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為《中國教科書理論研究叢書(第二輯)》之一,本書以技術學思維審視中小學教材的基本組成要素,發現這些技術性組成要素的構成關係和演化路徑,探討教科書技術應用效果增強的可能機制,進而為數字化教科書的編用提供學理基礎。本書在梳理我國近現代教科書發展的基礎上,初步界定了教科書技術的基本內涵;其次,從教學的視角,對我國紙質教科書技術的基本形態進行了梳理,簡要地提出了教科書技術創新的邏輯思路;再次,站在未來智慧社會生活實踐的立場上,勾勒了數字教科書的理想形態,並從教科書數字化發展的角度,建構了數字教科書的評價框架。最後,聯繫現實網路社會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數字教科書實踐可能遭遇的基本倫理問題,對教科書數字化創新實踐能夠提供理論指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教科書技術的研究意義
一、教科書是科學技術綜合運用而成的作品
二、教科書是學生理解世界和教師掌控教學的鑰匙
三、教科書值得走進科學技術學視域
第二節 教科書技術的概念界定
一、教科書的內涵界定
二、技術的概念界定
三、什麼是教科書技術
第三節 教科書技術的三維解讀
一、作為人類發明的教科書技術
二、作為文化媒介的教科書技術
三、作為教學鏡像的教科書技術
第四節 教科書技術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教科書技術的發展簡史
第一節 身體教科書階段
一、操作動作
二、語言表達
三、表情動作
四、行為模式
五、身體教科書小結
第二節 紙質教科書階段
一、古代中國的教科書發展
二、近代中國的教科書發展
三、現代中國的教科書發展
第三節 數字教科書階段
一、出版作品
二、科學理論
三、發展願景
第三章 教科書技術的價值取向
第一節 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一、學生學習的全身心性
二、學生學習過程的技術屬性
三、教科書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可能
第二節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一、教師教學的系統特徵
二、教師教學實踐的技術取向
三、教科書技術提升教師教學效能的可能
第三節 引領現實世界發展
一、現實世界的複雜本質
二、現實世界發展的技術元素
三、教科書技術引領現實世界的可能
第四章 課程設計視域下的教科書技術
第一節 內容選擇技術
一、學段選擇技術
二、學期選擇技術
三、單元選擇技術
四、課節選擇技術
五、選擇技術小結
第二節 內容組織技術
一、學段組織技術
二、學期組織技術
三、單元組織技術
四、課節組織技術
五、組織技術小結
第三節 內容表達技術
一、學段表達技術
二、學期表達技術
三、單元表達技術
四、課節表達技術
五、表達技術小結
第五章 學習設計視域下的教科書技術
第一節 學習引導技術
一、學段引導技術
二、學期引導技術
三、單元引導技術
四、課節引導技術
五、引導技術小結
第二節 學習支持技術
一、學段支持技術
二、學期支持技術
三、單元支持技術
四、課節支持技術
五、文段支持技術
六、支持技術小結
第三節 學習鞏固技術
一、學段鞏固技術
二、學期鞏固技術
三、單元鞏固技術
四、課節鞏固技術
五、鞏固技術小結
第六章 教學設計視域下的教科書技術
第一節 教學分析技術
一、學段分析技術
二、學期分析技術
三、單元分析技術
四、課節分析技術
第二節 教學統籌技術
一、學段統籌技術
二、學期統籌技術
三、單元統籌技術
四、課節統籌技術
第三節 教學構件技術
一、學段構件技術
二、學期構件技術
三、單元構件技術
四、課節構件技術
五、教學技術小結
第七章 數字教科書的理想形態
第一節 為了智能社會生活
一、複雜世界與教科書數字化
二、知識變革與教科書數字化
三、網路生活與教科書數字化
第二節 為了學生素養發展
一、學科活動結構與數字教科書
二、深度學習與數字教科書
三、全面教學交往與數字教科書
第三節 為了教師專業發展
一、數字教科書與教學素養發展
二、數字教科書與學科素養發展
三、數字教科書與學習素養發展
第四節 為了學校經營發展
一、數字化教學管理功能
二、數字化資源建設功能
三、數字化家校聯動功能
第八章 數字教科書的評估框架
第一節 技術集成視域下的技術本體評估
一、技術元素屬性
二、技術構件品質
三、技術模塊功能
第