享】
我為通行添份力
為學校舞蹈室裝修做預算
「秋」——紙藝作品展
「巧」整理 「慧」收納
花式疊衣服
第四章 合作探究 培養團隊精神
一、合作探究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合作探究
(二)社會文化理論對合作探究的啟示
(三)合作學習理論在合作探究中的應用
二、合作探究的實施步驟
(一)組建團隊,明確角色分工
(二)確立目標,設定各自任務
(三)開展活動,共同解決問題
(四)分享成果,反思合作過程
三、培養團隊精神的策略
(一)建立團隊文化,增強團隊凝聚力
(二)通過角色扮演和團隊活動,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三)鼓勵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和幫助,共同面對挑戰
(四)對團隊精神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
【案例分享】
我為校園植物做銘牌
環保義賣獻愛心
創意樹葉集
校園書法展
我的課桌垃圾桶
第五章 多元評價 提升思維品質
一、多元評價的內涵與特點
(一)多元評價的定義與目的
(二)多元評價的方式與工具
(三)多元評價的優勢與挑戰
二、多元評價的實施策略
(一)設計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和指標
(二)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和工具
(三)實施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
(四)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三、多元評價與思維品質的提升
(一)多元評價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二)多元評價對創造性思維的激發
(三)多元評價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案例分享】
和融逐夢 夢想成「箏」
講家鄉風俗 做宣傳使者
舊衣新顏的創意魔法
設計裝載幸福、感恩母親的禮品盒
為母校畫像
第六章 成果展示 凸顯核心素養
一、成果展示的意義與價值
(一)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創新能力
(二)凸顯學生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